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叶永烈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走了,再无人陪我


叶永烈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走了,再无人陪我

叶永烈

你的第一本启蒙书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十万个为什么》

你的第一本科幻作品读的什么?

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都是《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走了,再无人陪我

小灵通漫游未来


而如今,那个开启了我们幼时心智、打开了我们未来大门的那个人,永远离开我们了——

2020年5月15日,儿童科幻作家叶永烈,永远合上了他的双眼。

澎湃新闻记者得知消息后,完全不敢相信,他们立马给叶先生家打电话确认,接电话的是叶先生儿子的朋友,他证实了叶先生离世的消息:“目前还比较忙乱,没有什么方便说的,谢谢。”


叶永烈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走了,再无人陪我

十万个为什么

人生一世,恍然一梦。

仿佛就在不久前,我们还是那个孩子,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探寻世界的奥秘;在小灵通的带领下,见识未来的神奇。

只一下子,这个梦就醒了。

梦里的人,都已经长大。

而造梦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叶永烈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走了,再无人陪我

叶永烈

而就在我们做梦的同时,造梦者叶永烈,又洞开了诸多知识领域的大门:

他先从儿童科幻文学,转向科教领域。

1981年,他第一次担任导演,执导了《红绿灯下》,获得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接着,他从科教领域,转向中国高层领导人传记领域。

他创作了《邓小平改变中国》等历史纪实作品,广受好评。

然后,他从传记领域,转向纪实领域,曾发表多篇高质量的纪实报告。

生命最后几年,他又转向小说领域。

2015年开始,他凭着坚定的意志,完成了“上海三部曲”。

他的整个一生,都奉献给了写作。

他的作品形式和内容,几乎覆盖了我们所能接触的所有领域。

他就像“小灵通”,用一己之力,构建起了属于他的未来。

可惜的是,关于未来的漫游,已经抵达边界,驶到了终点站。


叶永烈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走了,再无人陪我

叶永烈

在他生前,他曾将一大批手稿捐给了上海图书馆。对于这个举动,他笑着说:

“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这是一句玩笑话,却无比真诚——

那里就是属于他的未来。

因为在那里,他与他的作品将永生,他将与一代又一代人一起,在书中、在幻想中,驰入他们的未来,探索第十万零一个、十万零二个为什么。

一个人精神,并不会因为他的辞世,而随之消散;相反,他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漫游之旅,正如有个网友说的:

“他告别尘世,穿梭无尽的科幻世界和历史天空去了。”

叶先生,一路走好。

从此,无人再带了我们漫游未来。

但,我们会继承这份光荣与梦想。

因为曾经懵懂的孩子们,都长大了。

他们羽翼已满,他们将把您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永远。

(END)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