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眼下最火的车型是什么,别的不说,比亚迪DM-i车型肯定是其中之一,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一车难求,就连比亚迪董事长也亲自发话,为新车订单交付周期长的问题向车主们道歉。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在DM-i上市之前,比亚迪秦,唐等系列,包括大众,宝马等也都有插混车型在市场上销售,比如大众的GTE系列,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迈腾GTE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宝马五系插混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唐DM

尽管这些车型都很不错,各有技术优势和特点,但是比较遗憾的是销量都没有真正走量,宝马5系好一点,曾经是新能源车排行榜中的常客。

但是宝马5系这个销量也并不是来自于大家对于插电混动技术的认可,而是部分城市买车给牌子和免购置税这两大政策优势,宝马插混免了购置税和价格油车差不多价还能送牌子,自然还是有些甜头的。

可以这样说,原来的插混车型基本不被普通车主认可,买的话就是为了那块牌子或者免购置税的优惠

不认可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觉得又是电又是油,两套系统搞的车又重,技术又复杂,总觉得混合的技术不够领先。

但是,就如大家都知道的“混血出美女”一样,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混血出美女

插电混动的电力和内燃机混合驱动是有其独特技术优势的。

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优势就是同时解决了油车市区短途出行的拥堵高耗能高污染和电动车长途出行的续航问题。

市区短途出行——油车的噩梦

一般的中小城市市区出行,很多车友的通勤出行距离很短,单程也就几公里的事儿,这样的距离再加上红绿灯,那简直就是油车的噩梦,不管什么车只要是燃油的,冬天百公里油耗一般都要见到10升以上。

再加上低速怠速行驶的尾气排放,小汽车也自然而然成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对象。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市区红绿灯排队

纯电动车没有尾气,而且不存在怠速问题,确实是短途市区出现的最优解决方案。

长途续航——电动车的噩梦

但是,纯电动车最大的短板就是续航能力,更确切地说是补能速度问题。

(和一位燃气出租司机聊过,他们那燃气车续航才200多公里,但是大家都接受,补气比充电还是要快得多)

续航短充电时间长那就成了跑长途的噩梦,尤其稍长点的里程,大几百公里的路程,

油车一天搞定,晚上还能美美地躺在床上缓解一天开车的疲惫,

电车紧张点一天差不多也能搞定,但是肯定别想早点睡那美事儿了。

插混——小城车主的最佳选择

插混可以完美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只要自家能有车位,能装充电桩,如今中小城市的新小区而言,这个一般不是问题,比大城市好多了。

城区出行,一般插混大几十公里的纯电续航,市区一周充两次也就足够了,而且费用很低,比坐公交还要便宜。

跑长途的话,用混动模式,油耗也不高,可以随时加油补能,没有续航限制。

为什么DM-i以前的插混认可度这么低呢?

其实不管是早期的秦,宝马插混,还是大众的GTE,即便不能充电,其油耗表现也都是不错的。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宝马5系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迈腾GTE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秦DM

上面这三款车的综合油耗水平虽然没有DM-i那么出色,但是和相应的燃油车比起来已经很好了。

所以,这些车卖得不够好肯定不是油耗问题,主要还是大家对插混技术认可度的问题。

比亚迪DM-i为插混树立了一个标杆

比亚迪DM-i的成功,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插混动力车型树立了一个靠产品而不是靠政策优惠而实现销售放量的标杆。

比亚迪插电混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宋PLUSDMi车主众测油耗

油耗高低有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对于插混技术的认可度提升了。

当插混汽车的销量不再局限于少数有政策实惠的大城市,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用户认识到插混是一个很适合自己用车需求的技术,才是插混动力车型真正起飞之时。

而插混车型的最重要市场,应该也是在专用车位充电桩相对好解决一点的中小城市,而并非车位紧张,只是为了拿块牌照的大城市。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