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二院132名勇士回吉!领队秦彦国讲述60天“极
战时无畏,归来无恙。
4月6日,经过60天的奋战,我省第六批支援湖北的137名医护人员飞抵长白山机场,客机穿过“水门”缓缓滑向停机坪。舱门开启,队员们手持队旗依次走下舷梯。
此次返吉人员包括国家组派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132人和国家组派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神经内科护理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人。
在机场,队员们手持鲜花接受当地民众对他们的欢迎。城市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队员,听他们讲述在湖北与疫情鏖战的日日夜夜。
吉大二院援鄂医疗队员合影
领队秦彦国率先垂范为队员树立信心
“我们是吉大二院派出支援的第三批队伍,共132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秦彦国既是领队也是专家,他告诉记者,医疗队2月7日到达武汉,9日正式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想起入驻的那一刻,秦彦国至今仍然记忆深刻。“太紧张了,我们2月7日11点到达武汉,不到40个小时,2月9日就开始接诊,6个小时收治50个病例!”秦彦国说,正常情况下收治10例已属极限,所以他们一直在超极限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病人入驻多还不是最大的挑战,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医护人员还要兼职生活保障、卫生等任务,防护服非常笨重,基本上人人都是汗流浃背,加之地域方言上的交流困难,队员们难免有沮丧、挫败感。
作为领队,秦彦国知道只有鼓舞士气才能打赢这场胜仗,于是他率先垂范,主动加入到最辛苦、最艰难的工作中,给大家树立信心。随着疫情的发展和救治物资、设备的陆续加入,患者的治愈率不断升高,大家有了干劲。60天里,他们收治病重及危重患者共117名。
医疗队员自排舞蹈为患者减压
秦彦国说:“在入驻疗区后,由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他们意识到患者的情绪稳定是很重要的,尤其疗区里还有许多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在医院里会想家,心理压力很大,为了疏导患者的情绪,我们医护人员成立了合唱团。”趁着休息时间,医护人员进行简单排练,为患者们演出。
“大家很辛苦,最大的牵挂是家人,很多人刚结婚、还有的上有老下有小……”秦彦国说,每名队员都很惦念家里,队伍中100名女护士,30名医生,不少女队员因为压力大想家,偷偷哭鼻子,但是一回到岗位上,从不提及自己的心情。
李剑是吉大二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2月7日凌晨接到出发前往武汉的通知。由于时间紧,临行前都没来得及和儿子告别。为了让儿子了解他在武汉的所见所为,所想所感,他用给儿子写信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在武汉的情况。在信中,他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和战友们每天在病房的工作,以及队友面对伤痛依然坚持在一线的感人瞬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记录为儿子传递一份正能量,让儿子从小就怀有家国情怀,懂得责任和担当。
与武汉战友约今冬来看雪明夏去赏花
“从来到武汉到离开,整整60天,这60天,我们不仅完成了战疫任务,也收获了一份友谊,为我们今后的工作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秦彦国说,在武汉期间,最让他感动的是与武汉人及同行战友间结下的温暖情谊。
入驻武汉不久,有队员过生日,当时刚刚封城不久,宾馆物资不多,但是得知有队员过生日,还是特意煮了生日面,132人在群里为4名队员唱生日歌,在武汉也有了在家一样的温暖。
返吉医疗队员在飞机上合影
60天支援湖北结束,分离时刻,不少队员落泪了。尽管没有来得及游长江、逛黄鹤楼,也错过了樱花季,但是武汉人民的感谢已经让队员们深受感动。“我们和战友们相约,今年冬天欢迎他们来长白山看雪,明年春天我们要去武汉赏樱花!”秦彦国说,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双方医护人员和医院还将开展业务上的交流和学习,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携手并行。
来源:城市晚报记者 刘佳雪 报道 图片由受访队员、南航吉林分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