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清朝最摧残女性的一种刑罚并不是骑木驴,姿势

清朝最摧残女性的一种刑罚并不是骑木驴,姿势

历史上有许多酷刑以残忍留名,比如凌迟、比如腰斩,到了清朝,酷刑汇集大成,好事者总结出满清十大酷刑,经历过的人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不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不是这些,而是一种专门针对女人的刑罚。

说到古代对女人的惩罚,可能大家都会想到滚针板、浸猪笼、骑木驴、铁梨花、霹雳车、除晦烙印等,这些刑罚常常用来处理不贞女子、谋害亲夫、克夫等罪名。

清朝最摧残女性的一种刑罚并不是骑木驴,姿势

墪锁刑,这个恐怕很多人都不熟悉,虽然这种刑罚不曾列入十大酷刑当中,但是就残忍性与折磨程度,毫不逊色。

墪锁刑,就是把一个人锁在一个木箱子里面,木箱子侧面有一个洞,卡主犯人的头跟胳膊,动弹不得。不要看图之后就以为会给一个这么大的箱子锁在里面。据说箱子内部的空间大小只能把一个正常胖瘦的人蜷缩起来塞进去,人进去之后根本无法活动身体的任何部位,更不用说腿麻了换个姿势之类的。

看上去不流血似乎没有剥皮、腰斩看上去的残忍,但这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折磨。人被塞在一个狭小的木箱子内,根本无法活动,时间一久四肢酸麻,到最后淤血到呼吸困难。几天后在折磨中死去。受墪锁刑而死,过程极为缓慢,让人承受长时间非比寻常的痛苦。

清朝最摧残女性的一种刑罚并不是骑木驴,姿势

这个刑罚在清朝时期常用于惩罚犯错的宫女,但是并不流行于紫禁城内或者中原内地,而是比较流行于外蒙古。

原因么一是外蒙古属于大草原,缺少建造监狱的木材与石块。使用墪锁刑这样子的刑罚减少成本,而且外蒙古人眼稀少,一旦把人锁进去,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不需要专门的看守,犯人连逃脱都没有办法,省时省力省人,不得不佩服官府里面人们的智慧,放在现代一定是一个好的造价师。

第二,刑具携带方便。古代蒙古人喜欢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很少在一个地方固定,而且人口稀少,修建大型的固定的监狱也不方面。使用墪锁刑就方面多了。用几块木板钉起来就成型,放在马上随时携带,这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型监狱,有了犯人随时可以用。

墪锁刑估计是从人彘当中发明而来,两者从外形上有些相像。看了这个酷刑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那种残忍,最恐怖的不是刑具,而是发明这些的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