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确定性分析的关键是站在未来看未来
在我的投资历程中,我买入的公司数量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碰到有一个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我才会主动的去了解这个公司。苹果是这样,茅台是这样,招商银行也是这样。但我自从买入了中国建材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更多的去主动分析一些公司。
最近在雪球上我看了不少公司投资分析报告,发现很多人在分析投资公司确定性的时候,喜欢用过去几年的业绩,来推倒未来几年的业绩,进而判断自己投资公司的确定性。可惜,世界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公司也一样。这种线性思维的预测分析是不靠谱,我举一些例子吧 :
先以银行的时候,大概是在2016年这个样子,具体时间我也不记得。那时候的兴业银行价格跟招商银行价格差不多。其实在这之前的过去十年左右,兴业银行的发展速度一直不比招商银行差,所以当招商银行的股价超过兴业银行两三块的时候,很多大v就把他们的仓位从招商银行搬到兴业银行。相应的银行搬仓搬没的这种情况,这样的大v太多了,我就不举例了。他们的搬仓逻辑基本上都是相似的,用过去的业绩来推测未来。
很多老板对公司销售目标确定,也是简单的线性思维。我创业做女装的时候,2011年完成销售额是1000多万,2012年完成了1.2个亿。如果当时有人问我五年之后我能完成多少销售额,估计没有五亿以上我都不好意思回答。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我的公司在19年清盘了,然后转给我的团队去做了。不单单我是这样,我也认识了一些创业朋友。在他们公司高峰期,如果我问这些朋友,他未来的三年的销售目标,估计他们也会大大高估自己。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小公司,老板不专业,当然容易死。实际上 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容易死。有研究数据表明,美国上市公司的半衰期是10.5年,这意味着每经过10.5年,都有一半的上市公司死掉。按这个半衰期来算,能活100年的公司的概率是百万分之45。所以,长期来看公司生存下来是偶然,死亡是必然,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有一半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十年会死掉,剩下的一半大多数停滞不前或属于衰退期,所以真正能够持续发展十年的上市公司非常少。但你如果去问这些上市公司的一把手,他们会不约而同地的给你描绘公司未来十年的美好愿景,这个愿景和目标会比他现在公司实际大很多,也好很多。所以根据公司的计划、目标或者愿景进行投资的,也没有任何确定性可言的。
聊了这么多,我只想说,根据过去的财务,以及老板对公司的目标和构想,得不出公司的护城河,投资也没有确定性。那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投资有确定性呢 ?站在未来看 !看十年之后,这个公司还会不会存在 ?如果还存在的话,那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十年之后的规模会比现在大多少,为什么 ? 如果你用以上几个问题,去套在上市的大多数公司,我们会发现基本上都得不出答案。得不出答案就对了,因为绝大多数公司本来就没有确定性可言。
回到我几次下重注,并得到回报的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投资的时候都是站在未来看未来,都能用以上几个问题去套。
当我2013年初投资苹果的时候,那时候乔布斯刚逝世一年多,大家不是很看好库克领导的苹果公司。所以那时候苹果的市盈率就是六七倍左右。但是苹果制造极致产品的企业文化,以及独一无二的Appstore生态链,独占高端手机消费市场。这些最核心的护城河都没有变。而且在2013年出的时候,苹果还有很多大众市场还没有开发。
实际上很容易判断,十年之后的苹果,大概率比现在要好很多。现在七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当初的判断是对的。即使现在出现像华为手机这么厉害了黑马,也没有真正打破苹果的护城河,这七年时间股价应该有涨了六七倍吧。
我在14年初也入了茅台,逻辑跟苹果一样,都是垄断高端消费市场,别人造不出第二个茅台。那时候因为反腐以及塑化剂的原因,茅台跌倒十倍的市盈率。但我那时候判断,未来中国的富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消费茅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富人也越来越有钱,茅台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我那时候经常跟别人讲,十年前有人抽中华烟吗,你看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家抽中华烟。十年以后的茅台也是这样。那时候就可以判断茅台大概十年之后的销量比现在要多,价格也比现在要贵。
我现在重仓的两只股票,招商银行和中国建材,也都是基于这个逻辑。能看到十年后公司的景象,才能确定公司有真正护城河。对投资,确定性的确认就是要站在未来看未来。永远只选择能看到十年之后景象的公司。
那什么是真正地看懂十年之后的景象呢?
他需要严密逻辑支撑的,他需要宏观层面支持的。就像我上面举了茅台和苹果两个例子。最近我看到一些房地产公司的投资分析报告。只是简单的,以过去经验,个人愿望地认为,中国的房价不会跌,中国商业地产的租金会持续上涨,以此得出公司投资的确定性。
房地产是30年超长周期,拐点很难判断,过去十五年,无脑的老大妈对房地产的判断准确率都超过了一些经济学。因为他们脑袋里面就是一句话,不会下跌。从宏观层面分析,未来那些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就是一地鸡毛,我只是不知道这个未来是多长时间。从投资角度来看,买入这些房子的都是负收益。当大众的收益是负的时候,我相信房地产公司不会独善其身。
另外,对很多商业地产,它的租金收益率也不一定是会持续上涨的。租金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不是企业单方决定的。所以要看未来全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像房地产这种丛林竞争的行业,在拐点到来的时候,胜出的往往肯定是那些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独特的定位,匠心精神的公司,其他的基本上全部淘汰。跟我们做服装行业没啥两样。
站在未来看未来,不等于我们不要分析过去。我们需要了解历史,才能真正懂得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才能更好的判断现在价格是否合理。通过它的发展历程才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老板的格局。这些因素,会加强我们对公司未来判断的准确率。我自己在分析中国建材的历史过程中,慢慢熟悉的整个建材行业。知道它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未来走向,才能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做供给侧改革,才发现中国建材有很多独特的能力。
在2016年之后,我也犯了一些错误,抛出一些高度确定性的公司,因为价格便宜买入一些看不到前景的公司。这篇文章是我近期阅读的一些公司投资分析报告,跟一些好朋友交流碰撞之后,我自己的一个反思、感悟和总结。
有兴趣的,说出你心目中可看到未来十年的公司,并附上理由
#价值投资#
作者:figolin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保护:著作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并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