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综看叔圈综艺可以怎么做
姐姐这边还在乘风破浪,哥哥就跃跃欲试要披荆斩棘了。但哥哥也好,叔叔也罢,聚焦大龄男性的综艺节目真的容易呈现吗?
在正式分析之前,不得不在开篇点明市场背景和制作难点。同样以30+为分水岭,这些“哥哥们”却鲜少有同样的职业困惑亦或是中年危机,更没有对舞台的渴望,整个演艺市场对他们依旧相对包容,过去的演员、歌手都不乏表演的机会。
不同于女性面临的多重职场压力,男性到了30+后正值事业的黄金期,原本的男团偶像也不再渴望唱跳舞台,反而逐渐沉淀专攻演技。所以这一点就决定着,同样的模式不可套用在“哥哥们”身上。因为他们大多数不存在渴望舞台的真实动因。
而从节目主体人物的形象来讲,30+的“哥哥们”不少都是身材走样、发福肥胖的模样,连昔日偶像也难逃变胖的魔咒。回看姐姐们个个魅力无穷、高度自律、身材姣好,和演艺圈的中年男性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难找到欣赏性的较强的群像特征,也难以在最初就确定明显的节目调性。
当然这些难点也都是针对竞演题材的本土综艺来说。总结来看就是一是少动因,二是少实力,三是少魅力,所以想要呈现一个哥哥版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实在不容易,更没必要。
但是竞演是否就完全不可实现?除了竞演外又还有哪些可行的破题思路,今天想以韩国综艺为代表,看看聚焦男性的综艺还有哪些类别。
韩综也有叔圈竞演
韩国Mnet在一季度上新了一档综艺《你们懂Hiphop吗》,之前也分析过。就是邀请过去风靡一时的Hiphop鼻祖重返久违的舞台,看看是否能重新赢得当代市场的喜爱。
这档综艺在聚焦叔圈之后再次缩小了群体范围,着眼于嘻哈圈层。这种聚焦能帮助节目突出叔圈的群像特征。尤其是嘻哈歌手的身份,再次给人物附加了“爱表达、敢表达”的突出个性,让主体人物有明确特征。
同时这些大叔在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历练中,纷纷卸下了当初的酷炫面具,逐渐展露出反差萌的可爱个性。与过去活跃在荧屏上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由于嘻哈歌手的天然属性,所以并没有爱豆偶像式的形象要求。
而他们前来参赛的动因,大多也是真实面临着生活艰难的窘境,所以在自由度较高的韩综市场,节目就将“金钱奖励”作为节目的出口,首轮竞演就将一千万韩元作为奖金颁发给胜利队伍。
在可成立的前提下,节目开篇就通过规则的设计,将大叔rapper这个群体做了迅速的描摹,手法就是请来了105位00后的初高中生作为rapper们初次亮相表演的现场观众。
首轮任务开始进行young&old的合作比拼。邀请国内年轻一代的rapper选手与大叔rapper们分组合作竞演,后期的赛制上还有大叔rapper内部组队进行比拼。从熟悉舞台到制霸舞台,节目邀请了年轻一代的嘻哈群体来协助他们完成对市场的迅速认知。
从这档节目的策划来看,核心是对主要元素和比赛规则做了完整的设计。00后的初高中生作为掌握着投票权的“大众评审团”,是节目中必不可少的新颖元素,能够决定着大叔rapper们是否能真正重返舞台,获得市场认可。
所以节目的整体逻辑也是相对顺畅的。同时确立了故事的基调,叔圈竞演的目的就是挑战年轻审美,正式回归市场。而Mnet最近也做了一档女性rapper的综艺《good girl》,同样也是聚焦Hiphop圈层,但讲述的是通过竞演赢得奖金的故事。
玩不尽的游戏类+旅行类
除去竞演以外,最最常见的题材当属游戏类,或者与旅行体验结合在一起的综艺。之前曾提到过聚焦男性的综艺以韩综为源头,可以追溯到韩综历史上的经典节目金泰浩的《无限挑战》以及罗英锡的《两天一夜》。
但这些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叔圈综艺,因为节目中也会选取一两个年轻偶像成为常驻嘉宾。为什么当初有这样的策划,老罗曾做过解释。原因就是综艺里很多风餐露宿的场景拍摄,对于女生来说太过辛苦,所以连早期的《三时三餐》也都是只有男版的策划。
