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公元前209年,随着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兵反秦,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如同在秋天的草原上放了一把火,起义瞬间席卷全国,那个不可一世,而要万世一系的大秦帝国轰然倒塌。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如果说要对此次反秦起义运动作个总结,从最底层农民的角度来说,这是场完全失败的战争,农民真正作为主角为自己而战的时间很短,起义后仅仅6个月时间里,吴广、陈胜先后被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失败了,农民在这之后的战争中一直充当着炮灰的角色。而讽刺的是,期间赵、齐、燕、魏等原六国贵族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先后自立为王,农民起义军自此沦为新旧贵族争权夺利的工具,境遇悲惨至极,这种情况到了楚汉争霸时期愈加惨烈,楚霸王项羽是楚国贵族,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秦朝的官吏,这两人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官僚,不管谁最终掌握政权都不会给农民带来任何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升。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东汉末年,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巨鹿人张角头扎黄巾带着千万贫苦农民向着腐败的官僚和贵族举起了长矛,开局很辉煌,但很遗憾,结果很惨淡,起义以失败告终,农民起义军不仅没能推翻旧官僚和贵族,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反而成为众多新贵族崛起的垫脚石,最终天下一分为三,三国混战直到三家归晋,战事不绝,农民可谓“被驱不异犬与鸡”,人口从5000多万减员到不足1000万,后起的世家大族司马氏最终取得天下,依旧没农民什么事。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吹响了反隋的号角,煌煌大隋王朝很快走向灭亡,但作为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并没有坚持多久就被镇压,最终却成为了李渊建立大唐王朝的刀子,李渊不单是旧隋官僚,还出身当时的世家大族陇西李氏,最终得利的依旧不是农民。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明王朝,但是很快被旧明官僚吴三桂联手满清政权所镇压。均田免粮,一个对农民而言非常友好的口号,可惜,李自成们腐化的太快,完全忘记了其初衷。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清末,书生洪秀全在广东金田登高一呼,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反清战争,史称“太平天国”运动,关于这场农民战争的对错至今争论不断,从打击腐败政权的角度来讲,它具有进步意义,而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只能说这是场悲剧,更是一场闹剧。

遍观历史,农民起义农民多半成炮灰,最终得利

说它是闹剧是因为,起义军从上到下腐化的太厉害,迅速蜕变成了跟满清一样的腐朽的统治阶级,甚至犹有过之;说它是悲剧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中国人口减员超过7000万(有说超过1亿),东南财赋之地沦为废墟,民生凋敝,国力大损。还带了更恶劣的影响-军阀割据,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廷虚弱无力,各地方势力乘机而起,从东南各省互保发展到最后,中国版图被军阀割据,混战不休,正应了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农民起义,最终受苦的还是农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