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洲上的彩虹:埃及系阿拉伯马的故事(下

海外的埃及系阿拉伯马
在“埃及系”上半部分的结尾处,我们说到1897年阿里·帕夏·沙里夫逝世后,他名下的阿拉伯马都被拍卖售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埃及系阿拉伯马开始成规模地流向欧洲、北美等地。其中,作为英国Crabbet血系开创者的布朗特夫妇“贡献”最大,他们先是将购得的阿拉伯马养在开罗附近的谢赫·奥贝德(Sheykh Obeyd)马房,之后再陆续运回英格兰。其余拍卖出去的阿拉伯马,则是“散落”在当时埃及的贵族、富人手中。直到此时,埃及政府才意识到“埃及系阿拉伯马”对于自己国家在文化、历史等层面上的重要意义,进而开始采取保护措施。1908年,埃及政府联合本国的阿拉伯马繁育者(多为王公贵族、富有的商人等)成立了“埃及皇家农业协会(the Royal Agricultural Society,简称R.A.S。)”,并把散落民间的阿拔斯一世帕夏、阿里·帕夏·沙里夫死后留下的良种阿拉伯马聚集起来、保护品种、开展繁育……直到1953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覆灭,皇家农业协会更名为“埃及农业组织(the Egyptian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简称E.A.O。)”。

当年的埃及皇家农业协会(R.A.S。)鸟瞰图

1953年后,埃及皇家农业协会(R.A.S。)更名为埃及农业组织(E.A.O。),继续保护、繁育埃及引以为傲的“国宝”——埃及系阿拉伯马。图为当年E.A.O。内的马房一隅
当时,埃及系阿拉伯马的美誉已经传到了美国。美国人先后从Crabbet马房布朗特夫妇那里购进了几批埃及系阿拉伯马。随后,美国人亨利·柏博森(Henry Babson,1875-1970)亲自前往埃及寻找优秀阿拉伯马,并于1932年购入7匹(2匹公马、5匹母马)并运回美国。今天,这7匹埃及系阿拉伯马的直系后代(共计约230匹)形成了所谓的“柏博森阿拉伯马(Straight Babson或Babson Egyptian)”——埃及系阿拉伯马的一个亚型。柏博森马房繁育出的纯种阿拉伯马,以性格冷静、稳定、可训练性好著称,多被用来参加盛装舞步或耐力比赛。为了表彰柏博森对于美国阿拉伯马产业所做出的贡献,他从1949年至1957年一直担任“美国阿拉伯马注册委员会(Arabian Horse Registry,后成为美国阿拉伯马协会的一部分)”主席。

亨利·B·柏博森(Henry B。 Babson,1875-1970),美国企业家、知名阿拉伯马繁育人,从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从英格兰、波兰、埃及进口纯种阿拉伯马,对后来美国阿拉伯马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上图是1932年柏博森(Henry Babson)从埃及购入的7匹埃及系阿拉伯马中的一匹公马——*Fadl,后成为柏博森马房(Babson Farm)的基础繁育种公马

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柏博森马房”一隅

柏博森马房繁育的阿拉伯种公马Ibn Fadl,系从埃及进口的种公马*Fadl和繁育母马*Turfa之子,1946年出生

专门讲述“柏博森阿拉伯马”故事的著作《高贵的埃及系阿拉伯马和亨利·B·柏博森马房》
二十年后,唐纳德和朱迪斯·福比斯夫妇(Donald Judith Forbis)又从埃及农业组织(E.A.O。)进口了3匹十分优秀的埃及系阿拉伯马到美国;除此之外,道格拉斯和玛格丽特·马歇尔夫妇(Douglas Margaret Marshall)以及吉姆和艾洛伊斯·克莱恩夫妇(Jim Eloise Kline)也从埃及购买了一批阿拉伯马,并运回美国开展繁育。前面提到的“柏博森阿拉伯马”一般被称为美国的“老埃及系”,后来这三对夫妇所购回的埃及系阿拉伯马则称为“新埃及系”,以示区分。

美国安萨塔(Ansata)阿拉伯马马房创始人唐纳德和朱迪斯·福比斯夫妇,照片摄于2007年11月27日,唐纳德80岁生日当天

年轻时的唐纳德·福比斯先生和他的阿拉伯马安萨塔·伊本·苏丹(Ansata Ibn Sudan)

年轻时的朱迪斯·福比斯女士与著名埃及系种公马安萨塔·伊本·哈里玛(Ansata Ibn Halima,1958-1980)——由埃及E.A.O。繁育,于1959年被福比斯夫妇购买并运回他们在美国的安萨塔马房,1966年、1967年及1969年美国Top 10阿拉伯种公马,其后嗣中不乏成绩突出者。

