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小心!4类疫情期间电信网络诈骗新套路曝光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7日电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17日,工信部发文称,近期诈骗分子不断利用疫情热点包装诈骗手法,更新诈骗套路,下面就来给大家列举一下最近出现的涉疫情诈案例,请大家时刻提髙防范意识,谨防被骗。

案例1

“配送生活物资”应明辨真假

小甲近日加入小区肉/菜配送"微信群,由固定配送商定期配送生活物资。不久前,小乙进入群内,自称也可配送物资,而且价格便宜,品种可自选。小甲等居民纷纷找小乙订购,并按其要求预付了货款。货款支付后,大家迟迟不见对方配送物资,才发现小乙已不声不响地退群。

提醒:诈骗分子利用疫情期间民众在家不方便购买食品生活用品的情况行,请勿轻信网上、微信群中陌生卖家,及时和社区工作人员确认,谨防受骗。

案例2

“二维码收房租”须确认核实

在外地工作的小乙租房居住,一日他收到一条短信息内容是:“您好,疫情期间不收现,请扫一下二维码交租944元”。小乙犹豫后打电话向房东核实,房东称没有发过此信息,二维码和自己没有关系,让小乙切勿扫码

提醒:疫情期间,接到要求转账的信息或二维码,切记与收款方电话、视频确认:准确核实,以免造成钱财损失

案例3

防范冒充通信管理局停用电话卡诈骗

近日,小甲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称:“您好,我是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您于2月3日用身份证办了一张电话卡,近期发布了贩卖口罩的信息,现需将其停用。”小甲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开通过新的手机号码,对方回复:能是您的个人信息被盗用了,现帮您接线当地公安局求助。小甲听后觉察是诈骗,挂断了电话。

提醒:诈骗分子近期多以涉嫌疫情期间非法买卖防疫物资等理由,冒充相关部门行骗。请勿随意接听陌生来电,更不可按陌生电话或短信提示在ATM机从事转账等业务,如有疑问可及时向有关部门核实,以防上当受骗。

案例4

警惕网络贷款类诈骗新风险

小丙经营的一家小企业准备复工复产,急需资金周转。近日他在网上看到一则广告,声称“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融资困难,我公司可提供低息无抵押贷款”。于是小丙通过其网络平台申请贷款,填写完成相关资料并先后支付了数万元“手续费、保证金”,也未能成功货款。小丙要求退还前期费用,对方竟还以违约为由要求赔偿违约金才能退款。

提醒:近期,诈骗分子利用疫情期间部分人收入减少、部分小型企业复工复产急需资金周转等情况,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短视频平台、网页等渠道传播办理货款的虚假信息,通过收取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提酲大家办理网络贷款、理财业务时,要认清认准正规渠道,尤其要对不符合常理的高收益、高回报及大额低息贷款等噱头提高警惕。

工信部提醒,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实施诈骗是诈骗分子的一贯伎俩,大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认清骗局,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中新经纬APP)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