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辉 | 厦马志在奥运达标!

10年前,云南,昆明,天蒙蒙亮,一群身形瘦削的人陆陆续续集结, 只见一位微微发福的男子简单布置一下,他们便开始跑起来,表情坚定,速度很快。不一会儿,5公里不到,一个消瘦的男生开始掉队,渐渐地被甩开,直至面前空无一人,留下的只有空旷和鸟鸣。
很快人群消失在拐角处。掉队的人表情开始沮丧、落寞,但依然保持着奔跑的状态,努力摆臂、迈腿。其他人早已训练完成散去,他落寞的身影才出现在视线当中,奋力地跑完最后100米,结束训练。
十年日子回眸间!
2019年10月6日,多哈,天气炎热到爆,众多高手都因高温状态受到影响,或退赛,或降速。只见一中国小伙,大汗淋漓,咬紧牙关,紧跟第一集团,直至最后才被拉开,表情刚毅,信心十足。
2019年10月26日,云南昆明,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以3分多配速迅速跑完30公里后赶往去往成都的航班。
2019年10月27日,四川成都,一位中国运动员紧紧地跟随第一集团非洲选手,不曾动摇,不曾被拉开,节奏轻松,直至35公里左右,前三名争夺战开始做最 后的变速冲刺,他才开始调整速度,保持到终点,拿下国人第一名。
2019年11月3日,首都北京,阴,小雨,带着自信的速度,再次冲过终点,他胜利了,再次拿下国人第一名。
他,就是云南小伙儿杨绍辉!

农村娃的心有不甘!
从一个不知道什么是田径的淘气少年,到敢于跟非洲选手掰掰手腕的、沉稳自信的国内冠军。他经历了起初一个人落寞的训练,到最终领跑国人的速度。10年他用农村人的淳朴、不甘心坚持了下来。
10年的运动员经历,如果换作其他行业,恐怕经历会非常丰富。但是运动员的生活,枯燥乏味,每天都是在训练、吃饭、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坚持到最后的,一定是自律加自信的人。
杨绍辉,是一个低调内敛的男孩,初三开始接触中长跑,起步晚,但从业余队到专业队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就像他今年在成都创造的2小时11分39秒的 好成绩一样快。
他体验过最初入队的孤独,独自一人被拉开,也曾想过退役。但农村人就是有那种,越是苦就越要跟自己的人生掰掰手腕的那股劲儿。正是心里的那种“不甘”慢慢将他带出困境,直到成功扭转了势头,通过苦练、加练,慢慢地追赶上专业队其他人的脚步,直至站上冠军的领奖台。

“睡得雷都打不动”
练体育的人,尤其是练习中长跑及马拉松的人,经常会有晨跑训练的任务,尤其冬天,很多人都是起床“困难户”。
杨绍辉也是如此,每次晨跑训练,甚至比赛前他都是睡不醒,睡不够,一副睡眼惺忪的状态。训练的时候经常闭着眼睛起床,闭着眼睛穿衣服,训完练后,杨绍辉会迅速回到宿舍去补觉。
杨绍辉说:“很多人会在赛前兴奋得睡不着觉,我却是特别喜欢睡觉,不管室友是谁,只要躺那儿就能睡着,并且睡得特别沉,雷都打不动!也许这就是我的一种‘独特’储备体能的方式吧。”

熬不住,就要泯然众人!
其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他们追求的与其说是冠军,不如说是突破自己的速度极限,赛场上 就是要快人一步。但更快的速度,是建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基础上的,那种枯燥,那种乏味,只有身体最懂。熬住了,终有一天,你会达到想要的成绩;熬不住,就要泯然众人!
其实很多人知道马拉松枯燥,但他们并不知道枯燥在哪里。
杨绍辉说:“这个只有自己去跑了,去尝试了,才能懂得。一般训练专业运动员都是2个多小时,有的时候如果人多一起跑的话还好一点。如果人少,一两个人跑的话,跑到后面,不管是你在前面跑,还是后面跑,都是一个人在那边熬啊熬啊,面前空无一人,有的时候真的感觉身体或者心理各个方面都出现问题,然后心里就特别难受。”

小目标:超越董国建!
董国建在柏林创造的好成绩,振奋了国人,更加激励着杨绍辉。杨绍辉很自信地说,自己平时训练并不差,甚至很多时候训练量比他们还要大,就是缺少赛场上的自信心。但经过教练的激励,在2019年一个月内打开了他的自信。
成都马拉松,2小时11分39秒创造自己的新速度,一周之后以2小时13分14秒的成绩获得北京马拉松的国内冠军,背靠背双冠,含金量十足,足以彰显杨绍辉的实力。
杨绍辉说:“近期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达标东京奥运会, 跑进2小时11分以内。争取在2020年厦门马拉松赛达标。”
杨绍辉提到,目前自己技术上基本定型了,改变技术相对比较困难。今后主要去攻克后程乏力的问题,因为从他练马拉松到现在,始终觉得后程能力比较差,前面30公里都没什么问题,一到30公里之后就会出现问题。
谈到未来成绩提高时,杨绍辉很自信地表示,争取在未来三年内,赶超师兄董国建,打破他的成绩,虽然有困难,但是相信一定能做到!其实从国内马拉松他俩最好成绩对比来看,杨绍辉已经超越了“师兄”董国建当年的水平,他要赶超的是那个“柏林级别”的董国建。

竞速160X捍卫荣誉!
2019年的马拉松赛场上,多了这么一大亮点,国内冠军脚上的跑鞋就像炽热的太阳一样,炙烤着其他选手,熠熠发光,奔向冠军的领奖台。
它就是竞速160X,它不仅帮助杨绍辉在2019年成都马拉松上实现自己历史性突破,更帮助他在一周后的北京马拉松上,捍卫了云南队的荣誉,斩获北马国内冠军。
杨绍辉说:“这款鞋子非常轻便好穿,全程回弹给力,北马小雨鞋底毫无打滑现象,30公里后鞋子还能稳稳地提供能量。希望今后穿着它创造更好的速度,也希望更多的国人穿着它创造更多的世界级成绩 。”
中国需要像肯尼亚那样,涌现一群热爱马拉松的人,为跑步而生,在赛道上做一群不服输的人, 相信终有一日,中国速度会抗衡世界!

不怕落单 奋力追赶
就目前中国马拉松而言,相对大众马拉松的崛起,专业队的人员可以称之为寥寥无几。杨绍辉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身边其他专业队员的努力,去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加入中国马拉松大军。中国马拉松的速度要想抗衡世界, 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投入进来,并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严格进入枯燥的训练模式。
杨绍辉说:“首先不要怕落单,要努力追赶,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和基础才有能力与人家抗衡;其次就是要拥有自信心,不能一到大赛,就出现‘一定跑不过非洲运动员的想法’,如果还没比赛就认输的话,就完全没法去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