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成名前经历了什么?卖房北漂同行嘲讽,
如今说起相声,郭德纲的名字如雷贯耳,郭德纲、于谦、岳云鹏等德云社相声演员耳熟能详。
然而,回首自己的成名之前曾被人瞧不起的日子,郭德纲感慨不已:
“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非把我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
德云社掌门人:郭德纲
天津胖小子郭大纲:7岁学艺,艺名“郭德纲”郭德纲本名很霸气叫郭大刚,他1973年出生于天津红桥区北竹林村大众里,从小就是个胖小子。
郭德纲小时候
父亲是一个片警,母亲是北竹林村的小学老师,因为父母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他,小时候的郭大刚很自在,因为家不远就有个工人俱乐部,父母常常把他扔在俱乐部的小剧场里。
青年郭德纲
天津是曲艺之乡,小剧场里面天天有唱戏的、说相声的、唱评书的,耳濡目染,郭德纲就爱上了相声。
从小就泡小剧场,又加上有天赋,7岁那年,郭大刚拜天津评书艺人高庆海学说评书,艺名“郭德纲”。
郭德纲与相声大师马三立
再后来,郭德纲又学了西河大鼓、相声等手艺,十几岁的时候,郭德纲因为会说相声,他被招进了天津文化馆。
1988年,15岁的郭德纲为了一个所谓“体制内”的专业相声演员,第一次从天津跑到北京“北漂”。
这一年他报考了北京一个文工团的说唱团,虽然这个文工团确实解决了他的户口问题,但是这个工作却让他相当苦恼,因为他真实的身份其实是说唱团的“检场”,也就是说他的主要工作时打杂,端茶、倒水、搬桌子,根本没有机会登台演相声。
等了一年也没能上台表演的郭德纲,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了天津。
回到天津红桥文化馆后,他拜红桥文化馆馆长杨志刚为师,从此成了白全福的徒孙,回到文化馆郭德纲继续打磨相声,《八扇屏》《打灯谜》《九艺闹公堂》等都是传统相声都是这时候打下的底子。
以白福全徒孙、杨志刚学生的名头,郭德纲还在文化馆搞了一个相声学员班,这个班让他认识了第一任妻子胡中惠,也就是郭麒麟的生母。
在天津过了4年安逸的日子,等到1994年的时候,野心勃勃郭德纲还是觉得去北京,他揣着100块钱第二次“北漂”。
这次北漂跟上次不同,他没有接收单位,所以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地方“收留自己”,地方就行。可惜,没有一个人一个地方给他这个机会。
他租住在一个15元每天的小旅馆里,不算“求人”的开支,光住宿、吃饭、乘车,100块钱撑不了一周,这次北漂依然悻悻而归。
每次去北京再回到天津,郭德纲就像打了一支兴奋剂,北京不收留他,他决定自己支摊在天津干。他在天津第二文化宫附近包了一个场地,每月租金5000巨资,赔钱赚吆喝,干了几个月小剧场老板的郭德纲,赔了好几万,因为没人会去听相声的。
最后,郭德纲病急乱投医,又做了几次生意,最后窟窿越来越大,欠了一屁股债的郭德纲,迫不得已卖了家里的房子。
有工作不好好干,非要瞎折腾,从他卖房子的那刻起,婚姻亮起来红灯。
1995年,精疲力尽的郭德纲借了三个同学凑来的四千块钱,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第三次“北漂”,然而这次打击更大,经历更糟。
后来郭德纲在《鲁豫有约》中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是“步步血泪”。
为了活下去,他在大兴青塔租了间八九平的小平房,每月150元,在沙子口一个剧团打杂,“先吃饭再发展”是他这次来北京的策略,所以这次他打杂的心态好了很多。
三个月过去了,他终于有了第一次登台的机会,因为反响不错,剧团还承诺: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
为了熬到发工资的那一天,郭德纲可谓吃尽了人间苦头:为了省钱他把挂面熬成浆糊,然后买了一捆大葱,就着吃。
之所以选择这种吃法,是因为这种吃抗饿!
