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一介孤臣田文镜 大字不识李狗儿 此二人谁更对雍


#影视剧说历史#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经典很有内涵的历史剧,并且播出这么多年依旧热度不减,里面人物场景以及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有一定的寓意,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并且至今看来一些精彩片段还是那么发人深省,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那么出色出彩丝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迹,《雍正王朝》值得一看。

看了《雍正王朝》我们就来说说雍正手下的两员干将,一个是李狗儿李卫,另一个就是田文镜,这两个人都深受雍正的重用与信任,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对雍正的脾性呢?表面上看李狗儿仿佛比田文镜好一些,因为李狗儿做事变通也会把事办的很漂亮,不让雍正操心更让雍正安心,我们首先说说这个大字不识李狗儿都做过那些事。

李狗儿是胤禛去江南筹款赈灾时候发现的乞丐,当时李狗儿与高福两个人一个卖惨一个装死,这时候就看出来李狗儿是个精明的,因为卖惨的是李狗儿,装死的是高福,再者李狗儿说话机灵逗趣讨人喜欢,只要是给钱的您要是生了儿子个个中状元,生了女儿个个封诰命,成功的吸引了胤禛的注意,后来因为李狗儿高福以及翠儿的事牵涉出了江南官员车铭趁着灾民遭难竟然趁机买小丫头预备送给上级官员任伯安这件丧天良的事,并且通过这件事以后胤禛就收下了李狗儿、高福与翠儿,等到江南赈灾的事情一完就带着他们回了胤禛府邸,李狗儿就彻底成了雍正的家奴。

李狗儿做事机灵变通并且观察还细,在江夏镇的时候胤禛与胤祥得罪了地头蛇,后来地头蛇是走了但是却放出狠话要来收拾胤禛一些人,后来果然来报复来了,还是李狗儿发现此事,告诉高福两个人烧了两大桶热水,于是借着给胤禛洗脚的名义把胤禛从床上拉了下来,打开床底的机关就把热水倒了进去直接浇死了胤禛床下埋伏的人,可以说这件事没有李狗儿及时发现的话,胤禛恐怕就成了刀下之鬼了,胤禛能不记在心上吗?

后来年羹尧奉命去江夏镇夺取《百官行述》,这个《百官行述》是任伯安利用在吏部做官的便利把三百多位官员的把柄都记录在册,可以说谁拥有了《百官行述》谁就拥有了三百多位大臣的誓死拥戴,年羹尧去了江夏镇以后从任伯安那里知道《百官行述》现在不在身边,放在京城里面八爷门下一个当铺里面,年羹尧得到了当票以后,杀光江夏镇的男女老幼,一把火烧光了江夏镇,接着进京给四爷胤禛送当票去了,胤禛也想拥有《百官行述》就派高福拿着当票去取《百官行述》。

但是《百官行述》不是有当票才行,而是需要任伯安本人拿着当票来取,高福没有取来胤禛就知道这下子算是打草惊蛇了,八爷党一定知道江夏镇是谁下的黑手了,但是胤禛还想得到《百官行述》于是就派李狗儿去演了一出戏,那就是拿着雍正王府的朝珠等一系列的宝贝去那个当铺当东西,李狗儿就化身一个败家子的模样大摇大摆去了当铺,凭借一口南方口音以及官二代嚣张的样子成功的蒙住了当铺伙计以及掌柜的,掌柜的误以为李狗儿就是官员后代平时大手大脚惯了,没钱就当老祖宗的东西,于是就把这些东西收下了,不得不说李狗儿属于圆满完成任务,这样的下属胤禛用着能不顺手吗?

