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杀死了六贼,就灭掉六根了吗
西游故事百家谈!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后成佛了,唐僧也成佛了,有人就有疑问了,出家人不打诳语,为何唐僧在取经路上,说了谎了,他骗孙悟空带上紧箍圈了,为何他犯了戒,还能成佛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他说的是善意的谎言,谎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渡化孙悟空,这与弯道超车,曲线求胜是同一个道理的,再不济,可以参考济公的“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
孙悟空杀生了,他曾经杀了六个毛脸贼,为何孙悟空杀生了还能成佛呢?网友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孙悟空所杀的六个毛脸贼,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他们是六根所幻化的假象,原著中六个毛脸贼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 耳听怒 鼻嗅爱 舌尝思 意见欲 身本忧。眼耳鼻舌意身,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六根了。
关于网友这个解释,笔者认为并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问题是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六个毛脸贼后,就真的断了六根了吗?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孙悟空一棒子打下去,六贼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笔者认为六根并没有那么简单就消失,不然就太小瞧西游记这本名著了。
为何说六根没有消失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了解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就是师徒一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是五位一体的,西天取经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艰辛过程,唐僧师徒五人,就是这个人内心在斗争中的不同写照,是五个不同的内在因素相互融合,相互斗争。
要想成功,你得有个目标,它就是唐僧,万恶淫为首,好色是成功路上的巨大挑战,而它就是猪八戒,脚踏实地,拖着目标艰苦奋斗,它就是白龙马,战斗和实力,就是孙悟空,沉着冷静就是沙和尚。
五个方面都缺一不可,把西天取经看成人一生的目标,师徒五人得看成一体。承认了这个看法,那么就知道,六贼并不是孙悟空心中的六贼,也不是唐僧的六贼,而是整个取经队伍心中的六贼,六贼的出现,是六根的首次浮出水面,孙悟空一帮之下,只是将六根打回水底,并没有彻底消灭六根。
为何说六根没有消失呢?原因很简单。在后来的取经队伍中,唐僧看到妖怪们变的“伪善”,还是表现出眼看喜,孙悟空听见有人喊弼马温,还是会耳听怒,猪八戒闻到人间烟火,还是会鼻嗅爱,沙和尚很久没吃过人参果了,五庄观有机会尝一下,他还是会舌尝思,小白龙在曾经的未婚妻万圣公主和情敌九头虫一回,还是忍不住出场了,这就是意见欲。
唐僧师徒五人,皆是待罪之身,亡命之徒,五人都会有身本忧。
所以说,孙悟空虽然在取经开始是,打杀了六贼,但是六贼却没有彻底的消失,在取经途中,六贼也就是六根,也还是照样出现。如果将西天取经比喻成人为了目标而奋斗,那么六贼的解释则是六根,说六根是佛偈,晦涩难懂,简单点说:就是达成目标途中,内心对目标的阻挠。
西天取经六贼出现的整个过程,可以这样理解:
在你决定了目标,准备为目标努力奋斗的途中,开始之时,你的内心会出现阻挠的因素,你可能克服不了内心的阻挠,放弃了目标,你可能克服了内心的阻挠,但是即使开始克服内心的阻挠之后,也要千万小心,因为在你完成目标之前,内心的阻挠,随时可能再次出现。
以上便是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杀六贼的全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