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基可生医:用基因编辑勾勒人源化生物材料

你一定不曾想象过,原本只能从猪、牛等动物上才能获取的弹性蛋白与胶原蛋白等生物材料,如今已经可以由新一代基因工程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建构,利用植物系统来获得。

2017年,原本任职于台湾实验研究院动物中心的吴侑峻、廖碧虹、蔡世杰研究员,看准未来精准医疗的趋势,决心从实验研究院离职,创办基可生医。他们瞄准的方向是利用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量产人源化生物医用材料。

吴侑峻、廖碧虹与蔡世杰三位博士,分别在生医材料开发、兽医医学与基因工程等领域超过十多年以上的研究与开发经验。

基可生医:用基因编辑勾勒人源化生物材料

(动脉网根据相关内容制作)

在研究院工作期间,三人培养了共事的默契,并在长期交流下,发现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痛点突出,机会难得。再加上彼此专业互补,一拍即合之下,三人辞职创业,开始了在产业界的奋斗。创业初期选择最熟悉的无特定病原实验大白鼠的生物平台,生产人类版本的胶原蛋白。

大片段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拟人鼠平台

现阶段,胶原蛋白原料的主要来源为陆源性畜禽(猪、牛居多)皮骨、淡水鱼鱼皮、鱼鳞及深海鱼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曾公开表示:“胶原基生物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生物材料,迄今医用胶原绝大部分来自动物源,其免疫原性如何消除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吴侑峻认为:“动物源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限制了该类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是解决免疫原性问题的理想途径。因此,我们初期计划利用大片段基因编辑技术,在拟人鼠身上提取人源性胶原蛋白。”

维护动物福祉,建立植物平台生产人类弹性蛋白

就在建立拟人鼠平台生产人源化胶原蛋白之际,基可生医创始人廖碧虹,因长年受到台湾慈济大学的文化熏陶,加上国际趋势与世界潮流,逐渐重视动物福祉与环境保护,提倡减少动物的使用与食用,决定改变公司的生产策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基可生医成功将技术导向台湾水稻。利用台湾水稻,生产出人类版的弹性蛋白,颠覆大众对于水稻只能食用的认知,使水稻摇身一变成为生产人体原料的“生产器”。

基可生医:用基因编辑勾勒人源化生物材料

(合成水稻生物平台工作流程,企业供图)

基可生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让水稻干细胞分泌表达蛋白质,从水稻干细胞分泌的悬浮液中,萃取人类的弹性蛋白,让素食主义者也能够安心使用植物来源的生医原料。

基可生医未来除了着手开发素食的人源化胶原蛋白,也可接单生产一系列的生长因子及其他医用蛋白。

弹性蛋白,是一具有弹性纤维的蛋白质,广泛分布在动物体内的各个组织和脏器中,主要存在于颈韧带、血管、肺、皮肤等有弹性的组织中,对于形态的支撑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稀少、价格昂贵,却对于组织再生修复来说很重要的原料。

基可生医:用基因编辑勾勒人源化生物材料

以皮肤组织为例,弹性蛋白含量虽然仅占约3~5%,但其强韧的伸缩性和弹性,是维系皮肤弹性的要素。若以弹簧床来比喻皮肤组织,胶原蛋白就像是海绵,广泛分布在床垫下,而弹性蛋白就如同弹簧般支撑着整个床垫,是弹簧床的灵魂,决定着皮肤的弹性和柔软性。

吴侑峻表示:“除了皮肤保养填充之外,弹性蛋白也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原料,可应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与3D血管组织打印等。”

从台湾出发,未来面向全球市场

基可生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领先的LS-GeneEditing大片段基因编辑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平台。

目前,基可生医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销售多种生物医用材料给医材开发商;二是与中、下游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各自的优势技术共同研发产品,例如美妆产品、科研产品与医疗器械等。

基可生医对于商业模式的思考,源自一次创业比赛。台湾为鼓励年轻研究人员创业,引导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商业转化的环境,每年都举办创新创业激励计划。2017年,还未创办公司的三人决定参加此次比赛。

吴侑峻感慨道:“比赛的评委、创业导师曾指出,我们的盲点在于团队重心是技术,市场推广及盈利模式没有详细的计划。经过导师的点拨,我们确定了商业模式。也因为我们的技术、团队等优势,我们获得了创新创业激励计划杰出奖,并获得200万元创业奖金。”

台湾市场终究不够大,基可生医将目光调向了全球市场。其创始人曾表示:“我当初只有一种想法:台湾很小,国际上随便一家新药公司的研发总值,就比台湾所有投注在生技方面的资源还多。”因此,他们希望拓展更大的市场。

在利用水稻平台量产人源化生医源料后,基可生医计划针对美妆、科研与医美医疗器械开发后续产品。而这需要法规认证,他们的意向是美国标准,期待3-4年内完成并推出产品。“在国际上,目前人源化生医源料领域竞争者不多,且价位与品质存在区别,我们相信自己可以符合特定市场的需求。”

除了美国市场,基可生医对于近在咫尺的国内市场也有期望。2018年,基可生医参加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并获得初创组第一名。2019年,基可生医参加了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初创组二等奖。

基可生医:用基因编辑勾勒人源化生物材料

(基可生医发展历程)

两次参赛使基可生医团队对于国内市场及情况更加了解。他们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要着重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吴侑峻介绍:“基可生医的目标是生产人源化的医材原料,成为精准医美的上游原料提供者。在广州的黄埔、南沙都有相关生物园区聚集。粤港澳大湾区是个适合把理想和梦想做大的环境,也是能让项目踏实育成的场地。”

因此,基可生医在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园设立了办事处,并计划落地。同时,基可生医团队表示,未来将根据市场及合作伙伴等情况落地生产。

基可生医除了建立水稻生产人类弹性蛋白外,未来还会持续开发其他运用于干细胞治疗。面对逐渐火热的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疗领域,基可生医已做好产品开发规划与全球营运布局,未来会与精准医疗上、中、下游的企业合作,希望翻转全球生医原料产业并提供更安全、更有效并且可溯源的生医产品。

现阶段,基可生医计划开展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为8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水稻提取人源化生医原料厂房建设、医疗原料认证及行销等事项。

对该公司感兴趣的朋友请联系融资助手小云:DongMai_Investent

文 | 张靖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戴口罩,勤洗手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