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原创 湖图 难得湖图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点击看视频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早上7点,解海田和同事徐国义进山巡查。

早上7:00,解海田和同事徐国义,将行军水壶灌满茶,再每人带上一罐八宝粥和两只面包,便走出位于龙王山上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关岗保护站,向龙王山主峰方向走去。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位于龙王山上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关岗保护站。

保护站共有4人。除去轮休的一人,值守的3人不仅要对安吉小鲵保护区进行监控巡逻,还要对山区的野生动物进行调查统计,遇上驴友遇险被困时,他们也将参与救援。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保护站这里24小时有人值守,平时员工吃住都在山上。

来到“千亩田”小鲵保护区,留下徐国义驻守路口。冬季正是“生物活化石”小鲵的产卵季,为了防止外人闯入,这里每天都会有人值守。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冬季正是小鲵的产卵季,得到解海田和他的同事们精心保护的安吉小鲵开始产卵。

解海田则独自前往龙王山主峰。龙王山主峰海拔1587.4米,是浙北,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高峰。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解海田上到了龙王山主峰,山顶气温很低,树上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

从东关岗保护站到龙王山主峰这条线路,在驴友圈内被称为华东第二“自虐线”,可见这条线路的艰险。在这条线上遇到游客时,解海田会一遍一遍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和做好山林防火。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在龙王山上,解海田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解海田在龙王山登高望远,只见一览无余的山峰构成了连绵起伏的天际线,令人心旷神怡。

11:30,解海田上到了龙王山主峰。登高望远,只见一览无余的山峰构成了连绵起伏的天际线,令人心旷神怡。“虽然我从小在龙王山麓长大,但每次见到山巅的美景,还是让我震撼。”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在龙王山主峰,解海田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和山林防火。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解海田的午饭是两只面包和一罐八宝粥。

短暂停留后,解海田开始返程。他用随身携带的大号布袋,装起沿途的垃圾----这是解海田和同事们每次巡山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背着近25公斤的垃圾,让从龙王山主峰到山脚的返程之路比上山之路更加吃力。到达“千亩田”时,解海田肩上的垃圾已近40公斤,沉重的负担加上林间小路泥泞难走,解海田累得满头大汗。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到达“千亩田”时,解海田肩上的垃圾已近40公斤,沉重的负担加上林间小路泥泞难走,解海田累得满头大汗。

解海田说,虽然大多数游客会自觉将垃圾带回,但也有个别不自觉的人将垃圾丢在路边,最终由保护站员工来清理这些垃圾。“我们希望在这么美的地方,游客除了留下脚印外,啥也别留下。”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保护站内,解海田和同事在保护站查看小鲵养殖实验室。

下午15:00,解海田回到了东关岗保护站,“自虐线”上的一个来回,用了八个小时。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回到东关岗保护站后,解海田和同事开始做晚饭。

龙王山巡山人,每天“自虐线”八小时,只为保

▲解海田走回保护站。

记者:项飞 摄影报道

视频:项飞、潘峰峰

------------ 湖图出品 ------------

监制:吴建勋

阅读原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