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为长达10年的比特币高耗能付出了什么代价
由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价,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度成为虚拟货币“矿工”的天堂,许多大型比特币矿就住在这里。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矿藏在鄂尔多斯市郊的一个工业园区内,那里的采矿机每秒进行数十亿次计算。矿井的耗电量惊人。15条专用电缆用于维护整个矿井的运行,每年的电费高达1亿元
“采矿”需要高效的计算机采矿机和大量的电力来维护。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比特币矿业每年的电力消耗量约为121.36tWh(十亿千瓦时),它可以为荷兰1700万人提供至少一年的电力。根据剑桥大学编制的比特币功耗指数,内蒙古占全球比特币采矿计算权的8%,或今年3月9日,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中,内蒙古出台了若干保障措施,以确保完成能源消耗双重控制目标任务;将虚拟货币开采归类为“落后和产能过剩”,要求在今年4月底之前关闭所有虚拟货币开采项目,并禁止新的虚拟货币开采项目。在禁令下,这些矿主不得不选择离开,鄂尔多斯的“硬币采矿业”很快陷入了沉默
内蒙古的撤退风暴源于中国加速碳峰值、碳中和和“双碳目标”带来的压力。目前,中国距离2030年的“碳高峰”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2060年前中国碳中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有望提前两年,即2028年达到碳高峰。2020年,由于节能问题严重,国家发改委环境资源司对内蒙古有关部门进行了采访。采访指出,内蒙古的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7%,但能源消耗占全国的5.2%。这意味着内蒙古必须对高耗能产业说不
中国加快了“碳高峰”,而内蒙古等高能耗、高碳排放省份已成为最难达到高峰的“骨头”,“达到高峰”意味着高碳省份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他们不仅将在具有原有优势的行业“断腕”,还将经历经济发展的“痛苦期”。高碳省份即将面临一个艰难的十年。如何制定他们的碳峰值计划?影响中国传统能源大省“碳转型”的路径选择
碳减排问题
内蒙古“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双控”两项指标排名全国最后,12个盟市也被“歼灭”,它们都没有达到降低能源强度的目的,而且“成就”相当尴尬。“能源消耗双重控制”指的是总能源消耗和强度的双重控制系统。作为一项具有约束力的指标,国家根据省级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并对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监督和评估。
“十三五”期间,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承认,这样的“成绩”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从“十三五”期间的相关指标可以看出内蒙古“达标”失败的线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数据,2018年和2019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分别达到2.31亿吨和2.53亿吨标准煤,均超过“十三五”国家控制目标2.25亿吨标准煤。碳强度分别提高了10.39%和6.03%
鉴于能源消费双重控制的严峻形势,尽管国家尚未在“十四五”规划中发布各省区能源消费双重控制的具体目标,内蒙古已于去年12月底提前发布了今年所有盟市能源消费双重控制的目标和任务。定义了两个刚性约束指标:2021年,单位地区GDP能耗降低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以内
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斯永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内蒙古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分工定位客观上形成了“依靠能源和重化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以能源和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内蒙古是一个资源大省,能源工业长期依赖,产业结构初级化、重化、单一化问题突出。根据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高耗能行业企业占内蒙古上述指定行业的近50%,能源原材料行业占指定规模以上行业增加值的87.2%。这些资源型产业能耗高,附加值低。内蒙古消耗了全国5.2%的能源,但仅占经济总量的1.7%。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大部分能耗用于低水平产业和项目
同时,内蒙古出台的促进剩余电力装机容量消耗的优惠电价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高耗能项目向内蒙古的转移。随着新型资源型工业项目的集中运营,带来了巨大的能耗增量。此外,高耗能产业生产强劲,能源消耗大幅反弹
,内蒙古生态环境厅关于落实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责任的报告描述了内蒙古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第一,内蒙古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客观上导致了碳排放的刚性增长。由于政策要求的落实,内蒙古参与了全国产业布局和分工,承担了一批煤电、煤化工、钢铁、电解铝等项目,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局面。第二,高耗能行业生产蓬勃发展,导致库存能源消耗集中反弹
内蒙古“减碳”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如何明确“达到顶峰”的总体思路尤为关键。制定“碳峰值”路线图的核心目标是控制总量和强度,或碳排放的增长率“当然,应该优先考虑强度,但总量必须得到控制。此外,还需要控制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上述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长期跟踪和研究各省碳排放的环保组织公共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说,内蒙古要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并非易事。马军引用了一系列数据。目前,内蒙古碳排放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人均碳排放强度居全国首位,碳排放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名列前茅”。马军认为,控制碳排放总量对内蒙古来说是最困难的,因为对总量峰值缺乏明确的概念,虽然碳强度是一个明确的约束指标,“不幸的是,内蒙古很难完成”
Pang Jun,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内蒙古市环境学院副院长建议,要对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详细的测算,明确未来的发展规划,确定“碳峰值”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数字货币##比特币[超话]##欧易OK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