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线下客流回潮明显 杭州消费券累计带动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云山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多地迎来了消费小阳春。据杭州商务局数据显示,杭州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促使线下客流回潮明显,已带动消费22亿元,消费券乘数效应凸显。其中,9成以上受益商家为中小微商家。
银泰平均客单价接近1000元 杭州消费券拉动效应超12倍
清明小长假期间,多地商家和景区出现了报复性消费。浙江嘉兴各大超市出现了排队用消费券充卡的现象。在第二波杭州消费券和银泰百货10亿让利的优惠拉动下,清明小长假期间,银泰百货杭州区域9家门店整体客流创新高。与第一波消费券发放的周末相比,客流再次迎来双位数增长,银泰百货平均客单价接近1000元,这意味着10元的消费券补贴撬动了近百倍的消费。
各地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一些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已经呈现出惊人的乘数效应。杭州自3月27日开始发放消费券,截至4月6日16:00,杭州电子消费券已经带动消费22.26亿元。其中一期兑付政府补贴1.45亿元,带动杭州消费18.05亿元,拉动效应超过12倍。清明小长假三天,消费券带动杭州消费7亿元。嘉兴消费券累计兑付政府补贴2298万元,带动嘉兴消费1.2亿元,衢州消费券累计兑付政府补贴312万元,带动衢州消费1827万元。
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复工复产,3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开始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发放消费券的省、市和行政区已经超过30个,发放金额超过56亿。其中,南京、合肥、广西、杭州、佛山、郑州、嘉兴、衢州、绍兴等多地选择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发放金额超过40亿。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翁一认为,消费券充分释放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消费券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政府想扶持的行业,通过高杠杆率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消费券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产生抬升作用;或可让消费增速超过8%。
9成以上受益商家为中小微商家 杭州肉夹馍店一天营业额增加1000元
受疫情冲击,不少线下商家疫情期间生意大幅下降。随着消费券的发放,中小微商家的生意也随之好了起来。“店里的营业额一天最多增加了1000元。”杭州肉夹馍店“馍家”老板张泽林说,正月二十他在杭州的两家店相继复工,一开始每天的营业额停留在2000-2500之间。消费券活动以来,店里的人流明显多了起来,营业额比刚复工时增加了700元到1000元一天。“以前来店里,一般顾客可能只会点一份主食,现在有40减10的优惠券,就会再加上一份饮料或者其他的小食凑单。”
记者从支付宝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高级研究员蔡真表示,从宏观总量数据看消费作用最大。发放数字化消费券是个技术活儿,此次消费券发放中各地方政府表现出了快速行动力,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数字平台合作。消费券各地开花,应用效果相当不错,可以说为疫情之后经济恢复按下了快进键。消费券除了可以在短期起到促进经济恢复的作用,也是数字基建在应用中的实战演练,对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