无人机巨头大疆大量美籍员工叛离
受到中美关系恶化打击,中国无人机公司大疆的北美业务缩减,近几个月来大量员工被裁或离职。在此之前10年,大疆在美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几乎囊括市场大饼。
据大疆内部员工表示,大疆在北美地区的200多名员工中,去年约有1/3被解雇或辞职。而今年2月,大疆的美国研发部门主管离开公司,该公司便解雇了加州Palo Alto旗舰研究中心剩余约10名研发人员。
除此之外,大疆的美国公共安全部门主管Romeo Durscher主动辞职,在该公司向美国非军事政府部门与机构供应无人机技术的业务方面,Durscher扮演着核心角色,这位曾担任美国航太总署(NASA)项目经理、在无人机产业颇具影响力的专业人士,目前已转往大疆的竞争对手瑞士Auterion公司工作。

大疆对此表示,减少巴罗艾托的员工人数,是反映公司「不断发展的需求」,它又称其北美营收增加强劲,「尽管竞争对手散播误导性的说法,但我们的企业客户了解大疆产品提供可靠的数据安全。尽管有匿名人士散播流言蜚语,大疆仍致力于服务北美市场。」
虽然大疆没有对缩编做出正面回应,但是曾透露,大疆的全球构架变得「难以管理」。
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施加限制后,大疆主要管理人员开始流失,有些前员工加入了竞争对手团队,令大疆的处境雪上加霜,一度遥遥领先的主导地位正在被削弱。
大疆2006年创立,发展至今已几乎囊括美国市场。虽然大疆拒绝公布销售数据,但谘询公司DroneAnalyst表示,大疆占有北美近90%的消费者市场和超过70%的工业市场。

但在中美关系陷入瓶颈后,紧张关系持续升级,大疆去年12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清单,禁止其购买美国零组件,再加上华盛顿扶持大疆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导致大疆在北美市场的市占率下降,使客户因担忧未来的限制转而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
但是,就目前而言,大疆的竞争对手仍微不足道。大疆的内部员工和竞争对手也认为,大疆的品牌影响力、技术能力、制造力量和销售队伍仍具优势,不会很快失去在美国和全球非军用无人机市场的王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