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过剩?真的存在?
每当最新最强的处理器发布,或者是有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在强调性能的时候,总会有人在下面强调说现如今性能过剩,这么强的性能没有必要。
就拿小米手机来说,因为小米手机开始最强调跑分数据的,发布会上还说过“不服跑个分”。如今最新发布的小米11跑分成绩为745942分。
而十年期的小米1,跑分成绩只有12918分。对比来看,十多年的时间里,性能上算是翻了近五十八倍。那么如果现在让你拿着小米1生活一天你能做得到吗?这么对比感觉是有点极端了,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是很快的,通信技术也从3G发展到了5G。要说的话五年前的产品拿出来用还是可以的,十年前的就有点太过了。
而这些性能过剩理论的出发点,正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中端处理器就能很好的应对日常使用的各种场景,流畅运行社交、支付软件,短视频、音乐等软件也是毫无压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手机游戏也是可以完美的在中端机型上流畅运行。中端机型性能完全够用,那些性能强不少的旗舰机型我又用不上,所以就出现了性能过剩。
不过这种性能过剩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必须存在的配置需求。从电子产品的角度来说这个有点不太合适,也说不明白,就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就好比一个人,最多能负重五十斤上六楼,你要叫他天天这么干,那撑死半年,这个人的身体就撑不住了,你要让他负重40斤上六楼,那最多也就能撑两年。但是你要是只让他负重20斤上六楼,那干个十几年不是问题,你要是只让他负重一斤,那他能干到死。
不管是人还是芯片,极限性能都立在那里,如果你天天压榨他的性能,或者天天顶着极限性能让他干活,身体上早晚是吃不消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购买二手矿卡,在矿老板那里,每一张显卡的性能都已经被榨干,出来以后显卡会有各种的问题,游戏掉帧,温度过高,挂不上驱动等。
所以说强大的性能不仅仅要满足你日常的使用需求,还能保证长时间爱的流畅使用,更是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还有就是可以加上更多的附加功能,像是更高的屏幕分辨率刷新率,AR、VR等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