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朱元璋杀害功臣,有什么巧合吗?
刘邦、朱元璋杀害功臣,有巧合吗?自然是有的,最大的巧合就是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以做皇帝。自古以来,这样的皇帝基本都会杀害功臣,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等也都一样诛杀功臣。
皇帝诛杀功臣的原因
刘邦也好、朱元璋也罢,他们都是这种人。具体则是因为他们的天下是自己和这些功臣亲手打下来的,他们知道这些人的能力。自己在时,还能稳住他们,万一哪天自己突然不在了,没有人能镇住他们。而且又难保他们没有不臣之心,他们要起兵反叛,自己的后代很难抵挡,即使挡住了,也会元气大伤。那为何不在他们还没能力的时候,把他们杀掉呢,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其他诛杀功臣的皇帝
除去刘邦、朱元璋,历史上就没有诛杀功臣的皇帝了吗?并不是,不仅不是,而且还不少,有一些在常人的认知里这些皇帝根本就不会诛杀功臣的人,但事实他们杀的功臣并不少。
隋文帝杨坚,在我们的认知中,他开创了“开皇之治”,应该算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这没问题,但贤明的君主不代表就不杀功臣。虞庆则、史万岁这些都是早年跟他一起打仗的功臣名将,都被他杀害。隋朝建立过程中,一共有九位功臣,其中七位都被杨坚所杀。但即便如此,子孙后代不行,仍然逃不掉被灭的命运。
与杨坚相似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据说杨坚和李渊还是亲戚,但皇权的争斗是没有亲情可言的。我们所熟悉的李世民,他和隋文帝一样,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他杀的人也挺多,“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之后又有十个亲侄子死在他的手中。他的宰相刘思道说了句实话就被赐死,凌烟阁功臣张亮、侯君集也以谋反罪被杀。只是他一生当中,功大于过,这些才会被后世所忽略。
但为何这么多杀害功臣的皇帝,就偏偏刘邦和朱元璋比较出名。我认为可能是刘邦杀的人比较出名,我们基本都熟悉。而朱元璋则是因为刑罚过重,不仅杀害功臣,还杀害许多官员。单是“胡蓝之狱”就有近四万人受到株连,因此我们才会以为他们两个杀害功臣比较多。
有没有不诛杀功臣的皇帝
那历史上就没有不诛杀功臣的皇帝吗,自然是有的,而且我们应该也比较熟悉。一个是光武帝刘秀,另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
刘秀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只要功臣不犯谋逆的大罪,其他罪责,一律免究。并且他还重用这些人,开创了“光武中兴”。可能是因为刘秀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许多事情都是刘秀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功臣们只是负责执行,并不会有功高震主的事情发生。
赵匡胤本就是官二代,年纪轻轻就坐上了殿前都点检,后来凭借周围的小伙伴的认可,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后来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这些将领的大权,这些人没了兵权,就像老虎没了牙齿,杀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用。杀了他们反而会自己留下不好的名声,不得不说,赵匡胤这一招真的高明。但同时,他这样做,导致整个宋朝都重文轻武,这间接导致宋朝打仗经常是大败的结果。
无论是刘邦、朱元璋,还是杨坚、李世民,他们都有一个特点,自己本身就是带兵打仗之人,他们诛杀功臣最大原因是因为他们了解这些将领,知道他们的能力与影响,因此才会选择杀掉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