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疯狂迷恋刘德华、导致家破人亡的杨丽娟,
随着90后00后的日益壮大,追星如同家常便饭一般,由此形成的粉丝经济更是让各方资本趋之若鹜,追星,是一个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有的人追星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有的人追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人追星失去了青春与生活,甚至家人的生命。

"生活在这里的人在外人看来格外"'脆弱、敏感、绝望'",在兰州阿干镇,杨丽娟与其父母一家三口"平静"地生活着。
阿干镇是一个以煤矿起底的小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的人面对的,是一眼就能看到命运的生活,男人要么死在矿洞里,要么患上这样那样的职业病。
女人们守在家里等待外出做工的丈夫、照顾一家人的起居,孩子们要么在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接受教育,要么在路上被父亲装满煤矿的运输车撞死。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杨勤冀对于陶菊英的父母来说,是最佳的女婿,而没有选择权的陶菊英,只能默默接受这个比自己大14岁的"爸爸"型丈夫,直到她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杨丽娟。
杨丽娟的出生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庭有了一丝的活力,但也让这个家庭走向了深渊。老年得女的杨勤冀是个十足的"女儿奴",女儿要什么给什么,连身边的同事都看不下去。

原本成绩优异的杨丽娟,在初二那年突然提出辍学,原因是"她们都在利用我!",杨丽娟认为自己辛苦写好的作业,身边的同伴借去抄之前温声细语,抄完后连理都不理自己,因而不愿再上学。
尽管杨丽娟的班主任十分诧异,并强烈挽留,却也没有改变事事顺着女儿的杨勤冀,在他看来,只要女儿好好的,没有文化,也没什么。很难想像,这竟然是出自一个中学教师的口,因此,也有人认为这背后另有难以启齿的原因。
辍学后的杨丽娟原本乖乖的待在家里,但就在杨丽娟辍学两年后,她的家庭发生了巨变——父母离婚、自己梦到"梦中情人"刘德华。
杨丽娟的父母离婚并不是因为感情不和,而是为了能够多分一套房子。但离婚后的陶菊英并没有继续保持着一个妻子的忠贞,先后跟了好几个姘头,在阿干镇的老旧歌舞厅里,物色了几个看起来干净、挺拔、壮实的男子,大把大把地挥霍他们的财产。

但她同时也没有抛弃自己的"前夫"与女儿,每隔几天就回家待几天,给父女俩打扫卫生,她称自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妻子"。
就在一如往常的一天,杨丽娟告诉父亲自己梦到了刘德华,在梦里刘德华对其含情脉脉,吐露情意。而一向顺着女儿的杨勤冀竟然说自己也梦到了同样的梦,甚至专门申请提前退休,在家里照顾女儿。
为了女儿,他什么都愿意做,有人说,杨丽娟20几岁时,杨勤冀还在帮她洗澡、擦身子,为了让女儿喝上想喝的红牛,没钱的杨勤冀甚至到商店里去偷。
这个家庭已经足够魔幻了,但仍然有好事媒体和八卦的邻居,有人说杨丽娟母女欺负杨勤冀,也有说杨勤冀打陶菊英,雪片似的谣言纷纷扰扰的压在本就不堪重负的家庭身上。但是,为了满足女儿的追梦之旅,杨勤冀还是做出了重大决定——卖房子。

在杨丽娟家里,刘德华的唱片CD、杂志剪影随处可见,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痴迷与日俱增。她认为,只要和刘德华见上面,刘德华就能够对自己产生"心灵感应",想起梦里发生的一切,和自己在一起。
为了实现这个疯狂的幻想,与刘德华见上一面成了她的执念,也成了这个家庭的执念,杨丽娟掏尽了家底,拖垮了整个家庭。
看着女儿为了见刘德华一面茶饭不思,杨勤冀认为,只要女儿见过刘德华,一家人就能好好的生活了。一家人,三口?还是四口?为了帮助女儿追刘德华,原本不殷实的家庭只能卖掉赖以生存的房子,过起了居无定所的租房生活。
遗憾的是,几次下港上京,杨丽娟都没能与刘德华见上一面,总是不断的错过错过。疯狂的追华行为吸引了媒体们的关注。

从卖房开始,媒体们就大肆渲染杨丽娟疯狂的举动,企图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影响力的杨丽娟选择了接受甚至是主动联系媒体们进行采访与曝光,但终究只短暂性的引起了一部分热度,让事情变得无法挽回的,是杨勤冀卖肾为女儿追星。
闻讯而来的媒体们又一次疯狂曝光这个偏执的家庭,更有记者陆纳对她们的情况感到深深的同情,想尽办法为杨丽娟安排与刘德华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此,刘德华表示:"要爸爸卖房卖肾来见我,这就是不忠不孝。"
知道杨丽娟见刘德华无望后,陆纳只得安排了以模仿刘德华为生的吴可与他们见面,陆纳表示杨丽娟见到假刘德华时的反应不一样,却让杨丽娟加深了自己是“特殊的”的错觉。
本是希冀抚慰这个已经被"刘德华"魔咒折磨得神经脆弱的家庭,结果却被指责是用假刘德华欺骗他们、利用他们制造流量与噱头。

仿佛受到了侮辱一般,杨丽娟一家决定举家到香港再次寻找刘德华,但长时间的奔波家里早已承受不起这笔巨款,杨勤冀只得向自己最信任的领导的儿子苦苦哀求,借了1.1万元。
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他选择了孤注一掷,临走前,他把最重要的东西都带上了。这一次的香港之行,要么就是过上幸福的一家人生活,要么就是......
2007年3月25日,在媒体的帮助下,杨丽娟终于在歌迷的生日会上,见到了刘德华,但并没有迎来她认为的"心灵感应"。
事后,杨丽娟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与刘德华相聚,自己连刘德华都没有看清,媒体凭借着一张和300多个粉丝一起与刘德华同框的抓拍,就大肆宣扬杨丽娟如愿以偿见到偶像云云。

次日凌晨,杨勤冀留下7张指责刘德华的遗书选择了投海自尽。
这个事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刘德华的工作,他在日记上表示:"你不会懂得我伤悲。"唉,被粉丝包围的偶像、被放大镜监督的明星,其中的无奈与痛苦,没有亲身体会,谁能感同身受呢?
杨丽娟一家的毁灭,又岂是为流量狂欢的媒体与吃瓜群众能够理解与体会的?这背后的伤悲,又哪里是一个家庭能够承受的住的呢?
如今,失去了至爱的杨丽娟,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的疯狂,除了悔恨外,她还认为大肆传播此次事件的媒体应该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费,并以损害自己名誉权的名义,把南方周某告上法庭,但被法庭以"自愿型公众人物"判决败诉。
其实,当媒体不再站在旁观的角度报道事件时,伸进来的手就已经造成了罪恶。如今杨丽娟在商场做着很不稳定的导购员,即使薪水很低,但她表示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并且在2014年时,上过节目规劝一名与自己经历相似的追星女孩。

追星,本没有错,理解并尊重子女追寻自己心中的星,甚至是与孩子一起"追星"都是正确的培养子女的方式。
但是如果过度的追星影响到了生活,家长就应该站出来制止与规劝,引导子女对偶像的崇拜与欣赏内化为对偶像品质的欣赏,通过平等交流,积极的引导让孩子理解如何正确追星,莫让"杨丽娟"式伤悲再度毁掉一个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