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导读:在延续高制作水准的基础上,新一季《我家那闺女》秉持观照现实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深挖职业身份和情感关系下的当代女性生活,引发受众的强烈共振。

文 | 霓星

2018年,在头部综艺云集的暑期档,《我家那小子》以黑马姿态跃入人们视野,这档节目以中小制作成本成功撬动大流量和社会议题讨论,并掀起了一波基于社会关系的观察类节目创作潮流。在亲子沟通问题、婚恋问题被不断热议的当下,亲情、爱情无疑是极易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创作切口。

继母子关系被观照后,父女关系成为2019年综艺节目研发和创作的热点,对此,湖南卫视再度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反应走在了新一轮内容创新的最前列,由陈歆宇工作室打造的姊妹篇《我家那闺女》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议。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今年年初,《我家那闺女》第二季重磅回归,职业身份下女性的独居观察,父亲对女儿独特情感的深度挖掘,女性社会压力和困境破解之道,和对追求幸福生活路径的探讨,都让新一季《我家那闺女》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更强的传播力、共鸣力。

自我审视:

自知和突破,都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

“想做一回自己生活的观众。”

这一季的观察室里,多出了一些新鲜的身份,王鸥有着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重身份, 她坦言道,“想看一看镜头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觉得别人不懂自己,而谁又能够说“我就足够了解自己”呢?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在第一期节目中,跟随镜头的记录,观众看到了林允家门口堆积如山的大小快递,看到了为了凑配送费而点的两杯奶茶,也看到了她一个人在家拼装桌子的场景;同样地,起床后为自己做好早饭的宋茜不仅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宠物,还会贴心地为团队小伙伴准备新年礼物……王鸥、林允、宋茜、蒋梦婕,以及最新一期加入节目的张佳宁,《我家那闺女2》的聚焦点依然落在独居女艺人的日常生活中。她们不为人知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身为演员,早已经习惯了镜头的她们,面对自己时要展现些什么?

这些独居女性的日常碎片,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当代青年女性的拼图。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从“闺女”入题,节目展现的不仅仅只有父女间的代际关系,更是描摹出一幅积极的女性画像。面对社会对婚姻、对家庭生活的规训,闺女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看法和选择,在已经播出的四期节目中,她们对自我生活的规划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不争强好胜但从不丢失进取心的王鸥以事业为重,希望有更多表演机会,但同样,她也渴望爱情和婚姻;年少离家,至今已经独自在外生活了7个年头的林允奉行着舒适至上的生活准则,是个乱中有序的单身贵族;宋茜在照顾人这件事上似乎有着超能力,可总是能把一切处理妥帖的她也会在想到生育的疼痛时感到恐惧;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蒋梦婕是天生的乐天派,似乎印证着那句“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当代女性的面孔是什么样?节目中对于四位闺女生活的摹写打破了大众对于单身女性的刻板印象。当被问到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林允说:“真实的自己不太希望被别人看见。”对一切都没什么兴趣的王鸥也被贴上了“中年危机”的标签,你是否饮料喝得越来越少,开始喝黑咖啡和白开水?是不是买东西开始注重品质,不会囤一大堆看似好看但从来不用的东西?放假时是不是只想躺在家里,能在床上躺一天?关于“中年危机”的讨论也在击中屏幕前的观众。

当蒋梦婕陪妈妈去跳广场舞,当王鸥决心踏出舒适圈去第一次尝试滑冰,她们独立的观念、对更公平的秩序的渴望、对甜蜜的向往借由节目得到展现,更进一步地,由节目生发出的正能量也在感染着每一位受众。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能够看到,在体现当代女性积极画像的同时,也体现了她们的焦虑,这亦是开放和多元的时代给女性的更多性格和情绪表达。

职场侧写:

在“女明星”的光环之外还有什么?

是演员,而不是明星。要关注演员的真实生活,而不是明星的狗血八卦。

《我家那闺女2》中,嘉宾不再是被奉为圭臬的“明星”,取而代之的更明晰的社会身份——演员。通过观察的视角,她们的职业特点被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职业生活也得以被大众更多地理解: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摆脱偏见......随着节目的逐渐展开,围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定位的探讨也更加深入和全面。

为了走红毯,穿着礼服的王鸥坐在小板凳上已经等待了几个小时,而当她拿到“年度口碑女演员”的奖杯,她说出的却是“希望大家多给35+的女演员机会,我们也有更多的精彩”。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在此前的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海清、姚晨、梁静在发表感言时也呼吁导演制片们给予中生代女演员机会,海清表示这些女演员没有传闻中那么不好合作,“我们是一群非常热衷表演的女演员,我们一直在坚持”。

