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多人持湖北绿码又被确诊,健康码到底有用没?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了持健康绿码的湖北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广东、河南、甘肃等地要求,湖北返回人员主动到医疗机构接受核酸检测。这一举动能够及时发现排查无症状感染者,降低病毒的传播率。然而,持有绿码又被确诊这一现象,不免让人心生担忧:健康码到底有没有用?

多人持湖北绿码又被确诊,健康码到底有用没?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问题的关键,他表示,健康码可以初步筛查到大部分明显症状的感染病例,但是由于健康码无法覆盖无症状感染者,因此其存在着筛查盲区,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认健康码的重要作用。在筛查过程中,应该另外设置一些机制,比如核酸检测等方式,来全面筛查,避免漏掉无症状感染者。

其实我们都知道,推出健康码的初衷是筛出健康人群,方便大家的通行,加快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同时减轻防疫压力。而对持健康码到底有没有用产生质疑,除了上述的一些无法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覆盖的筛查盲区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也不难分析。

多人持湖北绿码又被确诊,健康码到底有用没?

一方面,由于各地疫情状况与防控要求的不同,会出现申请健康码的筛查机制不同,各地制定健康码的标准并不统一,地方通用的"绿码"并非"国家健康码"的标准。因此,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某些地方拥有健康绿码能够正常通行的人,在另一些地方,其健康绿码不能被互相承认,甚至被确认达不到健康标准,需要重新进行核酸检测。

另一方面,部分人员急切希望尽快返程复工,在申请健康码的时候进行漏报瞒报,如发热、干咳等没有进行个人申报的及时更新,构成了健康码筛查的漏洞,导致返程之后再发现感染病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健康码"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多人持湖北绿码又被确诊,健康码到底有用没?

当然,也不排除健康绿码申领后又被感染的情况。健康码是以个人当时的健康状态为基础和依据申请的,但是,有些人可能是在申请的当时为健康状态,但是申领健康绿码成功之后又被感染了,因此,健康绿码也有一定的时效性。

还有一些情况是,病毒的潜伏期较长,患者在湖北申领健康码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染的症状,但是返程之后,到达工作地或居住地时,症状开始出现或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健康码的"不灵"。

多人持湖北绿码又被确诊,健康码到底有用没?

那么,既然健康绿码存在漏洞,时常"失灵",我们需要如何避免呢?

笔者认为,第一,要加强对个人健康申报的管理,使个人在申报过程中如实申报,确保健康绿码真实、准确。第二,应加大检测,尤其是湖北地区,要将个人健康申报与核酸检测相结合,及时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第三,在人员流入量大的地区,包括湖北人员返程量大的地区,以及境外流入量大的地区,应加大检测量。

当然,我们也不用对健康绿码"失灵"如此担忧,一方面持绿码被确诊的案例总量很少,另一方面,即使绿码持有者又被确诊,感染症状也较轻,其传染性也相对较弱。

多人持湖北绿码又被确诊,健康码到底有用没?

另外,张文宏还指出,我国本土目前并未出现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过度紧张。但是,疫情不会在短期内结束,所以抗疫将成为常态化,我们应保持重视,同时回归正常生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