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借来的8万元被儿子拿去打赏主播、买装备

3 月 2 日至 7 日,短短 6 天内,打赏 TT 语音主播 49 笔,共计 5.8 万元;自 2 月中旬以来,买 " 王者荣耀 " 游戏装备花去 2 万余元 ……

3 月 8 日,看着一笔笔交易账单,家住长沙的刘丽气得眼泪直流,年前借来的 8 万元被 13 岁儿子拿去打赏主播及买游戏装备。让她难以接受的是,TT 语音主播还曾给儿子发了一条穿着暴露的视频。目前,刘丽已向 TT 语音和腾讯提交相关资料,希望能尽快追回损失。

熊孩子拿父母手机乱充值,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受疫情影响,学校暂未开学,孩子们还宅在家里上网课,潇湘晨报提醒家长们:监督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同时谨慎保管支付密码。

被发现后提出自杀

借来的8万元被儿子拿去打赏主播、买装备

这个寒假,13 岁初一学生果果一直宅在家里,自 2 月中旬以来,每天通过电脑上网课,写作业、打卡及查资料时,他会借用妈妈刘丽的手机,然后反锁房门学习。

对于反锁房门这个习惯,刘丽夫妇多次与儿子沟通," 他不愿开,我们也没办法,不想说太多以免起冲突。"3 月 6 日晚,她通过微信给姐姐转账时,提示限额。

7 日,刘丽继续转账遇到同样的问题,她开始意识到不对劲," 最近没花钱,怎么会限额?" 她立即致电银行询问,才发现绑定微信、支付宝的银行卡近期频繁交易,不过没收到一条短信通知,她肯定有人动了手脚。

果果听到妈妈查账,他主动交待了:" 妈妈你来一下,是我动了你的钱。" 刘丽询问统计发现,儿子自 2 月中旬以来玩 " 王者荣耀 ",花了 2 万余元买装备;3 月 2 日至 7 日,短短 6 天内,打赏 TT 语音主播 49 笔,共计 5.8 万元。

看到一笔笔交易账单,刘丽在儿子面前气得眼泪直流,这笔钱是她找姐姐借的,打算近期归还,竟然被儿子拿去打赏主播和买游戏装备。

不到一个月支付 8 万元,为何迟迟没发现?刘丽说,一是她很少用钱;二是儿子会删除每笔记录。至于支付密码,是自己平时输入时,儿子一旁偷看的。

" 玩王者荣耀时,跟 TT 语音一女主播聊得来。女孩以家里出事为名,让儿子充值帮忙。" 刘丽查看儿子和这名主播的部分聊天记录,她气不打一处来:" 主播给儿子发的一条 4 秒视频,画面中女子穿着暴露。" 刘丽怀疑,主播涉嫌色诱诱导儿子充值 5.8 万。

3 月 8 日,刘丽添加 TT 语音 QQ 客服,按要求提供家人信息、银行卡流水截图等相关资料,该平台回复称:" 收到信息后,会进行账号核实的。" 同时,为了保障不再受到财产损失,TT 语音按刘丽要求,冻结了果果和涉事主播的账号。接下来,刘丽同时会向腾讯提交资料,希望尽快追回损失。

刘丽说,看到自己流泪,儿子向她认错,保证不再玩游戏,同时表达 " 很慌,很害怕 "" 想一个人生活 ",甚至提出了 " 自杀 "…… 刘丽夫妇连忙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你现在还未成年,不管发生任何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在你身边,人都会犯错,通过这件事情,你要吸取经验教训,心态往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变。"

平台核实资料后处理

借来的8万元被儿子拿去打赏主播、买装备

借来的8万元被儿子拿去打赏主播、买装备

潇湘晨报记者咨询腾讯客服了解到,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小孩往游戏里充钱造成损失,可通过 " 腾讯客服 " 公众号与客服在线联系,按照客服提问,写清楚遇到的问题、与孩子的关系、游戏名称、充值金额等内容,再点击相应链接,填写个人资料、游戏账号等更为详细的内容,平台核实之后会进行相应处理。

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对此表示," 能理解家长的心情 "。该平台建议,家长的银行卡、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通过平台内的 " 消费管理 " 功能管理,如果不想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消费,可将孩子账号绑定平台并设置消费规则。

8 日下午,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 TT 语音客服热线。客服在电话中答复:"TT 语音 app 不强制用户实名认证,但不建议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或消费。" 如有家长反映未成人在平台消费,且能证明消费者是未成年人本人,平台会对其账号进行封禁。家长可提供个人信息、银行流水截图、充值渠道里的商务订单号页面截图等,平台会安排专人跟进核实处理。

就未成年人在 TT 语音平台上的消费等问题,记者试图进一步咨询,客服对此多次表示 " 不清楚 "。随后,记者将采访内容发给该平台媒体联系人李小姐,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对方任何回复。TT 语音官网对外宣称是国内领先的手游社交平台,是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从 2014 年成立至今,用户数量累计 6000 多万。"

(文中果果母子均为化名)

【律师观点】

未经家长同意充值属无效民事行为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律师说,《民法总则》第十九条、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13 岁的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网络游戏中大额充值的行为如果其家长不同意、不追认,则属无效民事行为,家长可以与游戏公司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了,可通过诉讼解决。" 刘明律师提醒,遇到此种情况,家长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大额充值行为系未成年人所为。

潇湘晨报记者向帅

【来源:ZAKER潇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