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发展太快!引欧美企业担忧,继续打压中国
近期,一则惊人的消息传出,瞬间轰动了全球。爱立信首席CEO鲍毅康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5G、6G技术世界割裂成中国版和非中国版,中国通信生态系统将是西方难以逾越的对手。鲍毅康的担忧是否有道理?中国通讯技术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西方为何这么坐立难安?
爱立信首席CEO鲍毅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中美在5G之间的矛盾,很多西方国家放弃华为、中兴,而选择爱立信和诺基亚。
这会促使中国电信运营商几乎都选择了华为和中兴等本土5G设备供应商。这也导致爱立信和诺基亚基本失去了中国市场。
鲍毅康也确实对西方部分国家的做法不满,因为此举不利于自由贸易,为了某些因素就对华为和中兴采取禁用的态度,会导致全球供应商采用两套标准,建立两个独立的通信生态系统。
可以说,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让全球化贸易出现裂痕。
鲍毅康还表示,西方的通信技术生态系统,在科技竞争中能否表现出技术和生产力的优势,也确实值得担忧。
在此之前西方的通信设备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市场,但如果采用两套生态以后,一方面会增加和中国厂商的竞争,另一方面会增加开发成本。
综合来看,中国5G通信技术也并非一家独大,尽管中国在通信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但也有很多技术依赖美国的产业。
类似的话也有中国专家说过。
可以说,中国在5G 确实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短板。
中国5G发展得怎么样了?目前中国5G的高端芯片和相关的操作系统都依赖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技术。
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基本没有相关的制造能力,而5G 芯片普遍使用的就是高端芯片。
我国整体芯片制造水平和国际先进芯片制造水平差了 1 代不止。
国内生产 14nm以下的芯片主要依赖台积电代工,但是台积电也用了美国半导体技术,也会掣肘我国5G的发展。
在5G通信领域的模拟器、高频率器、射频器等 关键零件我们都依赖进口。而在5G的关键设备包括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设备,基本上也被美日企业掌握。
而且5G手机的操作系统也主要被美企掌控。例如谷歌旗下的安卓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 74.3%,而苹果的 iOS 也占了 24.76%的市场。
在这个领域中国也只有华为公布的鸿蒙 OS 操作系统,其生态还没有完全建成,短期内无法撼动谷歌和苹果的市场。
同时国内芯片设计IC企业用于设计芯片的EDA工具主要来自于美国。美国的三家EDA企业包括新思科技、铿腾电子、明导国际垄断了全球EDA 70% 的市场份额 。
美国一系列行为的目的,其本质不光是为了芯片。
其核心用意就是让华为无法采购5G核心零部件,尤其是高端芯片,这样华为耗尽库存时,只能转购低端芯片,拖延中国5G布局的时间,让美国可以弯道超车。
但核心问题是,无论华为面对什么风险,我们都会助其发展,通过弥补自身缺陷,在未来实现5G全产业链的自给自足。
所以鲍毅康认为某些国家采用对抗的方法并不明智,因为中国的持续性的政策,以及庞大的人力资源会让中国在未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美国半导体专家伊尔·鲁姆(Earl Lum)也持有类似观点。用他的话来说“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其中大概率会一个类似爱因斯坦的“科技猛男”,就会推动中国半导体发展”。
整体来看中国在5G确实有不少短板,但优势则更加明显。目前中美两国成为 5G 竞技场上的角斗士。
双方各有优势。美国的优势在通信标准和5G 技术应用领域。因为美国拥有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等一批高新科技巨头,让其在5G研发环节拥有优势。
中国在 5G的优势是在5G 系统和终端设备制造领域的优势。目前中国5G普及率和基站覆盖率遥遥领先美国,整个5G领域上游研发和下游应用出现了互补的趋势,让中国5G有望实现全产业链协同。
华为、中兴之所以会面临困境,主要是5G的潜在市场和5G技术很有可能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工具,拥有改变众多产业和经济格局的能力。因此美国不会轻易放手。
世界著名的经济预测公司IHS Markit 曾发布预测报告说: 5G从2020年至2035年这15年期间,有望创造3万亿美元的市场,并带动3.5 万亿美元的产业链产出。
从这就能看出5G的产业规模和市场是多大的一块蛋糕。
而我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发布了类似的预测报告。该报告描述了我国在2020-2025 年期间,5G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达 3.3 万亿元,能间接带动8.4 万亿元的经济产值。
更恐怖的是5G在这5年带动的经济总产出高达10.6 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 24.8 万亿元。
这个产值相当于目前上海2020年GDP的10倍。产业规模庞大必然能提供数量不菲的就业岗位。
