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新能源(上)
最近新能源行情非常火热,很多小伙伴也都很关心,新能源为什么火?估值高吗?还能买吗?行情能持续多久?有啥风险?关于这些问题,我们特别请教了南方中证新能源联接的拟任基金经理——龚涛,来一起看看龚博士怎么说吧!
龚涛,伦敦城市大学人工智能博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2019年5月加入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2021年1月22日至今,任南方中证新能源ETF基金经理。
精华预览:
新能源有超预期的基本面支撑
Q
最近为什么新能源车突然火起来?这一波行情是怎么起来的?
龚涛:这波行情最核心的逻辑还是优秀的基本面表现,也就是我们说的行业景气度。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的数据已经跟去年全年持平,从数据来看,整个行业非常超预期。一般二季度属于传统汽车销售淡季,但是今年上半年是淡季不淡的效果,下半年金九银十的旺季,数据可能更加惊人,产销端数据也在印证整个产业的景气度在加速往上。
我认为之所以涨得快,是因为确实有非常超预期的基本面支撑,这是最直接的诱因。
而更深层次的逻辑是,新能源车已经具备可大规模推广的产品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全生命周期使用价值已经跟普通燃油车达到平价,比如大家买Model 3或者Model Y或者蔚来,价格已经有优势,甚至更便宜。即从性价比的角度,新能源车已经具备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基础。
二是从智能化的角度,大幅提升了驾驶的体验感,很多人试驾新能源车,一旦试驾完,基本就马上路转粉,驾驶体验可以说对传统燃油车进行了颠覆,整个设计理念就像一个大玩具一样,就是围绕着驾驶的体验感做的,消费端的属性也会更强。
基于这两点,我们认为新能源车未来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非常强。
也有人将新能源车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脉络做对比。他们认为,当年,iPhone4推出标志着智能手机成熟,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而现在,新能源车中的iPhone4已经出现,将迎来新能源车时代。我个人认为完全有这个可能性,因为确实是对驾驶体验的革命,是颠覆性的。
但是有别于苹果产业链的一点,现在市场对于新兴事物的认知效率比原来高很多,大家迅速认识到它未来的可能性。市场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参与度比较高,一两年时间里,新能源车赛道市场
通俗地说,新能源车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大,这也是投资人需要
Q
你觉得这一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行情的走势?
龚涛: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来看。首先,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我们觉得这个趋势大概率是不可逆的。这一块可能是欧洲、美国和中国,唯一可以达成共识的领域,大概率不太可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管是细分的光伏还是新能源车,都是确定性高的环节,而且从增速来看,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不管是空间和确定性的角度,新能源赛道都非常高。
如果把投资周期拉长,对于宏观或者其他短期因素带来的扰动,不需要太敏感,决定长期的还是行业本身的景气度。比如,今年2、3月份因为美元指数上行,使得整个新能源板块出现了非常大幅的下调,但其实行业景气度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所以,之后板块马上出现了回升。从长期持有的角度来看,如果只考虑终端收益,长期配置价值是比较好的。
回到中短期,投资人需要结合更加具体的东西来进行判断。这就要回到交易层面,更加
另外,新能源车如果出现黑天鹅事件,比如电池出现小问题,这种事件对价格会有冲击,但是任何快速发展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类似经历,不管是科技还是白酒股,一路涨上来,其实中间类似的情况挺多的,对于一个长期的投资人来说不需要太多
Q
大家都说涨多了,有点贵,你怎么看现在的估值?动态来看,它现在已经透支了多少业绩?
龚涛:光伏板块现在估值并不是特别高,30-40倍左右,考虑到明年的增速预期,又会回到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电动车的估值水平比较高。如果考虑到2022年,它的估值可能会去到80倍左右,对于一个消费或科技属性比较强的行业,其实还算合理。
我们认为,大家需要接受,对优质赛道估值溢价的状态。现在的市场,已经是非常有效的市场,对于好的东西和优秀的赛道,会有一定的配置或者资金上的溢价。我们认为,做新能源产业投资时,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过多
目前市场有一种预期,未来几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会去到接50%的水平,这样推下来,复合增速还是非常高的。
光伏和新能源车均值得 可选综合性指数 Q 新能源板块有哪些细分行业?该如何投资? 龚涛:自上而下来看,新能源板块,我们一般在相对比较狭义的范围理解,主要分为发电端和用电端。发电端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核电,属于新能源领域发电端相对覆盖比较多。用电端目前市面上 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新能源车是 现在有非常多投资人,把新能源板块的概念泛化,往外延扩散,甚至扩散到细分的其他行业。比如部分有色金属,以及跟新能源相关度比较高的上游化工领域。所以我们既要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ETF产品覆盖了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光伏、新能源车、智能车等相对细分的指数产品。南方中证新能源ETF,跟踪的是中证新能源指数,它的特点就在于覆盖了新能源领域的诸多板块,风电、核电都有覆盖。目标是获取能源革命的红利,我们认为,选用中证新能源指数这种综合指数,作为底仓配置是比较好的。 此外,基于历史来看,新能源大板块里面的各个子板块轮动效应非常明显,每个季度细分板块的表现分化可能非常大。对细分板块了解深度不够的投资人,配置综合性新能源指数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Q 在这些细分行业中,您有比较看好的方向吗? 龚涛:从目前来看,目前市场上 如果真的做短期配置上的选择,要更多关乎具体产业的技术周期、产业周期具体情况。 上半年大家都知道原材料比较紧张,价格较高,显然对光伏的需求影响比较大,上半年光伏的表现略差一些。新能源车的需求爆发式增长,对于上游价格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很多都是非常刚性的备货或者备产需要,完全是需求驱动的产业,在整个上半年,上游和中游表现都非常好。 上游的材料,至少到明年都是相对比较紧缺的状态,整个产业处于爆发期。中游的竞争格局和确定性也比较好,不管哪一个造车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都要电池,需求也非常旺盛。而新能源车的下游,也就是车企,竞争格局会相对差些。 Q 光伏发电目前是怎么样的发展水平? 龚涛:从发电端来看,去年度电成本已经跟传统发电达到平价状态,我们一般讲平价就是发电端和用电端的差异。从市场发展空间来说,首先是从传统发电到新能源发电的必然性,从国家发展大方向上有切换的大方向。 原来制约光伏发电的问题是,发电地域跟用电地域不均衡,使得中间有一些掣肘,需要考虑到能源传输、能源储备的问题。现在推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带来了一些新的增量,在用电比较密集的区域,可以直接在建筑物上形成发电装备,我们认为这一块未来也会带来新的增量,解决原来的问题,整个市场需求和空间也会进一步被打开。 Q 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业中有什么样的优势? 龚涛:其实也要细分来看,中国的车企在锂电产业链环节具有相当的优势,其中以宁德时代为代表,已经在往海外供货。汽车电子、车载芯片乃至于传感器,海外企业的优势会更明显,国内也有一些企业陆续在上市,但是比起海外的体量还是小很多。 所以还是要一分为二来看,锂电产业链我们确实有一些非常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未来在全球的扩张空间也是应当考虑的。 光伏产业,对于海外的供给,占比相对比较高,可以提供比较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优势。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