著名埃及系种公马安萨塔·伊本·哈里玛(Ansata Ibn Halima,1958-1980)
负责任的繁育者们一直努力保持埃及系阿拉伯马血统的纯正——哪怕是因为粗心而导致一匹母马的血统不再纯正,都会被视为莫大的罪过。
血系的保护
1952年,简·奥特小姐(Miss Jane Ott)开始统计其血统可以明确追溯至阿拉伯沙漠地区原生祖先的纯种阿拉伯马名单,这份名单被后世称为“蓝色目录(Blue Catalog)”。这项工作非常繁杂,以至于一直进行到上世纪70年代才终告完成。之后,一个名叫“阿尔卡姆萨[Al Khamsa:源自阿拉伯语,意为‘所有五个’,指贝都因人传说中最初的五匹阿拉伯繁育母马(Foundation Mares)]”的民间组织继续研究所谓“最纯正”阿拉伯马的血统,他们加入了一些原本不属于“蓝色目录”,但每条血系都能上溯至贝都因人繁育的“原始”阿拉伯马的马匹;另外,诸如阿拔斯一世帕夏(Abbas Hilmi I Pasha)、布朗特夫妇(The Blunts)等历史上杰出的埃及系阿拉伯马的所有人及繁育者名下的纯种阿拉伯马(明确来源于阿拉伯沙漠地区),也被纳入到他们的“新目录”当中。今天,出自“蓝名单(Blue List)”和“阿尔卡姆萨(Al Khamsa)”的阿拉伯马被认为拥有最纯正的来源于阿拉伯沙漠地区的血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纯埃及系阿拉伯马(Straight Egyptian Arabians)”

阿拉伯马的一部分原始品系,可以从外形上看出差别,现代阿拉伯马是这些品系融合的后代

旨在保护和推广纯正埃及系血统阿拉伯马的非盈利性组织——阿尔卡姆萨(Al Khamsa)的网站首页截图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另一个叫做“谢赫·奥贝德(Sheykh Obeyd)”的组织成立。显然,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当年布朗特夫妇在埃及开罗附近建立的谢赫·奥贝德马房,他们关注的是那些出生于埃及或由布朗特夫妇从埃及和阿拉伯马沙漠地区购买的纯种阿拉伯马,并致力于保护它们的血统。

穆罕默德·阿里之孙,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第三任统治者——阿拔斯一世帕夏(Abbas Hilmi I Pasha,1812-1854),埃及系阿拉伯马奠基人之一
Crabbet血系创始人之一的安妮·布朗特夫人(Lady Anne Blunt)生前一直努力保持着她从埃及运回英格兰的那些埃及系阿拉伯马血统的纯正,可以说是阿拔斯一世帕夏(Abbas Hilmi I Pasha,1812-1854)以及当时其他知名埃及系阿拉伯马繁育者在欧洲的延续。到后来她的女儿温特沃斯夫人(Lady Wentworth)继承Crabbet马房后,彻底改变了繁育计划,使得埃及系血统的比例有所下降。尽管如此,目前Crabbet血系的阿拉伯马还是拥有较高比例的埃及系血统。所以,就像我在“五大血系”系列开篇中提到的一样:“马匹的质量一定是‘混’出来的,五大血系之间也是互有交叉,相互‘取长补短’的……大多数的阿拉伯马繁育者,在制定繁育计划时都是综合地选取对于自己有利的血统来选择种马、搭配公母,而绝不会局限于某个血系”。

Crabbet血系创始人及Crabbet马房第一代主人之一的安妮·布朗特(Lady Anne Blunt,1837-1917),第十五代温特沃斯女男爵

Crabbet马房第二代主人,布朗特夫妇的独生女——朱迪丝·布朗特(Judith Blunt),即温特沃斯夫人(Lady Wentworth),第十六代温特沃斯女男爵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系、俄罗斯系、西班牙系这三大血系中也或多或少地有埃及系的“影子”。例如,对现代俄罗斯系阿拉伯马产生重要影响的种公马阿斯旺(Aswan),就是当年埃及政府为了感谢前苏联帮助他们建设阿斯旺大坝而赠送的“国礼马”。阿斯旺被安置在前苏联著名的特斯克马房(Tersk Stud),其后代遍布世界各地。西班牙系阿拉伯马也因为包含部分Crabbet系血统而间接地融入了埃及系血统。

阿拉伯马五大血系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阿拉伯马的传奇依然延续着……
(中国阿拉伯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