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郝蕾,娱乐圈的亚洲无线码免费第二个王菲!贪

郝蕾又离婚了。

她的孤傲不允许自己被扣上出轨的罪名。

她用一份声明,隔绝了公众窥探的目光,干脆利落地给上段感情做了简洁的交代。

郝蕾,这个几近被淡忘的名字,就这样回到我们的视野。

仿佛推开时光的门,就能看到她那张笑起来几近落泪的脸。

她还是这样不假装、不示弱、不回避、不妥协地活着,从未改变。

别无所求,唯独贪爱

郝蕾是炽热、纯粹而敏感的,这种性格成就了郝蕾,却也让她在生活中遍体鳞伤。

郝蕾&邓超

2002年,她在《少年天子》的剧组里邂逅了邓超。

戏中的他们初见生情,渐行陌路;戏外的他们也难逃有缘无份、无疾而终的结局。

郝蕾说是他们相处早就出了问题,两人都是受害者,将炮火消弭于无形。

下次听到他的消息,是邓超结婚的前期。

郝蕾在微博送上祝福:“福临,幸福,快乐!”(福临是邓超饰演的顺治帝的名讳)

随后,删除。

删不去的,是专属于郝蕾细腻的缱绻柔情。

她也曾一度痛苦到精神抑郁,忍不住想要伤害自己。

可她终究还是选择感恩,选择释怀。

本以为两人此生都不会再同台出现,第十八届的上海电影节却像是命运开的恶劣玩笑。

那一届的电影节上,邓超、郭涛、段奕宏同获影帝,郝蕾恰是颁奖嘉宾。

在“三黄蛋”的冲击下,观众的情绪达到了顶峰,不少人期待着他们的“世纪大和解”。只需一个拥抱,郝蕾便可以轻松登上话题的热潮。

而她没有。

她不愿,也不屑用这种绯闻翻红,落下青春的最后一笔。

她神色未变,眼神都吝惜。

于是转身,擦肩而过。

留下邓超,神色莫名。

两人纹身尚在,过往却已成空。

郝蕾&李光洁

与邓超分手后,郝蕾因《密令1949》结识了小3岁的李光洁。

彼时李光洁并不富裕,他们的婚礼没有戒指、没有婚纱、没有仪式。

郝蕾不在意,她不贪吃不贪睡不贪钱,唯一贪情。

李光洁说要给她补一个盛大的婚礼,她相信了,等来的却是“牵手门”的曝光。

郝蕾忍不住街头痛哭。

随后,郝蕾声明4月份两人就已经分手,和“牵手照”无关,给李光洁留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即便再受伤,她也始终克制自己,没有将委屈诉与人听。
或许一开始,两人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郝蕾是注定飞翔的鹰,李光洁想要的只是甘于囚笼的金丝雀。

他爱她的光环、她的角色,却独独忘了爱她这个人。

郝蕾&刘烨

历经娱乐圈的名利浮华,郝蕾嫁给了刘烨,圈外一名普通的公务员。

她曾带刘烨去看电影,结束后,她发微信给对方:我理解你所有的感受,但我只能说对不起,我是一个职业演员。

刘烨却回她:我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跟你探讨问题的。

这让郝蕾下定了嫁给他的决心。刘烨的爱是清醒的,他分得清哪些是郝蕾的作品,哪些代表着她本人。

"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郝蕾对刘烨的深情告白。

他们拥有过7年的快乐时光,孕育了一对可爱的子女。

可这份感情依旧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点。

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必追寻。

人间的际遇有很多,婚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哪怕做不成夫妻,也可以做战友、做知己。

体面分手,不仅是成全对方,也是成全自己。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放下。放下过去,才能找回爱的能力。

郝蕾:中国最被低估的女演员

郝蕾是注定属于舞台的,从小她就表现出对演艺事业的偏执。

“我一直有个强大的意念,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刚会说话的她,指着电视告诉奶奶:“我以后一定要进到这里去。”

中学时,她劝同学赶快买个本子:“我给你签个名,以后就不容易找我签了。”

为此,她勤学苦练。终于在19岁那年,她的机会来了。

《十七岁不哭》里,她是直爽率真的杨宇凌,诉说着青春的憧憬与迷茫。

《少年黄飞鸿》里,她是十三姨精灵古怪,顾盼间难掩风情,是无数人心头的白月光。

我永远无法忘记《少年天子》里,顺治揭开盖头,露出她沾着一片瓜子皮、娇蛮率真的脸。

因而即便她日后爱而不得、为之疯魔,都忍不住心生怜惜。

她曾是一道鲜活的风景,最终不过是被紫禁城残忍吞没的可怜人。

25岁时,她参演了话剧《恋爱的犀牛》,以她的方式演绎了红衣版明明。

单薄的衣衫几乎包裹不住她为爱痴狂的炽热情绪。

廖一梅说:那时候你身上就有股特任性的劲儿。

那个劲儿特别像《犀牛》,是控制不了身体里的能量、欲望、荷尔蒙,所有一切对世界的企图都要从身体里喷出来的感觉。

她就是这样炽热而虔诚。

演戏不仅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呼吸、她的生命。

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郝蕾不仅在感情里纯粹得容不下一粒沙,在事业上她也是勇敢理想主义者。

有人用艺人形容她,她不满:

一切皆混淆很可怕。演员跟艺人是不同的,我不是艺人,我是演员。大家都说媒体跟演员是鱼和水的关系,但我是一只鹰,你不要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

每个人来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在郝蕾看来,她的使命就是演戏。

“除了演戏,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工作。包括接受采访。”

明知这样说会得罪媒体,可她却固执如初。

虽然圈内权威人士对她评价极高,但除了一个金马配角,她似乎总是与获奖失之交臂。

有人说,这个时代已经配不上郝蕾的演技了。郝蕾自我调侃:

放心吧,我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一定会发终身成就给我。毕竟他们反应慢。

她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只在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至于别人对她的认知,她不是特别在意。

一个人的能量是固定的,在其他方面有多不在意,郝蕾对演戏就有多执着。

演技良莠不齐的当下,娱乐圈热捧“炸裂式演技”。

郝蕾完全不买账。

“非常可笑,所有所谓的大的爆发力,都是你一个戏剧学院大二的时候应该做到的。”

“我们今天一个成熟的演员,还要拿大学二年级都不是四年级的一个成绩,拿出来炫耀和作为标杆吗,所以演员到底应该做到什么,应该做到职业的根本。”

谈起有些演员被质疑拍烂戏时,她也犀利回应:

“如果这样质问一个演员,先质问这个行业。中国电影三年以内有几部是能看的。”

“我们已经在尽量从中挑出我们觉得还ok的,我不是导演,我掌控不了,制片人要去赚钱。”

近些年来她,没热度没话题的她连配角都时常落选。

可她还是活得肆意。

她在798艺术区举办名为“无来去处”的行为艺术展。
为了这次展览,她剃度削发远赴印度、尼泊尔取景拍摄纪录片《如是》。

没有影视剧演,她就去演话剧。她说:

如果你要的不多,就不觉得清贫。当我发现我喜欢吃的东西都超级便宜后,就觉得没有什么可考虑的了。演话剧是赚得不多,但最起码有一个白领的收入,那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郝蕾的坚持让她屡屡碰壁,可不管环境多艰难,她都没有妥协。

有些人说她获得太傻,太较真。

可却不得不承认,郝蕾活出了我们最羡慕的样子。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取舍。勇敢地放弃错的,对的才能向你走过来。

如果选择大众审美,就很难成为一个有独立审美趋向的人。

郝蕾选择了最陡峭的那条路。

停下脚步,她看到的都是最美的风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