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刘老根3》首播埋伏笔,赵本山回山庄,几个细

​观众们期盼了多年的《刘老根》第三部终于来了。

当粉丝们看到了最新更新的剧集时,开心之余,却不免开始心疼起这位老人。

一方面,眼瞅着辛苦创办起来的龙泉山庄,退休后交给大儿子经营,却被弄的一团糟。另一方面,老年丧偶,失去了最心爱的老伴,遗憾只能一个人的孤独终老。

面对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喜爱这部剧的粉丝们来说,可能都会不免替刘老根难受吧。


因乐器前往山庄,却意外发现了山庄的问题

第一集中,因为他组建的乐团加入了新的成员,于是刘老根计划向儿子要钱购置乐器,顺便前往山庄看看。

不料,心中有“鬼”的现任董事长大奎,接到了保姆的电话后故意躲了起来。

熟悉刘老根的观众们对他的底细应该是如数家珍,这样的小把戏自然不会逃过他的眼睛。

年轻时候做过村书记,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中年时一手创办龙泉山庄,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工作,更是让这个原本交通不便、没有资源的小山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这样的一位实干派的老领导,眼里必定是揉不得沙子的。

虽然没有见到大奎,但通过神色紧张的女秘书、混乱的财务制度等细节,心中其实已经有所察觉,山庄的经营必定是出现了问题,而且是故意隐瞒着他。

尴尬的是,在即将离开山庄时,刚刚赶回来的大奎被刘老根逮个正着。他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今后不能这样了”,其实已经暗示了太多的内容。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刘老根原计划是来山庄要钱的,大奎没躲过去,最后和老根见面后,他也只字未提钱的事情,想必心中已想明白了不少问题,只是有些疑问还需要时间去了解。


多个细节,透露出山庄经营不善的现状

刘老根回到山庄的这一趟,虽然时间不长,也没有达成原定要钱的计划,但几个细节已经暗示了山庄经营不佳的状况,为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第一处细节:讲派头。

大奎搬离了原来的办公室,却和高管们用上了原本为游客修建的客房,并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巨大的办公室。

要知道,哪怕是创始人刘老根本人,当年在个人的待遇问题上也是能省则省,丝毫不敢浪费,更不允许下属铺张。他心中装的只有向来集体的利益和发展,个人享乐从来不敢考虑。

但即便这样,大奎却没有学到,反而装起了“阔”,这对于一家民营企业,尤其是村办企业来说,真的是非常的要命。

虽然没有见到人,但不知道看到了儿子现在浮夸、不踏实的工作作风,他的心中又会荡起怎样的波澜。

第二处细节:家庭式经营,任人唯亲。

刘老根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却是一个明事理、真心做事的人,但儿子大奎显然没有继承他的这些优点。

眼瞅着把山庄变成了自己的产业,搞起了家族式的经营。

不仅手握董事长和法人的指挥棒,更是将财务,这项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权利紧紧攥在手中,交到了自己涉世未深的女儿手中。

哪怕刘老根非常疼爱这个孙女,但心中应该也是非常清楚这其中的隐患。

要知道,在他年轻创业时,为了山庄的规范化经营,不仅让村里的能人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还从外部引进了职业经理人,这样的魄力真不是一般的民营企业家能够具备的。

第三处细节:工作浮夸。

这一点从刘老根在门口遇到的餐饮部经理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原本只是去老董事长家,帮助检查身体的一件小事。在这样一位小小的餐饮部经理心中,却拿着鸡毛当令箭,把医生一顿讽刺。

以小见大,大奎身为山庄董事长,对于门口保安,原本应表扬其恪尽职守,却差点将这样的好员工开除,足见其行事糊涂及工作不认真的问题。

试想,有这样的领导管理,企业即使现在不出现问题,可能也是早晚的事情吧。

其实,刘老根虽然年纪大了,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精神头,很多事情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在超市和秤杆子的对话中,有一说一,摆事实讲道理的简单几句话,将精明的老板怼得无话可说。大奎和女儿沟通做假账,意图欺骗刘老根时,两人心中的忌惮,无不反映了刘老根的过人之处。

说白了,这样的人其实是大事不糊涂,小事心里也有本帐。凡事没有说透,但很多东西他早已透过现象看明白了本质。

不知道这样的铺垫,又为接下来的发展设定了怎样的剧情。

毕竟这部剧只有一位主角,刘老根。观众们看这部剧只为一个人,赵本山老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