“37岁的你是否有‘中场危机’的担心?”王鸥经常会被记者问到这个问题。好友倪妮来到王鸥的家中,两个人再次谈起这一话题。为什么同样年龄段的男演员则很少面对这样的追问,市场给女演员的艺术生命带来的考验让她困惑不解。

这一现象实际上并不仅仅是演艺圈的个例,事实上,很多职场女性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或是担心结婚和生孩子之后原来的工作位置会被取代,或是在打拼事业和照顾家庭中平衡关系,或是因为岁月赋予的历练和市场机制的选择踌躇两难。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不仅如此,选择了这份要站在聚光灯下的行业就意味着同时要承受演员这一公众人物身份所带来的目光,但王鸥仍希望粉丝能够理智追星,不要忘记关注自身的生活。

那么女演员们又真的能有普通人的闺女生活吗?

“太多的时间都在按照安排走工作行程,而当自己拥有为数不多的宅家时间,便只剩下了刷购物网站等一系列“无聊”的举动。”谈起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原因,王鸥坦言这也是职业属性所导致的。此时,作为观察团一员的维嘉一语道出了真谛,对一部分网友而言,“王鸥的无聊恰好是我的无聊。”

在最新一期节目中,闺蜜聚会,王鸥团队年龄处于23岁至38岁之间的这些女同事们无一例外,全部是单身,但谈到恋爱话题,大家的反应是追星、看剧、综艺、玩手机已经满足了女孩们所有的梦想。这引发了观察室对于“职场中的年轻人为什么大多单身”的话题讨论,陈翔说:“电影看多了,忘记了生活原本的样子。”张晓龙也提出了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个女孩能够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时,同样会觉得不需要男朋友的存在。”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当老板做错了事,要不要直接地指出来?”“能否和工作同时成为朋友?”在《我家那闺女2》中,像这样的社会热点议题还有很多,这恰恰是节目试图引发更广泛思索和讨论的部分。

父辈观点:

多元意见表达,让代际沟通直击内心

尽管是否应该着急结婚生子?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问题,与以往来到节目中的爸爸妈妈们不同,《我家那闺女2》中的两位父亲“开明”了许多。林允的父亲费建华表示,女儿现在还年轻,找另一半的事情不着急,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先把事业搞上去”。

“我基本上对她没有要求,她可以任意选择她的生活。”“孩子不一定要听我的,我们说的也不是绝对正确的。”给足女儿自由空间则是蒋梦婕父亲徐惠林的教育之道,节目中他的每次发言都让众多网友纷纷表示羡慕这样有爱的家庭氛围,称赞他是新时代下比年轻人还要年轻的爸爸。在徐爸爸看来,现实社会是多元社会,结婚还是不结婚、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都是个人选择,有人向往家中儿孙满堂的欢声笑语,也有人选择独自喝茶、看书、晒太阳的惬意自在。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我家那闺女2》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相比之下,自幼父母离婚的王鸥似乎没那么幸运。“小时候不觉得,但当我长大之后,才发觉我缺失的那些父爱是特别重要的。”王鸥的现身说法恰恰击中了当下关于“原生家庭”的热点话题,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面对婚姻、面对生活,曾经错失的情感体验是否成为如今人生选择题无解的根本原因。

回忆起儿时父母的频繁争吵带给自己的烙印,王鸥忍不住落泪,而在成年后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与爸妈和解的她更希望把自己的故事通过影视化的创作方式展现出来,从幼儿时期对父母的一次次守望折射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同样地,她也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电视机的子女,子欲养而亲不待是生命中最大的遗憾。

《我家那闺女2》如何深描当代女性的社会画像?

迥然各异的教育方法、相处方式不仅是节目中几组家庭关系体现出来的部分,更是现实中无数中国家庭的具象缩影。

《我家那闺女2》所展示的并非“原生家庭决定论”,相反,节目所观察到的是:父亲对女儿们的教育的确在孩子的成长中落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女儿们同样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留下好的,摆脱坏的。所以,我们看节目不仅看到闺女们的生活,更理解了闺女们的成长,这不仅对于更多女性的自我觉醒,还是更多男性的共情启发,都是有意义的。

从《我家那小子》到《我家那闺女》,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我家”系列一次次为跨代际的观众创造了无数值得探讨的社会议题,常谈常新。从一档节目到一个品牌,新一季《我家那闺女》延续的是节目的品牌与影响力,是“纪实+观察”的基本模式,也是勾勒中国青年男女图鉴的节目内核,但只有延续是不够的,《我家那闺女》第二季对于观察内容、观察角度的全面升维赋予了节目更多可能性,更多新鲜感和更广泛的讨论空间也正在路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