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过去这一个月,看尽了人间冷暖,也见过了生离死别。


经过一场灾难后才突然醒悟:这世间,除了生死,别无大事。


普通人能够健康地活着,有亲人好友在侧,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上帝给我们按下了一个暂停键。


也让我们开始思考:


到底怎样生活,才算是不负每天;


到底怎样活着,才算是不负此生。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多喝温水


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要学会未渴先饮。


晨起一杯温水,可以润肠通便;睡前一杯温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餐前一杯温水,长期坚持还可以帮你控制体重。


水是生命之本,有足够的水分,身体才能更好地调节体温,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工作间隙按时补水,顺便也可以活动活动颈椎,缓解眼睛的压力。


这是全球公认的健康喝水时间表,分享给你。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作息规律


“没有特效药,免疫力就是最好的特效药。”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明白了免疫力的重要作用。


而提高免疫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


我们都知道,熬夜不仅会使得你第二天的精神状况萎靡不振,严重者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和肠道功能紊乱。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晚上11点前睡觉,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第二天精神焕发,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高你生活的幸福感。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坚持运动


运动与不运动的人,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


这次疫情中挺身而出的钟南山院士,即便是80多岁的高龄,仍保持着一周健身3次的好习惯。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自律,秒杀了多少年轻人。


运动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见的。


但只要坚持下来,时间一长,你会发现:


你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名片,你的健康就是对抗岁月的武器。


光阴荏苒,岁月不饶人,也愿你不曾饶过岁月。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勿忘读书


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一张照片刷屏。


医院人声鼎沸,一位男士则静静躺在病床上,翻看着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从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仿佛周遭的喧闹,与自己无关。


看到这幅画面,我才明白,为什么说:阅读,是人类的避难所。


因为病毒可以摧残我们的身体,但毁灭不了一个沉浸在阅读中的灵魂。


风雨不动安如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


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


终有一天,它们会长出一片森林。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保持微笑


世上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


世上最可爱的事,莫过于一张微笑的脸。


每个人的生活都免不了一地鸡毛的琐碎,也免不了突如其来的崩溃。


人生数十载,七分苦,三分甜,不如意乃是生活的常态。


但同样的境遇有不同的心态,同样的生活有不同的心情。


与其愁眉苦脸地抱怨,不如给生活一个微笑,努力去适应,去改变。


有句话说得好:


“笑容可以让快乐加倍,悲伤减半;眼泪却会让快乐减半,悲伤加倍。”


太阳给冬日以暖阳,你的微笑就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情绪稳定


生气,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当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唯有改变自己的心态。


奥力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中说: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情绪的俘虏。


后半生,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学会独处


“禁足“一个月,才发现生活中80%的酒局都是无用的。


费尽心思经营的社交圈子、形形色色的酒局应酬,对你事业和生活的影响真的微乎其微。


比起社交能力,我们更需要的是和自己独处的能力。


如何静下心来读一本书;


培养并坚持一项自己的爱好;


学习给自己做一顿丰富的早餐。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疫情过后,你必须丢掉这四样东西:


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注重仪表


听过一段话:


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


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


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


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美丽的灵魂。


虽然做不到天生丽质,但你可以做到衣着得体;


即便做不到举止优雅,但你可以做到彬彬有礼。


注重仪表,不只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不需要华丽的衣服,也无需过多的繁饰,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努力存钱


“假如疫情一直不工作,你的存款能支撑多久?“


迟迟不能复工,身上还背着社保、房贷、车贷……


一场疫情,无情地戳破了我们努力维持的表面风光,也检验了每个家庭最底层的能力:抗风险能力。


以前我们都抱怨工作,现在社会给我们放了个长假,我们才知道:


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工作。


所以明天过后,改掉不良的消费习惯,开始研究研究理财投资。


适当的时候培养一门副业,好让自己在潮水来临的时候,能找到保命的帆船。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关心家人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这人间残酷又温暖,残酷的是人情冷暖,灾难横行。


温暖的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家人在等你,为你留一盏温暖的灯光。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平时忙于工作的父母,终于有时间陪陪孩子了;


平时在外拼搏的年轻人,终于有时间和二老聊聊心里话了。


儿童和老人的时间都是很短的,短到一瞬间孩子就长大了,父母就变老了。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所以,不要彼此错过。


疫情过后,再忙也要记得常回家看看。


疫情之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人生无常,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与其惶惶度日,不如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开心的时候和亲人相拥,难过的时候和老友喝酒。


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此生。


来源 | 十点读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