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综艺里的日本人,深爱中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国家都对中国进行了物资援助。
俄罗斯、日本、韩国、巴基斯坦……
但唯独日本收获了最广泛的关注。
送一次物资上一次热搜。
抗日剧《红高粱》都暂时下线,电视台回复说:
“鉴于最近日本对我国抗击疫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友好,所以后20集暂缓播出”。
到底是怎么友好的呢?
众所周知,靠古诗感动了中国人。
第一批物资捐助过来的时候,快递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接下来,随着捐助物资的到来,更多的诗文也出现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些诗句,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爱,不分国界。
人类已是命运共同体。
其实,日本2011年开播的《居住在世界秘境的日本人》节目,就在讲述“风月同天”的故事。
日本明星前往外国,根据他居住的村、镇名字,开始问路找人,直到故事主人公出现。
这档综艺,来中国很多次了。
这次,我想主要介绍三个日本人在中国的故事。
01第一位,是居住在四川丹巴的大川健三先生。
他是一名自由摄影师。
来中国之前,他是东京上市公司的资深软件工程师、主管,工作出色,让人羡慕。
48-49岁时,他经历了一场车祸。
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996人生。
2000年,50岁的大川健三决意开始自己的第二人生。
当摄影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很快就辞职了,来到中国四川藏族地区摄影。
遇见四姑娘山,彷佛宿命。
他惊异于四姑娘山的瑰丽壮美,从此留在丹巴这座小城。
不论是高山植物、历史建筑、冰川雪水,在大川健三先生的照片里,都美的余韵悠长。
以四姑娘山为主角的摄影集《蜀山女神》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摄影集,扉页开宗明义:
“本集之要旨在于向世人介绍四姑娘山的自然之美和未知之美”。
并非中国人,却对中国山川有着炽热的爱。
四姑娘山越来越出名,成为当地风景名片。
为了感谢大川健三先生的付出,以及为丹巴、为四姑娘山所做出的贡献,政府给他颁发了中国绿卡。
但大川健三先生说的最多的是:我是“地球市民”。
不拘泥于国籍,不束缚于民族身份。
单身了半辈子的他,也在这片土地上,拥有了爱情。
来丹巴第一年,大川健三先生在餐厅遇见了一个美丽的藏族姑娘向丹平。
他马上邀请这位姑娘做他的摄影模特。
语言不同、年龄差距大,并没有阻隔他们的感情升温。
交往、结婚,生下儿子。
节目中,已经结婚14年的他们,仍然相亲相爱。
在主持人谈到年龄问题时,妻子向丹平突然哽咽,挽着老公的胳膊靠在他背后流泪。
大川健三也红了眼眶,安慰似地拍抚妻子。
不需要言语,就能看到爱情的动人。
山川风光铺满在他眼里,绵密情感填满在他心里,这是独属于地球市民大川健三先生的幸福。
02第二位主人公:田中素直。
她住在一个叫巴彦诺尔公的村子里。
这是一个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从日本出发,节目主持人历经69个小时才到达。
一望无际的沙漠,荒无人烟的旷野,让主持人十分好奇,一个日本女人,到底为什么来到这个遥远又贫瘠的地方?
用过蚂蚁种树的人一定看到过阿拉善这个地方,巴彦诺尔公就属于阿拉善盟。
50年前,这里有树有草。
后来,由于过度的放牧和工业化、全球变暖等,草场退化,成为沙漠。
2008年,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的田中素直,来到这里参加公益,做植林义工。
没想到,这次义工经历,让她在这片土地上落脚生根。
她认识了后来的老公,一个执着于在家乡种树的年轻人。
老公性格坚毅,从高中开始就深深忧虑沙漠化对家乡的影响,然后投身植树造林事业。
这让田中素直很感动,也对他更加尊敬。
再后来,这份感动和尊敬转化为爱意,田中素直决定嫁给他并追随丈夫的事业,在遥远的中国大西北,定居生活。
夫妻俩每年栽种1千棵树,踏踏实实为这片土地,找回绿色植物。
这个决定对一位女性来说,当然是了不起的。
远嫁的人,最心酸的就是吵架后,四顾无人,无处可逃。
但乐观的田中素直女士,心怀大自然。
条件再艰苦,心里有爱、有敬畏,就是值得,就是浪漫。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区,她高兴地带着家乡人看大漠夕阳。
独占夕阳美景,遥看沙漠变绿野。
对她来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03大爱,不是哪一个人,哪个族群特有的。
中国人从来就不缺“风月同天”的大爱。
第三位主人公,就是中国普通人大善大爱的化身。
他是黑龙江林口县人。
主持人奔波52个小时, 在风雪中打听住址和姓名,没有一个人听说过附近有日本人。
为什么?
因为这个日本人太特殊了,他没有日本名字,甚至不会说日语,也不准确知道自己生于哪一天。
他叫席静波。
他是日本侵略者的后代。
1945年,日本战败,逃离东北。
3岁的席静波在战乱中失去父母,被中国军人救起。
仇恨归仇恨,中国人的人性从不曾泯灭,对失孤的孩子施以援手。
日本人的身份,曾经给他带来深深的悲哀。
他生在中国的土地上,养在中国人的家中,他恨日本,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但事实却是,他是一个日本人。
所以,他恨过日本。
他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让他失去了亲生父母,人生以悲惨的孤儿起跑。
但好在,他遇到的都是善良的中国百姓。
被军人救助后,他先被姓张的夫妻收养,4岁时,又被席姓夫妻收养,成为席静波。
两对养父母家都非常贫穷,缺衣少粮。
却硬是卖掉房子,供他读书。
刻苦的席静波,没有辜负养父母的厚望。
19岁时,他当了人民教师,37岁时升校长,45岁时成为当地教育局高级官员。
养恩大于生恩。
席静波说他从没想过去日本生活,因为自己有两对养父母要赡养。
心怀感恩,是因为他收到的,就是无私的爱。
席静波的养父母,是中国最普通,甚至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在仇恨燃烧的时代,没有选择仇恨和伤害。
用爱哺育,是无论哪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拥有的善良。
04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的生活在这个世上。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久脱离全球化的浪潮。
山川异域,或许我们肤色不同,气候不同,语言不同。
但爱是相同的,相通的。
所以,风月同天。
我们被一句句诗文打动,不仅因为它美,还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温柔和良知,击中了我们对人性的浪漫和想象,激发了我们对世间大爱的钦慕和向往。
即便我们再平凡,心中拥有大爱,人生便不枯燥不平庸。
这是这档节目告诉我的,我想告诉每一个人。
你的点赞、留言、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