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妇和智者的差距,她的嘶吼甚至不值得杨丽萍
我六七岁就知道赚钱。从鸡窝里拿出鸡蛋到集市卖钱,然后买花布和食物。这是人本能 ,是食物链,是再自然不过的生态。——杨丽萍
昨日,家喻户晓,国民度最高的舞蹈家杨丽萍上热搜了。
原因是在她直播的时候有人指责她为了跳舞而不生孩子是最大的失败。
这条评论得到了上万的点赞。
这上万人中有起哄的,也有眼红杨丽萍成就的。
当然,还有真的把生儿育女当作一项女人的神圣职责的愚妇。
无数网友和公众人物站出来为杨丽萍发声,抨击这种愚蠢的言论。
戚薇霸气写下:我们女人早就不是生育工具了。
李若彤也说:“为什么要结婚,或许没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不结婚总比凑过强。”
年过半百的姑姑依然美丽优雅,最近还锻炼出了马甲线,叫人敬佩不已。
在许多影视剧作品里扮演了独立女性形象的陈数两个字掷地有声:不是。
配图是她一部戏里爸爸和女儿之间的对话,女儿问:女人哪的价值,就是用来生儿育女的吗?
和态度强硬的上面三位女星的发声相比,当事人杨丽萍的回应看起来十分温和平静。
但偏偏是这种淡然和超脱的态度,仿佛有五指山的力量,仿佛诸般妄言,人生百相,除她本心,皆不值一哂。
走过半生、有过两段失败婚姻的她——
最终找到了自我,活成了当代年轻人最羡慕的模样。
13岁那年,出身贫寒的杨丽萍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用单薄的身躯扛起了养家的重担,并成为了一只真正的从鸡窝里飞出的孔雀公主。
28岁,春晚《雀之灵》一舞成名,被《北京日报》评为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那个年代,大多数28岁的女人已经嫁人生子。
在她们开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逐渐被油烟蒙蔽双眼,被琐事绊住双脚,被生活抹去个性,最后泯然众人的时候——
杨丽萍正一步一步走上事业巅峰,走上人生巅峰。
她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她美妙的身姿印刻在各种肤色的人心里。
她收获了鲜花、掌声、喝彩、金钱、荣誉、地位……
她收获了人生的价值和心灵的满足。
人生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社会价值层面,她将中国的民族舞推广到了全世界。
通过舞蹈传播中国文化和思想,让世界认识的中国,了解中国。
自我价值层面,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舞蹈事业,独创了“孔雀舞”。
不管多少年过去,她都是舞蹈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后世人所称颂和仰望。
人的一生,若能做到这个地步,便再无遗憾了。
杨丽萍的母亲是被她爷爷用一包盐买回去的,进门的时候才十几岁。
这大概也是杨丽萍为什么会说出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这种话,因为她亲眼见到过。
也正因为如此,她一生都在打破这种桎梏和枷锁。
不被定义,完完全全掌握自己的生命。
她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而她,就是生命的旁观者。
在我看来,她应该是生命的体验者。大千世界,有多少人的生命比她更精彩呢?
因此,有人问,那些网友是哪里来的勇气说出这种话的,我想大概是无知吧。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到——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为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
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无知是最悲哀的事。
不过若是没有愚者,又怎么衬托出杨丽萍耀眼和智慧呢?
并不是说,为艺术奉献一生就是最高尚的。
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这一点永远无法否认。
但当一个母亲只把自己当做生育工具并以此去抨击她人的选择的时候——
她就变成了最可悲、最愚昧的人。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做自己。
常向更优秀的人看齐,当你足够优秀,内心足够有底气的时候,你就可以无视外界一切纷扰的声音,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后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更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愿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走到最后,精神依然是年轻的,气息依旧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