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为生活增添光彩。

作为本世纪的一大亮点——智能手机,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快捷方便,省时省力,娱乐丰富,直接将人类推到一层新台阶。

但科技是把双刃剑,丰富娱乐活动的同时,也带来种种弊端。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极具朝阳光明的智能手机,从抛头露面开始,便登上神坛。

但荣耀总会褪去,普及千家万户之后,夜幕如期降临。

隐藏在欢声笑语背后的阴暗,浮出水面露出獠牙,蚕食着人们仅存的薄弱抵抗力。

智能手机淘汰了以往只能打电话的老年机,见怪不怪地出现在每个人手中。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近10亿,其中50岁以上的人有2.6亿,20岁以上的人有1.6亿。

追赶时代不再是年轻人的特权,老年人紧跟潮流,亦对智能手机情有独钟。

对任何一件新事物,缺乏管控与自制,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国人每天花近6小时玩手机,95后的时长高达8.33小时。占比一天的三分之一,与标准睡眠时间同长(甚至远高于睡眠),大家的网瘾可见一斑。

人们走路时玩手机,吃饭时盯着手机,大小聚会仍不离手,俨然一位业务繁忙的大老板。



既然手机如此引人入胜,那么时间究竟花费在何处?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用户月总使用时长里有36.6%花在了短视频上,即超过3个小时都花在了短视频上。

综合资讯和即时通讯的时间位居其后,分别花近44分钟和4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表格没统计游戏占比。)

根据表格可知:短视频一枝独秀,通吃男女老少。作为新的流量风口,吸引大批年轻人加入,甚至老年人也无法拒绝。

素有“南抖音北快手”的两大巨头,分流占比总短视频领域近90%,成为手机app中的常青藤。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起初,短视频仅作为分享日常生活的方式,慢慢地被利益化,大量直播和带货占据首页,各种擦边球内容涌入,一再冲击大众并不完善的价值观。



耗费心神,终将变成一顶“傻帽”



“掏空”身体不多说:从打开图标到退出,在没用打搅的情况下,要么一瞬间要么两小时,无一例外。

短视频上瘾性极强,睡前本想看几分钟,不知不觉太阳升起,导致第二天工作没状态,顶着熊猫眼打哈欠流眼泪。

各种低俗煽动情绪的内容搅扰内心,很容易空虚无法自拔。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我深有体会,看似五分钟实则两小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美体现。十分清楚自制力,所以手机从来不安装短视频。

适度放松有利,过度沉迷堕落。代价不仅是身体江河日下,同时也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分享,获得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信息,还算可以接受。但事实相悖,很多人不仅耗费了心神,同时也败光了家产。

短视频先收割流量和时间,待你放松警惕,再收割智商。

恶性循环始终波及吃瓜和看客,从鲁迅的“人血馒头”开始,情况一刻都没改变过。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年轻人打赏,老年人买货



年轻人喜欢打赏主播,少则几十、多则上千甚至百万。


颜值主播、才艺主播、游戏主播、教学主播,你方唱罢我登台,一浪更比一浪高。

靠卖弄风”骚“的外表、俏皮捣蛋的老梗、过过眼瘾的技术,华而不实的教程,轻而易举地取走兜里的钱,让你心甘情愿地刷礼物。

单从年轻人不眨眼的劲头来看,各大主播的洗脑威力不低于传销头目。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主播展示才艺,粉丝自愿买单。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则暴露了缺乏管控与监管不力的事实。

愿意刷礼物,除去不差钱的土豪,更多的是打脸充胖子的宅男,或者极度缺乏管教的未成年。

前者思想简单,就算吃泡面租不起房租,也要给心爱的女主播打赏。

“我不管,我就是喜欢她,谁也不能拦着我。”

“我觉得我是她的保护伞,她愿意叫我老公。”

“我给的也不多,纯粹当交个朋友了。”

后者情节更加恶劣:例如深圳某十一岁小女孩,用父母卖房钱打赏近200万;江苏十六岁少年,偷用父母治病钱,打赏女主播40万;更有甚者,为防止平台限制,主播教导未成年人“分批”转账。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今天可以不眨眼毁掉父母的血汗钱,明天就可以为了几千块苹果手机卖肾。

打着减压减负的幌子牟利,诱导未成年超前消费,形成攀比观念。为买到奢侈品,各种借贷信用卡透支,好一点成为老赖,差点的深陷网贷险些丧命。

这一点,短视频充当不小的推手。


老年人喜欢主播带的货,相较于年轻人,起码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


但仍不值得提倡,面对不知根知底的说辞,应该小心慎重。

作为短视频最后的倔强,企图再收割一波末期的红利,网购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于是大小主播争相露脸带货。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前有大佬董明珠、雷军多次卖脸,后有知名主播薇娅、李佳琦稳居前列,从奢侈品到农副产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包括以上,带货不过为了更好地赚钱,一旦贪欲被放大,很容易剑走偏锋,成了黑心商家。

例如,假燕窝假黄金层出不穷,直播间涉嫌恶意刷单,直播销售数据疑似注水等等...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直播带货的即时性特征,很容易造成刺激性冲动消费,互动则容易加剧消费者,跟风购物的从众心理。

在不理智的状况下,老年人很容易轻信主播的产品功效宣传和超低价承诺,陷入直播售货套路中。

所以,要认真甄别广告宣传,不被明显低价位商品宣传所误导,下单前应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

了解商品相关真实信息,防止上当受骗。

成瘾性堪比“黄赌毒”:过度沉迷短视频终将导




短视频在你心中的地位,直接决定层次高低



是当成宝贝心头肉寸步不离,还是适度观看当成消遣方式,抑或打入冷宫不闻不问?

它作为接收信息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同时也逐渐消磨意志,使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时间是有限且固定的,一方占用太多,另一方就得少用。

短视频不可怕,但对短视频的欲罢不能则是深深毁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