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解惑,为什么亲娘叫姐姐皇帝叫官家
电视剧《清平乐》讲述的是北宋时期的故事,追剧的同时也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徽柔叫亲娘“姐姐”为什么叫皇帝“官家”……
狄青脸上那是刺青也不是刺青,狄青是北宋特别有名的将领,有着许多光荣的战绩。
在此之前其实狄青自小家境并不好,为哥哥顶罪后入伍当小兵。
北宋招兵有一定的规则,先是面试还有体能测试,都通过之后再在脸上刺字就能拿到“工资”。如果后面有调任的话还会改这些字,想想都觉得疼。
在脸上刺字是为了方便管理和防止逃兵的一种措施,当然也是一种惩罚,如果有小兵逃跑,就会在脸上加“逃跑”两个字。
这个刺字有一个特别专业的名称叫“黵(dǎn)面”又称“黥(qíng)兵制”。
狄青是走小兵一步一步当上大将军的,所以脸上当然会有刺字,再加上顶罪一事,犯罪之事也被刻在了脸上。
这是宋朝的规矩,说白了就是位份的区别,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为了区别这个“位份”以及对正宫位置尊崇的体现叫娘亲只能叫“姐姐”。后宫中所有妃嫔所生的孩子都属于皇上和皇后的孩子,只有皇后是他们的母亲。
这个姐姐跟我们现在讲的“兄弟姐妹”的“姐”意思不一样,在宋朝就只是个代称,不是辈分。
因为在影视剧中对娘亲叫“姐姐”的称呼基本没有,所以听起来怪怪的。
但不是所有孩子叫非正室的娘都叫“姐姐”,在大臣们的家中,除正妻以外的小妾生的孩子是称其为“小娘”,正妻生的孩子才能叫“娘”或者“母亲”。
问题3:为什么皇帝叫“官家”?据我们以往所了解,对当朝天子一般都称其为:陛下、皇上、王上、圣上,但是《清平乐》里面都是称为官家,感觉更像是对一个大臣的称呼,听起来更少了些许霸气。
对于皇帝的尊称,经历过许多朝代的演变,具体的演变我不太清楚,但是秦始皇时期开始出现皇帝的说法,以前皇和帝是分开的,要么称皇,要么称帝,秦始皇大一统之后由于自身的丰功伟绩,为彰显尊崇就把皇和帝并在了一起,大臣们都称其为“陛下”。
西汉称皇帝,有“大家”和“天家”;东汉称“国家”或“天家”。是不是很冷门?如果不是为了给大家科普我也不知道皇帝还有这么多没见过的称呼。
隋唐,皇帝被称为“圣人”,圣人这个称呼我好像从没有在影视剧中见过。
唐朝之后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官家”这个称呼就慢慢出来了,到了宋朝“官家”就变成了皇帝的称呼。
我们日常听到最多的“皇上”这个称呼是清朝才出现,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称呼就基本被影视剧用来对皇帝的称呼,制作影视剧时也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是皇帝就称“皇上”。
正午阳光制作影视剧一直都很用心,《清平乐》也很好地为我们呈现了北宋时期的各种风俗习惯,是不可多得的精良佳作。
(免责声明: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