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主持人大赛成名的邹韵被“打回原形”,不
如果告诉观众主持人大赛新闻赛道总冠军邹韵不是主持专业出身的选手,他是否会对比赛的水准产生怀疑呢?我想并不会,因为邹韵已经在比赛中展现出不输专业主持人的主持能力, 她赢得最终的总冠军实至名归。
从第一场亮相惊艳全场到总决赛毫无悬念赢得总冠军,邹韵的每一场比赛都向评审以及观众展现了自己作为主持人的专业性,要知道在参加比赛之前,邹韵并不是专业的主持人,她选择参加比赛就是为了在职业上转型——从记者到主持人。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的缘故,邹韵在主持人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辛苦,正如邹韵在总决赛舞台上所说“在过去的9年里,我的报道是我一条一条跑出来、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编出来、一场直播一场直播完成出来的”,邹韵付出了超越其他记者的努力,所以她能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散发光彩。
发生在邹韵身上的故事不止于此,在这位学霸小姐姐身上还有很多每一个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邹韵的故事要从高中开始说起,小时候的她并不出众:普通的长相、普通的家庭,走在校园中完全不会被人关注。学生时代能让邹韵感到骄傲的是她的英语成绩,无论是考题还是口语,邹韵在班级上都遥遥领先,因为英语方面的突出,当时的邹韵对未来的工作方向瞄准了和英语相关的职业。
高中毕业之后,邹韵如愿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从进入大学开始,邹韵频繁亮相各大英语比赛,让自己的口语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果不是因为参加全国英语比赛,或许现在的邹韵会是一名出色的同声翻译。
参加的比赛越多,邹韵对英语表达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她不再仅仅局限于情感和语法的表达,邹韵开始思考演讲内容的深度,也是因为这种转变,让她有了向传媒行业转型的想法,毕竟传媒是最方便向别人传达自己思想的行业。
英语比赛的成绩帮助邹韵敲开了记者职位的大门,正好当时央视国际记者的职位出现空缺,在比赛中发挥出色的邹韵赢得了这次机会。
尽管赢得成为央视国际记者的机会,但邹韵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她为了给自己的未来寻找更多发展机会,选择从职场重返校园。
邹韵凭借自己的努力再次赢得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只是她这次所选的专业既不是英语应用也不是传媒,而是商科,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邹韵对于未来依然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从事怎样的工作。
剑桥大学的学习时光让邹韵有了更多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冷静下来重新回忆,似乎还是国际记者的工作让邹韵更为着迷,她想念曾经在国际舞台赢得提问的机会,想念自己能够发出代表中国的声音,邹韵想要继续在传媒人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从记者到好记者,从好记者再到主持人,邹韵在这条属于媒体人很扎实的成长路径上不断前行。
主持人大赛对邹韵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从记者转型成为主持人并不容易,但邹韵通过自己的表现向所有人证明,她有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在主持人大赛的专业评审席中,除了央视知名主持人之外,还有不少幕后制作人,邹韵能够赢得总冠军足以证明她的表现得到了这些评审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说央视已经认可邹韵作为主持人的水准。
从资历来说,邹韵或许是主持人大赛舞台上最“业余”的主持人,但从能力来讲,邹韵完全配得上主持人大赛总冠军的荣誉。
邹韵在比赛中的表现让不少观众对其未来产生期待,认为其有可能成为央视台的下一个董卿。当然邹韵和董卿在主持方向上并不相同,观众认为邹韵能够成为下一个董卿也是基于影响力的角度出发。
邹韵在比赛之后确实赢得主持节目的机会,最近央视制作全新节目《复工》,该节目的主持工作就由邹韵所担任,只是随着比赛热度的消失,刚刚成名的邹韵被“打回原形”,观众对其关注度大大降低。
其实不难理解,国际频道节目的热度本就无法和文艺节目相提并论,节目的关注度低迷,主持节目的主持人又怎么可能赢得更多关注呢?邹韵依然需要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节目,对于年轻的她来说,未来还将会有大把的机会。
邹韵曾在主持人大赛总决赛舞台上就“我是主持人”这一话题进行分享,她坦言,站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需要底气,而她的底气的理解是“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希望就会有怎样的底气”,邹韵有底气赢得总冠军,未来同样有底气在主持人这条道路上发光发热。
文/希希
校对/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