按照IHS Markit 对我国5G产业的分析预测,到 2035 年 5G 能为中国提供大约950 万个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5G 还能催生一批其他产业,促进我国人民的间接就业,成为解决我国突破经济瓶颈和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中国人看得到5G的好处,美国人也自然看得到。谁能抢到5G的先机,谁就能在未来5至10年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但是西方人的思维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零和博弈,赢者通吃,输者失败。
思维上的巨大鸿沟,让西方很多人习惯了竞争却忽略了合作。美国想一口吃下整个5G市场,在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余食赘行。
美国式思维推动恶意竞争,却有可能反而让中国摆脱美国建立的世界产业格局,重新规划新的产业格局。
全球该如何避免通信技术分裂就在今年7月16日,爱立信发布的财报显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大幅下降,尤其是爱立信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降幅达到惊人的60%,损失高达3.9亿美元。
这也导致爱立信的股价下跌了10%,所以这也是很多西方企业家和学者并不愿意看到中美在科技领域产生冲突的原因。
因为中国和欧美国家每年都会产生数量庞大的科技人才,而且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产业和欧美已经牢牢绑定在一起。
爱立信在中国遭遇的挫折,华为在欧美遇到挫折都表明了美国决策的错误。
除了5G,6G也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地。目前全球6G全球专利申请量主要是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欧美为主。
目前中国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项,位居首位。美国想要在6G发展绕开中国的专利,是很难实现的。
无论是5G还是6G,通信技术彻底分裂都是难以实现的。为何这么说?
目前全球5G主要是两个频段:一个叫FR1 频段,其频段在450MHz-6GHz,又被称为Sub-6GHz频段,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厘米波。
FR2 频段范围在24.25GHz-52.6GHz之间,也叫做毫米波。
目前中国运营商以厘米波为主,欧美则是以毫米波为主。
但是电磁波有一个毛病,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但是信息传输量却越少。
所以毫米波的5G手机信号不太好,使用厘米波的5G手机信号更加稳定。
不过等到实现5G全覆盖以后,毫米波的传输速度更快,可以达到每秒20Gbit的传输速度,比厘米波快不少。
所以毫米波的研究难度也比较大,这也是美国5G的发展比中国慢的原因之一。长期来看,毫米波对5G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也没忘在毫米波领域发力,避免被“换道超车”。
除此之外,我们在6G的核心技术,太赫兹的研究工作也处于领先地位。
整个太赫兹全球专利申请总量达到3118项,共3634件。中国占全球太赫兹专利申请总量的40%,位居第一,美国居第二。
但除中美两国外,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等也在加紧在 6G领域的研究 。
可以说全球主要国家都在紧追中国,加快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整体来看全球虽然在通讯领域展开竞争,但同时也保持着合作。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摆脱别国的专利,在通信领域想要独立发展,非常困难。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想在通信领域吃独食,甚至摆脱中国技术是十分困难的。
各大专家都认为技术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工具,但是为了一个工具大打出手实在没有必要。
而且中国在5G和6G的优势也是美国通信的“痛点”,美国很难短期摆脱在制造业落后中国的局面。
科技进步是全人类享福,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国想要在技术方面维持霸权不利于人类长远发展。
现如今全球遇到了百年难遇的疫情,恰好又碰到了全球经济衰退的节点。这两个事件爆发的结果是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挑战。
如果在这种时候,美国还想着搞事情,只会提高应对此次风险的难度。
而心理学有种说法叫做投射,意思是一个人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想象的不同时,会拼命地将自己的想象强加给外在世界。
如果是好的想象也许会促进人类发展,但是大多数想象都是偏执的。这样只会导致自身发展和现实世界发生矛盾,最终在现实层面被大家所厌恶。
美国自身还有很多问题,美国如果选择固步自封,必然会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灾难,让全球面对重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