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杨丽萍:她一出道就自带光环,熟龄天真下是
在我看来,杨丽萍的人生才符合女权主义一直在宣扬的独立、自主、明媚。
出生云南贫困地区,十三岁前在放牛,种地,家里有弟弟妹妹,从小就富有责任感。
即便如此,她在那时就呈现出最原始的生命力。所谓旺盛的生命力是你对周遭一切都热爱。你,根本不会抱怨。
看蚂蚁走路,猴子嬉闹,孔雀开屏,这一切都为她以后的编排舞蹈打下基础。
二十多岁进入国家歌舞团,与男舞蹈家相恋,两人很快结婚,但不到两年就离婚。
八十年代末,离婚是一件大事,周边或多或少都有闲言碎语,但她不怕。
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彼时在歌舞团里格格不入的杨丽萍,本以为婚姻是浮木,可以靠一靠,谁知它遇水则散,此后她更加清晰,人生只有自己才能强大。
团里学的都是西洋舞蹈,芭蕾、探戈与杨丽萍的气质完全不符。在体制内,她是弱势群体,越来越暗淡,人生似乎一眼望到了头。
于是二十八岁的她卖表,筹款,自己开始编排舞蹈,参加国家比赛。
随后《雀之灵》一炮而红。
她在之后的巡演里,也遇到了另一场爱情。
是美籍华人,是她的粉丝,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对方追随她,两人很快结婚。
美丽的躯体,美丽的基因,如果有孩子该多好。但生育意味着身材走样,跳舞不再具有美感。
杨丽萍拒绝了丈夫的提议,也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
此后,她再也没有走入婚姻过。
九十年代她是孔雀公主,将孔雀的美发挥极致。
谁能想到,九二年在春晚惊艳众人的她已经三十六岁。
对于绝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来说,生活是柴米油盐,哪还有什么诗情画意。
但杨丽萍让艺术将她的青春延续了数十年。
等到千禧年后,她不再只关注自我。而是回馈社会。她是云南的女儿,于是她有使命推广云南。
2002年筹备《云南印象》,谁料非典随后来袭,她的投资方离开,自己又开始卖房。
好在,艺术是成功的,她将云南文化带到了世界上。
再之后,遭遇诋毁,中伤,选择沟通的方式依旧是舞蹈。她携带《十面埋伏》归来。
她说“这个作品讲述的就是处处埋伏。韩信不是被人害?你再强大,做出再大的贡献,也还有坑,也还抵不过这个世界的险恶。”
作品再次获得成功,此后她释然。该向世界解释的、倾诉的,已经完成,该培育徒弟,教学育人了。
四十五岁,她办了退休。
此后她在花丛中、阳光下获得生命的美丽。
她依然很美,很让人沉迷,但她的内在力量却是稳定又强大的。
有的女人,活成机关枪,到哪都有争辩;有的女人活成战士,哪里有不公就战斗在哪里;有的女人活成公主,在父母丈夫孩子跟前永远长不大;有的女人活成女王,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挣来的!
而杨丽萍,活成了她自己。
这个世间再也找不到与她类似的人,类似的经历。她才是女权主义口中的极致。
不争不抢,轻轻的,将属于自己的权益与尊严拿回。
没有结婚,没有生子,但社会依旧给予她尊重。这才是最应该思考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