后来年羹尧官职越做越大并且还有点异心为了注意年羹尧的一举一动,胤禛就与李狗儿演了一出戏,年羹尧进府就看见李狗儿与翠儿都被绑起来了,说是李狗儿与翠儿之间有了不才之事,福晋要重重惩罚就连胤禛也不便管这样的事,年羹尧于心不忍于是就请求带走李狗儿与翠儿,胤禛就半推半就借坡下驴答应了,自此以后李狗儿就成了胤禛安插在年羹尧身边的眼线密切注意年羹尧的一举一动。

后来胤禛登基以后李卫受到雍正重用,并且雍正的新政“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都贯彻执行的很好,雍正还去微服私访过,李卫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说李卫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虽然如此但这不耽误李卫发挥才能,府衙里面的师爷都看不起李卫的出身,不说处处跟李卫为难吧也是背后使绊子那种,李卫想张贴告示,这些师爷酸文拽字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言文,李卫听了有如云里雾里,李卫听不懂百姓们识字的也少啊,百姓们也一定听不懂,后来李卫就把大街上那些算字先生请来了,李卫念这些人写。

写出来是什么样呢?你们都听了,本大人奉皇上的旨意,免了江苏百姓的人头税,从本告示张贴之日起,不管你家里有多少人,每人每年二钱银子的丁税都不交了,那么这二钱银子的丁税都到哪里去了呢?都到田里去了,以后每亩田加收二钱银子的丁税,田多的多交,田少的少交,没田的就不交了,这就做过“摊丁入亩”,本大人知道这样一来那些田多的会不高兴,就会变着法的不交我这税,那好啊,咱们就斗斗看,你们种了皇上的田土岂有不纳税的道理,你们不纳税朝廷拿什么来治国,拿什么来养兵,从明天起你们给老子都到衙门里面登记,把税如实的交上来,有不来交税的,老子就把朝廷养的士兵与衙役派到你家里去吃饭,吃到你们交了税为止,招呼打了你们好自为之,这番话可谓是通俗易懂并且软硬兼施。

写告示只是一个办法,其次就是让乞丐把“摊丁入亩”走街串巷唱出来这样才能深入基层,怎么唱的呢?纷纷柳絮飞,哩喱莲花落,今天不把别的表,唱一段摊丁入亩新政好,新政好,北方有个李阿狗,一分田地都没有,打滚翻来借到钱,讨个老婆黑又臭,黑又臭也喜欢,传宗接代有帮手,头一年生了一个大胖小,第二年一个胖小又出生,第三年第四年叽里咕噜放个屁,又有两个小子说要生,别看穿着破棉袄,五个儿子满地跑,没有钱生这么多儿子干什么啊?问得好问的妙,问的阿狗犯了愁,没吃没喝管他娘,唯有这人头税可没法交,一个人头二钱银,五个儿子一两银,穷的穷富得富,空了大清的国库,西北打仗没兵响,黄河发水难救助,雍正爷着了急,一道圣旨到江苏,免了百姓人头税,二钱税银田里出,要问这是什么法,这叫做摊丁税入田亩,这一番操作下来李卫“摊丁入亩”新政完成的精彩还漂亮,雍正微服私访看着心里也欣慰啊。

李卫做事一是坚决维护皇帝的利益,二也要变着法把皇帝的事办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卫知道感恩,都做了巡抚的人了跟翠儿回到京城以后不坐轿子,说这到了主子的地盘做轿子就是对主子不尊敬,看见雍正吃的饭少李卫哭的不能自已,科举舞弊案李绂等人束手无策只好找李卫帮忙,李卫分析利弊以后包围考场搜查考生,换了别人未必敢这么做,可李卫敢,因为李卫知道雍正有多重视科举重视人才,现在出了这事李卫不知道则已知道了就一定要为雍正分忧,这就是李卫。

后来雍正实施新政得罪了天下读书人与士绅,读书人曾静联络岳钟琪要造反,说雍正倒行逆施把雍正骂的狗血淋头,雍正就把曾静抓来关进牢里,而李卫深知雍正心里的苦心里的难,见到曾静二话不说脱了官服就给了曾静一顿暴揍,要知道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臣百官都站干岸看热闹说不敢审问曾静,只有一个李卫敢为雍正抱屈,有这样的下属雍正看了心里如何不暖,那么李卫这些事都办到了雍正心里,那么李卫与田文镜相比谁更对雍正的脾性呢?其实还当是不讲情面田文镜。

