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好悬!这位大姐的39万元险些被骗走……

6月3日中午......

6月3日上午9时许,公安河西分局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推送预警信息,称居民刘某可能遭到电信网络诈骗。分局立即下达指令,调派柳林派出所巡控民警迅速出警核实。当民警火速赶到刘某家时,遇到了“闭门羹”,无论怎么敲门,屋内始终无人应答,而且刘某电话一直处于呼叫转移状态。

好悬!这位大姐的39万元险些被骗走……

“喂!您好,我是公安河西分局柳林派出所民警......”民警很快与其家人取得联系。闻讯后,刘某爱人马上赶回家中。打开房门,发现刘某已经不在屋内。“别急,赶紧查看一下存折银行卡!”巡逻民警一边安抚丈夫焦急的情绪,一边立即将情况通报派出所值班室。看到存折银行卡还在,民警稍稍松了口气,然而刘某丈夫的话又让现场气氛紧张起来,“银行卡都是以刘某名义开立的......”如果银行卡一旦被挂失,刘某依然有可能将卡内现金转出。

好悬!这位大姐的39万元险些被骗走……

很快,民警对辖区内银行储蓄网点展开地毯式搜索,将刘某经常光顾的银行,列为首批查找重点。

12点半,民警走进一家银行营业大厅,指着手机上的图片向工作人员询问:“这名顾客 上午是否来过?”,对方仔细辨认一番后,连忙摇摇头。正当民警准备离开时,突然看见一名女子正在大厅外徘徊,上穿印有某家具品牌图案的T恤。“咦!这个家具品牌不就是刘某的工作单位吗?”民警快步上前将对方拦住。发现民警,这名女子一脸惊慌。丈夫刚一出现,女子顿时万分委屈。这三个多小时对她来说,是噩梦般的经历。

好悬!这位大姐的39万元险些被骗走……

原来早上9点多,刘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河南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语气非常严厉地说刘某涉嫌洗钱犯罪,案件已经移交至公安机关。根据对方提供的电话,刘某与所谓的“河南经侦”和“北京公安”沟通联系候,愈发深信不疑。按照对方要求,刘某下载了一款通讯类APP软件,将手机号码设定为呼叫转移功能,并租住了一家快捷酒店。实际上,诈骗分子这两步操作,就是为了有效控制受害人,避免外界干扰。民警发现刘某时,她正准备按骗子要求,到柜台将银行卡(内有39万余元)挂失,然后再将卡内现金转移至“安全账户”。

经过家人和民警的耐心劝说解释,刘某终于幡然醒悟,连连感谢,“谢谢民警同志,帮我保住了这些钱!”

警方提示: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手法频繁变换,有时让人防不胜防,但万变不离其宗,千万记住“谈钱或银行卡就立即挂断电话,或马上和公安机关联系确认。”

防范这根弦时刻要紧绷

守好钱财 看好家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