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这个周末去爬山之前,他还有机会吗?”

——已经来不及了。

6月29号一大早,于正又被冲上了热搜榜,而网友们这次的反应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顾不得一线编剧的身份,他还亲自到评论区观看。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于老师,我现在天天来你这吃瓜,就像听小区门口的老太太拉无聊的闲瓜一样。”

“于蹭,请你闭麦。”

网友们的怒气似乎比想象中更难招架。

只有少数人依然保持理智:“于老师,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的言行买单。我很喜欢你,不代表我觉得你说的做的都是对的...真心希望自己递出去给别人刺你的刀少一点。”

但是别忘了,于正之所以是于正,能从一个无名小卒摸爬滚打成大编剧,根本就在于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这次成为众矢之的,原因是7年前的那场闹剧。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当时,演员沈泰因为女友和别的男艺人发生关系,便怒气冲冲地找于正问责。为了息事宁人,于正答应要给他安排下一部剧的主演角色。

没曾想,到了戏要开拍的时候因为投资太大,于正无法确保沈泰当主演。眼见计划泡汤,于正只好约他去咖啡馆解释。

沈泰却觉得,因为于正到处宣扬这件事,导致他的女朋友轻生。情难自禁的沈泰拿起一杯咖啡泼向于正,还虚晃了几下。

而这个过程,就“恰好”被专业摄影师拍了下来。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事后,于正感到十分委屈:明明自己什么也没说,还让这么多人受伤害。如今这件事情再被翻出来,于正选择不再退缩。

“一次说清楚,我行得正坐得直,此生没有任何肮脏事儿,有啥不能说的?想上热搜就上吧,有啥?”

因为他再也不是那个连气都不敢出一口的小编剧。现在,他是掌握着诸多话语权的编剧、制片人。然而大众对他的抵触情绪只是有增无减。

这怪不得别人,要怪就只能怪自己。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之前,于正在粉丝群里洋洋得意地说:“妍希确实是误伤,不过看在我送了她一个老公,给了她一次红的机会,应该不至于那么小气吧。”

末了,还补了一句:“何况还送了她一次热搜哈哈哈。”

听起来,就好像别人不原谅他就是小气,是对不住“于恩浩荡”的行为。更难以理解的是,他不仅会隔空作妖,当面也会。

综艺《仅三天可见》里,于正让一位青年演员模仿姜思达的表情和动作。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姜思达善解人意地说:“你是怕尴尬对吗?”

男演员腼腆地笑着,然后点了点头。

但是于正不依不饶,还对这位男演员评价“那你就只能当个跑龙套的。”

只要有于正在的地方,很难不热闹起来。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后来,他还对网友说:“一个在公共场合有诸多顾忌的人绝不是一个好的表演艺术家。我在激励他,他还在拍着我的戏,我还在提携着他。”

看起来是一片好心被误解,背后的逻辑却是“我给你资源,就算被我说教了几句又怎么样?”

事后,这位小演员还主动出来道歉,收下于正给出的“好意”。

这些年,除了上热搜参与别人的事情,于正对自己也挺狠。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比如他从小就讨厌吃香菇,但是父亲爱吃,所以餐桌上总是有这道菜。后来,于正就决定去吃它,吃到自己能接受为止,直到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爱吃香菇的人。

在他的逻辑体系里,就没有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甚至,这样的高期待值也常常出现在他对旗下艺人的态度里。

6月24号,演员赵弈钦发布了一条向于正道歉的视频,过程中连泼自己好几杯水。原因是他没有完成新剧的预期收视率,辜负了老板于正的期望。

赵弈钦说:“于老师,我最亲爱的老板,我要跟你说声对不起,因为没能达到你的预期,只播了10个亿,我很抱歉。”

于正:上热搜虽好,切莫“贪杯”哦!

于正急了:“啥情况?微信咋不回?谁教你玩这一出?咱们自个儿回家玩好吗?今天已经够折腾了,你别给老子坐实炒作的罪名,又不是咱自己家的戏,这么较劲干嘛?闹心!”

或许,某一刻他也是在意身边人的,但也仅仅是一刻罢了。

换句话说,如果于正仍然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受,那么只有搬出沈泰,请英雄梅开二度了。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