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私下说,心里住着一个“丁太升”,和善
随着大型音综《天赐的声音》热播,不少人都对王力宏、胡彦斌、张韶涵、苏有朋等几位歌手有了全新认识,不得不说虽然该节目口碑一般,但确实是越来越精彩,嘉宾彼此之间随着赛事白热化也在暗自较劲。
而除此之外《天赐的声音》还让声音品鉴人丁太升成为了热议焦点,这位以毒舌著称的乐评人又一次席卷大江南北(上一次是《乐队的夏天》)。
对于丁太升的网友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喜欢的人特别支持,认为老丁言辞犀利,用最直接的方式把问题刨析,但不喜欢的人也特别反感,认为的丁太升不懂得尊重人,总是将无礼当成耿直。
对此我们暂且不多做评价,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丁太升选择的路由他自己决定。
但综合来说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丁太升头上“锋芒毕露”这顶帽子基本没跑了,所有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耿直,说话一针见血不会拐弯。
但你可能不会想到,作为常驻嘉宾的苏有朋,实际上也和丁太升有很多相同见解。
近日在《天赐的声音》正式收官后,丁太升在社交媒体对这趟综艺之旅做出总结,其中分别对几位常驻嘉宾有一段长文感慨。
而在提到苏有朋的时候,他表示苏有朋曾私下和他说“我心里住着一个你”。
对于这句话丁太升个人的理解是“他骨子里犀利得很,只不过碍于偶像和优质艺人身份不便过多表现罢了”。
说实话对此老编个人深表认同
我们可以稍微想想,苏有朋作为“小虎队”里最全面也是发展最好的成员,他究竟凭什么在歌坛、影坛叱诧风云,一红就是几十年?
很显然除了表面的为人和善之外,背后更多的是犀利眼光与才华横溢。
才华让苏有朋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事业,从首批偶像歌手到后来的电视剧大佬,苏有朋不仅成功胜任,甚至还延伸出了导演这么一个职业,在现如今这个全能艺人难觅的时代,苏有朋绝对属于天才。
而犀利的眼光则让苏有朋看准机会,并最终抓住机会一飞冲天,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两者缺一不可。
但是眼光越犀利,所看到的事物就越接近本质,而且这种人很难用“得过且过”敷衍自己,好就是好差就是差。
那么丁太升能够看出来的表演问题,苏有朋又何尝看不见?
所以当苏有朋告诉丁太升,自己心里住着一个他的时候,无非就是再说自己理解丁太升的犀利,他也能够看到所有的问题,但很遗憾身份不同,有些话不适合由他说出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华语乐坛悲哀之一,太过“一团和气”
不是说彼此和谐不好,只是当所有人都在商业互吹后,大众眼里会以为华语乐坛越来越好了,毕竟随便冒出头的歌手都能被冠以“优秀且努力”的设定。
但是到头来歌坛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衰退程度越发严重,听众仍然在抱怨没有可听的新歌。
那我们空有一堆“优质音乐人”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这个事我们暂且放在一边以后有空再说,回到本文主角苏有朋。
从节目来看苏有朋算是脾气比较好的了,基本上没有过大发雷霆的场合,但是在选人方面也颇有见解。
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附和的时候附和,甚至苏有朋经常会扮演一个“墙头草”的角色,不单独发表过度深刻的建议,尽可能保证从自己口中说出的话,能够让台上表演嘉宾,以及台下评审团和场外的观众满意。
如果用“情商高”三个字来形容也未尝不可,但是老编会更倾向“收起锋芒的通透”
到了苏有朋这个位置一不用靠犀利点评搏出位,二不用靠贬低其他人来抬高自己,所以更多时候苏有朋的锋芒都被藏了起来,他根本用不上。
这是大智慧,也是环境所逼
连丁太升这种活跃于网络论坛的乐评人,都因为几段犀利点评成为网络舆论焦点,可想而知苏有朋若是像他一样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老编甚至能够想到同行第二天的标题格式。
最后我也只能说苏有朋没做错什么,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歌手、演员、导演,但他也注定不会成为华语乐坛的推动者,这种事还是需要让有冲劲的年轻人来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