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和借呗用得很爽?马云的心机,你根本不懂
马云创造的支付宝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东西,声称对钱不感兴趣的马云真的不感兴趣吗?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花呗和借呗背后的东西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花呗和借呗的频率应该比较高,在大多数人看来,花呗和借呗在我们身上就能赚个利息钱,毕竟我们这个月用下个月还,支付宝从我们身上挣不了什么钱,事实真就如此吗?其实利息在支付宝盈利模式中只是小头中的小头,那么支付宝真正盈利点在哪里?一般人我不告诉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懂了。
图为马云
假设每个用户从支付宝借了10万元的借呗,那么一万个用户就是10亿元的贷款。如果只是这样没有后续,那10个亿对于支付宝来说这也挣得太少了。
支付宝现在手握10亿的债权,完全可以把债权当做资产去融资。假如融来10个亿,它可以继续把10个亿放出去做贷款,再拿到10亿债权,如此反复融资、放贷。
实际操作过程中,细节会有一些差异,就比如银行贷款不会做全额贷款,10亿抵押贷款到手只有7亿,再抵押一轮就只有4.9亿,这个游戏进行不了几轮就没了。但是支付宝还有另外一条路-资产证券化。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它是将一个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产品包装成有价证券的过程。正常情况下10个亿债权是不可能变成10个亿的现金的,但是资产证券化可以。支付宝通过资产证券化就将债权变成有价证券发行出去,10个亿的债权可以换回9.5亿的现金,这些现金可以继续拿出去放贷款。
图为蚂蚁金服
支付宝的操作
债权变现金的滚动操作能进行多少轮呢?支付宝在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循环了40多次,从30多亿资本金变成了3000多亿的贷款,上百倍的高杠杆,这是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书里说的。风险最低的产品往往被支付宝内部人员消化了,而产品是由支付宝的子公司之间互相购买交叉购买,这会造成什么后果?风险已经被层层转嫁给买理财产品的人了,此举就是把高利润留给自己,把高风险抛给社会。
图为杠杆
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也发现了这个漏洞,所以定下了资本金的门槛要求,支付宝就不能进行这个操作了。这就出现了前段时间马云在外滩炮轰监管的场景,马云说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而马云是怎么想的呢?想把当铺思想变为信用思想,因为在信用思想下支付宝的资产证券化操作又可以进行了,支付宝又可以玩高杠杆了,支付宝是爽了,这颗风险炸弹最后还是留给了社会。
说到最后
目前支付宝放出去的贷款总额为2.1万亿,其中1.7万亿的是消费贷款,平均下来就是1亿人都欠了1.7万元,这还是监管层限制的情况。这里面有多少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一旦对支付宝没有限制,中国将会有多少人欠马云的钱?欠债迟早都是你来还,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提前消费到最后出现还不起,谁来处理这个摊子?其实馈赠早已在暗中标注了价格。
图为负债就像一座大山将人压垮
看到这里你还相信马云对钱不感兴趣吗?你还会继续叫着马爸爸吗?今与诸君共勉。(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