还没到放工资他已经没有钱了,有一天演出结束晚了,错过了末班公交车,因为没有钱打出租车了,他一步步走回的家,等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4点了,漆黑的深夜,愣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了20里地。
刚沾上床没一会儿,房东就来了,郭德纲没敢开门,因为他没钱交房租,就任由房东在门口骂了自己半个小时。
第二天郭德纲就病了,高烧不退,没钱没朋友,他就把自己身上唯一值钱的传呼机给卖了,换了三包感冒药和两个馒头。
说来也怪,人越是困难的时候,骗子也格外多。那段日子郭德纲给人写过剧本,去蒲黄榆唱戏唱了两个月,一分钱都没赚到。这时候的郭德纲已经几乎山穷水尽,1996年2月8日,郭麒麟出生了,作为父亲他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一事无成的郭德纲,在路上看见了茶馆里有几个孩子在说相声,在这里他认识了搭档王玥波,后来他们俩被京味茶馆说相声,一说就是两年,好的时候能卖出100多张票,从此郭德纲坚定了在剧场的想法,算是想法靠谱了。
这段日子,成了郭德纲人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受磨难不成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生吃苦是一个常数,霉运到底以后无论怎么走,都是蒸蒸日上的好日子了。
三次闯荡北京,削尖了脑袋要往主流相声钻的郭德纲终究是失败了。他曾想过拜李金斗为师,结果也被婉拒了。实在没有办法,郭德纲就开始了自己的“野路子”:天桥、茶馆,不一定非要阔气的大剧场,小茶子也行,1998 年,郭德纲逐渐有了些名气,开始召集同行,准备单干。
1999年初,郭德纲、李菁、张文顺在中和戏院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这就是德云社的前身。
郭德纲与张文顺
从此,事业算是开始了。可万是开头难,由于经验惨淡,最后郭德纲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2000年的时候,妻子胡中惠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焦头烂额的郭德纲只好乖乖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离婚后的郭德纲开始奔波了起来,他曾被借调到于谦所在的文工团帮忙,两人组成了“郊县天王”,每天在郊区演出排练,至此,郭德纲日后转运的第一个贵人出现。
虽然事业有了转机,老郭也名义上有了自己的剧场和团队,看起来好像事业有了希望,事实上再一次创业的郭德纲还是危机四伏,因为生意太惨淡了。
最惨的时候有多凄凉?
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
就这一个观众,听着相声手机还响了,郭德纲就停下来,等人家接完电话,再继续说。
生意不好,又是赔钱赚吆喝,很快,他又到了交不起房租,四处跟团卖艺的时刻。网上有一段郭德纲的视频特别心酸,就是郭德纲最落魄的时候为了养活团队录得。
2003年,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节目组招募主持人,缺钱的郭德纲赶紧去应聘。当时的制片人耿小强为了考验他的忍受了,出了一个难题,让郭德纲在鼓楼商场一透明玻璃窗内直播48小时。
如果能成功闯关,就录用。主持一期节目,费用4000元。
郭德纲多次在访谈中说,其实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内向的人都心思敏感,为了活下去,那次去合肥的个中滋味想必他一生都会记得。
这段视频,每次看都能泪奔。又苦又累还没有尊严,在透明玻璃里像猴子一样被展览,郭德纲差一点就崩溃了,直言“不是人干活”。
节目里面吃着泡面的郭德纲说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
“上一顿吃的软的,这一顿吃硬的,人就得什么饭都能吃。能享福,能受罪,不耽误这辈子……”
这就是郭德纲挑战当上节目主持人的经历。
旺夫的女人:贤妻王慧郭德纲真正转运是2003年,这一年他正好30岁。这一年他做了两件事:
一,他把演出场地搬到了天桥乐茶园,把“北京相声大会”正式更名为“德云社”,同时开“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科正式收弟子。
二,他认识了一个女人,就是他现在的妻子王慧。
女人就是男人的风水和运气。王惠嫁给郭德纲,是老郭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王惠本比郭德纲小三岁,师从李树盛,是京韵大鼓演员,年少成名,14岁就曾举办过个人专场,不到20岁就红遍了天津曲坛。她爱上郭德纲的时候,正式郭德纲最落魄的时候,因此他们的婚姻父母是极力反对,但是她就是铁了心要嫁给这个黑胖子。
德云社快要倒闭的时候,是王惠做了件极有魄力的事情,她自己的夏利轿车和首饰全卖了,给德云社的人发了工资。
靠着自己四处走穴主持的外快和王惠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德云社颤颤巍巍地活了下来。
家和万事兴,妻子贤惠了,贵人也多了起来,2004年,郭德纲的事业终于开始走上坡路。这年年初郭德纲去广州演出,相声大家侯耀文有了收徒之意。
其实,早在2003年的时候,郭德纲和于谦曾参加北京电视台的相声小品大赛,侯耀文是评委,对郭德纲印象不错。
2004年6月,回京后,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从此,算是真正入了侯门,成了侯派传人。
事实上,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主流相声界的人没人看好,侯耀文则坚持己见:
“他会的传统相声,比我们多的多,我们相声队伍应该扩大,应该团结,要给孩子一碗饭吃。”
自打拜入侯门,在恩师侯耀文的提携下,郭德纲很快得到京城文化圈的关注。
郭德纲人生的另一个贵人就是北京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康大鹏,他听课郭德纲的相声后,“惊为天人”,之后他就总在自己节目《开心茶馆》中报道郭德纲《北京相声大会》的节目,通过广播,更多观众知道了郭德纲。
除了康大鹏,北京电台还有一位叫段嵘的导演,专门文郭德纲和徒弟们量身打造了《星夜故事秀》,观众开始正式通过电视知道了郭德纲。
2005年郭德纲就彻底红了。
2005年年底,《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郭德纲的一篇人物报道,开篇的第一句就很传奇“郭德纲是中国相声界的奇人”,报道一出,全国媒体关注,郭德纲成了全国媒体界的宠儿。
这一年,已经32岁的郭德纲算是彻底火了,从此德云社的生意才算真正热闹起来。
这一年距离他第一次北漂已经过去17年了,17年磨一剑,苦日子过得也如此匆匆。
郭德纲曾接受采访,记者问:“早期王惠给了他无怨无悔的帮助,现在给了太太什么特别的吗?