为什么这么说呢?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有了冷面王的称号,冷面王什么意思?就是不讲情面所有的事都是按朝廷的章法办,只要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胤禛不怕得罪人,黄河发大水,太子庸懦无能,八贤王粉饰太平,唯独胤禛有胆有识提出去江南筹款,利用雷霆手段逼迫以任伯安为首的盐商捐款,很是圆满的解决了江南灾民的问题,由此官场都流传一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而百姓之间也流传一句话那就是天不惊地不京就怕四爷叫回京,可见官场与百姓对胤禛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啊。

也就是在江南筹款胤禛挖掘了田文镜这个官员,他也是铁面无私也是不畏权贵,并且田文镜当官断案大多数都是有钱的输给没钱的,得罪了不知道多少同僚名流富商,田文镜不容于官场就被车铭等人参倒在家,胤禛一来就把车铭的官服借给了田文镜,让他为自己做事,田文镜为了报答四爷的知遇之恩与启用之恩,也真是敢想敢干,当知道底下官员不给外来的灾民施粥以后,田文镜大发雷霆立即让这些官员在新增五个粥场,一天两顿施粥,这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饭团子要手拿着能吃,十天内要筹粮一千担,再这期间要是饿死一个灾民拼了命也要跟着这些官员硬到底,正是田文镜这种不要命的精神震慑了这些官员,没有人敢忤逆田文镜,可以说胤禛安抚灾民田文镜功不可没。

后来胤禛回京就把田文镜也带回来了,胤禛接管追缴户部欠款,田文镜就当了胤禛的马前卒,田文镜不怕得罪人也不管你是皇子状元还是老臣,欠款面前不讲情面,生生得罪了一大批官员以及大阿哥、太子、十阿哥等一干皇子,十阿哥为了反抗竟然当街叫卖财产,田文镜去阻止还被十阿哥差点打死,田文镜这样的做派虽然得罪了人但却让胤禛更感动了,这跟自己是一路人,一样的脾气只要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多难都上,这样胤禛如何不感动。

后来胤禛继位以后山西诺敏率先还清了藩库欠款,雍正一高兴就颁发了“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给了诺敏,可是后来田文镜发现诺敏造假,无惧无畏的揭穿了诺敏的虚伪,又联合后来的钦差图里琛把山西诺敏案子查了个水落石出,此案一出朝野震惊,单看只是一个诺敏犯案,实则这事牵涉到了上书房大臣隆科多,因为诺敏是隆科多举荐的,再者诺敏一个人做不了假山西境内二百多位官员跟着诺敏沆瀣一气,此案牵碍太广,但是田文镜却捅破了天,揭穿了这桩阴谋,田文镜由此成了雍正的能臣。

黄河决堤田文镜就住在河堤旁边,雍正提倡“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田文镜就让这些属下官员士绅一起前来当差,但是这些人不来不说还有个道台竟然怕自己家里被淹而忙着搬家,田文镜就派兵把这些士绅抓来,还把那个道台抄了家,道台说自己是凭借年选上来的,这话不说则已一说田文镜愈加生气,田文镜说自己这心上头有皇上下头是百姓,不知道什么年选不年选的事,雍正微服私访在门外听见这些话如何不感动呢,田文镜跟雍正当王爷时候一样是个孤臣哪。

田文镜做事认真不假,但是他不会像李卫一样变通也不顾及实际情况,一味地迎合雍正新政,再加上田文镜孤介,所以弹劾田文镜的折子雪花般飘进养心殿,再者雍正得罪了读书人被骂的很惨,田文镜实行雍正新政“士绅一体纳粮”也是得罪了读书人,所以就有河南考生罢考示威,可这些事都被雍正压下来了,可以说在前线的田文镜的处境也是雍正推行新政遭遇的处境,甚至说雍正的处境比田文镜的处境还要艰难,雍正对田文镜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所以说李狗儿与田文镜谁更对雍正的脾性呢,大约是田文镜吧,因为他们都是孤臣。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