从节目效果来说,玩游戏这件事对于哥哥或者叔叔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游戏的强规则要求人物沉浸在角色和情境里,不需要人物展现更多专业上的技能,就只是玩和体验而已。而观众透过游戏或者旅行关注的就只是人物之间的较为单纯的互动关系。
从《新西游记》再到《player》《物以类聚》《黄金搭档》,这些以角色扮演为切口的游戏体验节目,都是通过游戏的设计,让人物的个性被放大,通过大男孩们沉浸游戏的比拼,获得输赢比拼带来的乐趣。
最近在十五夜频道新上线的微综艺《三时四崽》,作为月球公约实行计划的第一弹接档《麻浦帅小伙》,是老罗为殷志源所在的水晶男孩组合定制的一档节目。
模式非常简单,就是水晶男孩的合宿体验,虽然地点选在了《三时三餐》的场景,但实际只是名义上的《三时三餐》,老罗将其定位为《花样青春》+《三时三餐》+《新西游记》的综合大礼包,所以就将其暂且归于今天要谈的这个大的类别。
节目无限放大四个人之间的互动,更像是一档四个大男孩的团综。没有硬性的规则设计,只有在争取食物时进行四字成语、俗语、歌曲等常见的快速问答挑战,是老罗综艺里常见的一贯套路。
值得去思考的是,老罗执着于对“人”的刻画而轻赛制的综艺策划,是非常善于去发现和挖掘明星嘉宾的优点的。每个人的可爱、美好的一面被尽情的释放,不是刻意的经营,而是不经意的真实展示。
比如在团队内部发生的争执和吵架,在老罗的综艺里就变成了一种绝佳的笑点。真实吵架并不是人物个性的黑点,而是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的必要成分。老罗毫不避讳并将吵架这件事公开,并做成了自带笑点的画面。
所以即使是面对有黑历史的姜虎东、李寿根,老罗也能够用一档《新西游记》完全扭转人物形象,原因就是导演团队擅长通过细节捕捉到人物身上的亮点,并为节目内容所用。
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也就是做过这么多档聚焦男性的综艺,却始终没有展现出30+男性油腻、反面的关键所在。所以游戏类的策划虽然简单,但是放大人物个性的亮点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个性的捕捉需要更全面,而国内市场中同类型综艺也并不少见。
特别题材策划类
除了上面的两大类,还有就是针对叔圈的特别策划,找到叔圈艺人的真实痛点,进行内容的设计。最近Jtbc制作的韩综《伟大的肚太郎》就是一次聚焦叔圈的小型策划,区别于一般的竞演和游戏,而是以瘦身为主线的真人秀。
其实从节目题材来看,已经为叔叔这个群体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口。对于大叔们想要健康瘦身和回归颜值巅峰的真实诉求,这档节目是成立的。但是从新播出的几期节目来看,本质上还是几位大叔一起做游戏。
只是这样的游戏与运动相结合,进行了简单的包装。除了首期的打羽毛球外,第二期节目还组织了一场运动会。这些主要都是为了强化节目综艺效果而策划的内容。
虽然从可看性上做了加强,但是在整季故事的叙述和结果的呈现上还是存在不小的难题。因为短时间且是非合宿的限制下,艺人很难达到理想的瘦身效果,至少在视觉上有明显的变化。
节目也深知这一点,因此用可视化的数据转移了观众的视线,让大家不仅在意嘉宾体型的变化,更加相信体重的测量数据。六位肚太郎在每次集合之后都需要进行集体体重和个人体重的测量。
所以整体来看《伟大的肚太郎》也是个强化了综艺效果的小体量综艺。观众既关心大叔们的瘦身效果,也在看人物之间的互动联系。
为哥哥或者大叔们策划一档节目并不简单,很容易成为《无限挑战》《新西游记》又或是《花样青春》的复刻品。但是不论哪种模式,找到这群人的个性特征,想好讲述什么样的人物故事,才是叔圈综艺应该着重思考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