郭德纲激动地说:“现在德云社是她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她的!”
2015年,王惠生了她和郭德纲的孩子,如今她是德云社的董事长,郭德纲的钱财和房产都在她名下。这个世界真奇怪,兜兜转转,不争不抢不贪财的女人最后反而拥有了全世界。
郭德纲是个爽快人,永远爱憎分明的,给他着实惹了不少麻烦。
侯耀文先生生前说过一句话形容郭德纲:“他一路坎坷,势必嫉恶如仇。”真真是把这个徒弟看到了骨子里。
如果是2005年是郭德纲的幸运年,2010年就是老郭的背字年。
这时候他已经和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不合多年,姜老师曾联合数十名主流相声演员抵制郭德纲相声表演庸俗、低俗、媚俗。郭德纲忍无可忍创作了《我要反三俗》把主流相声圈讽刺得体无完肤,里面的台词:“我走到哪儿贞节牌坊就跟到哪儿”曾经风靡一时。
恩师侯耀文2007年去世后因为侯家的遗产风波,郭德纲卷入其中,被师叔侯耀华清理了门户已达三年。
2008年9月,德云社早期成员徐德亮和搭档王文林宣布退出德云社,理由是演出费过少,被压制。这是德云社团队的第一次退社重创。
“树敌无数”的郭德纲,这一年因为彻底摔了一个大跟头,因为采访“侵占公共绿地”事件,他得罪了北京电视台。
这一年德云社被停业整顿,郭德纲的所有商演被取缔。物流偏逢连夜雨,这时候郭德纲的大弟子何云伟和搭档李菁宣布退出德云社。
郭德纲难过的哭了。
徒弟出走,是郭德纲的心病,这一幕在2016年德云社二十周年大腕云集,郭德纲在演艺圈地位可见一斑。可是爱徒曹云金这一年单飞,悲剧再次重演,还是引起了不少风波。
德云社20周年庆典
一篇博文《是时候,也该做个了结了》,曹云金洋洋洒洒五千字,最后“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长路漫漫,确实不必再见”。
郭德纲“睚眦必报”,将其从家谱除名。
郭德纲的成名之路非常艰难,多年“师出无名”,主流相声圈不愿意承认这个没有师父的野孩子,一路走来路漫漫,太不容易,郭德纲经常用战国时期苏秦的话感慨:
“使我有洛阳两倾良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正是这些无路可走的绝境,成就了今天无敌的郭德纲。
老郭对徒弟们严格,对亲儿子更厉害。他对郭麒麟严苛是出了名的。
郭麒麟小时候与郭德纲
2014年,郭麒麟18岁生日的时候,郭德纲语重心长地为儿子写了家训:
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
一人刚出道,不狂是没有出息的。但如果一直狂,是肯定没有出息的。你眼中的你,和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一回事。
至于艺术,一言难尽。记住了,小俗便雅,大雅则俗。
芸芸众生,富贵贫寒,不是谁都可以傲视乾坤。其中有命有运,要知因果懂善恶。
“郭麒麟”这个名字,寄托着老郭深沉的父爱,郭麒麟学名奇临,取“奇妙降临”之意。
老郭,你是一个好父亲。
郭德纲刚后来在《时运赋》中讽喻自己的成名之路:时也,运也,命也。事实上,这绝对是他的自谦。
郭德纲相声爆红实在传统相声几乎沦陷之时,是因为他的幽默与担当,很多人才开始听相声。关于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导演管虎的评价十分到位:
“他用一己之力复兴了中国相声,非常了不起。”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每位爷都是从孙子过来的,从来没有谁能仅依靠天赋和运气成功。
关于这一点,命运从不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