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家为何以雷霆之势敲打互联网巨头?社会底层


最近几日,国内发生了三件事,且环环相扣,或许我们还没有感知、甚至意识到这三件事对我们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国家安危的影响,但是,历史必将证明其影响巨大且深远。


国家为何以雷霆之势敲打互联网巨头?社会底层

第一件事,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第二件事,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社区团购”争议背后,是对互联网巨头科技创新的更多期》。


第三件事,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照《反垄断法》第48条、49条作出处罚决定,对阿里巴巴投资有限公司、阅文集团(腾讯控股子公司)和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顶格处理)。


看似不相关的三件事,实则层层相扣:第一件,是国家从最高战略层面做出明确指示;第二件,是中国最权威的党报做出舆论指引;第三件,是战术上的“敲山震虎”,区区50万不重要,但是“顶格处理”的象征意义极大。


国家为何以雷霆之势敲打互联网巨头?社会底层

这三件事情,想来已经让聪明过人的大佬们胆战心惊,如果还无知无觉,那可能最后真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12月13日,笔者曾在同名


最近几个月,受到“疫情经济”的“启发”,互联网巨头们利用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和雄厚资本,开始进入社区生鲜团购,这是在购物、打车、外卖这些热点之后,卖菜俨然成了互联网的又一个风口。


国家为何以雷霆之势敲打互联网巨头?社会底层

始作俑者是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推出第一家社区团购“橙心优选”。


紧随其后,美团的“优选事业部”、拼多多的“多多买菜”、阿里的“合马生鲜事业部”也不甘落后,迅速冲上风口。而腾讯更是来势汹汹,直接投资“兴盛优选”和“食享荟”两家团购平台。


紧接着,字节跳动成立电商事业部,正式参战社区团购,在其旗下的今日头条上线“今日优选”——我们的台式电脑,目前每天都饱受“今日优选”弹窗广告的骚扰。


因美国“强奸”事件而沉寂两年的某位大佬,也终于按捺不住,浮出了水面、探出了头颅,准备率“京东优选”亲自下场,携大胜苏宁的余威在社区团购攻坚战中攻城略地。


财大气粗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何以对这样“鹭鸶腿上劈精肉”的生意感兴趣?愿意动辄出手就是10亿计、眼都不眨一下的往里砸钱?


原因就在于他们所谓的“得流量者得天下的‘互联网思维’”。


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烧钱,谁烧的钱多、谁将竞争对手挤了出去,谁就赢得天下。要知道,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俚人,这个市场的规模大得难以想象。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相关研究显示,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达720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千亿规模。


这些“流量”、这些大数据除了在“菜市场”环节赚钱外,他们还会卖给其它商家,因为他们知道商家附近的小区里谁想买电视、谁想买家具、谁想搞装修……。我们的

……

因此,他们拼命烧钱,就是为了赢得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在这种大鳄的虎斗之下,永远解决不了客户“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菜摊商贩、甚至农民婆婆们,最终都将被踏做肉泥。你想看到的市场上人声鼎沸、人头躜动,正是这帮互联网高科技大佬们正力图消灭的!


在此商业逻辑下,除了那人间烟火味最盛的农贸市场必将迅速消亡,也还有一些刚刚从疫情影响中活过命来的中端企业被埋葬,因为一切都在他们的“平台彀中”,已经不再需要你这个环节。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互联网巨头的烧钱大战中,今天你是买到了1分钱1个的鸡蛋、1毛钱1袋的盐巴。但是,首先,他们不会长期这样给你;第二,你的各类信息已经交给平台,你会成为日后几十年他们精准的营销工具——当然,或许你喜欢这样;第三,你将失去一个良性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这对你生活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


想想疫情刚刚开始平稳一点时,李克强总理号召全民皆可“摆摊”,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措施促成“地摊经济”,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简单的交换环节产生价值、为的是解决最基本的民生。


原本就有一对矛盾尖锐存在着,那就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下,老百姓的就业变得越发艰难——不仅是低端人群感受到了就业压力,我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能幸免。笔者永远不会忘记四川刘姓首富曾经自豪的宣称的一句话:我的养猪场平均一万头猪只需要一个工人!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寒意。


原本,这已经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巨大悖论——科技发展了,那我们这么多适龄劳动力怎么解决?为了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号召、鼓励生二胎甚至三胎,但是这些人生出来后怎么养大?他们又如何自我生存?国家正为此耗神着、郁闷着、纠结着。


好了,这下更甚,互联网巨头一窝蜂冲出来,准备一口气直接端了菜贩小商们的饭碗。没有相关数据,不知道这会涉及多少靠卖菜养家糊口的人,想来必定是天文数字。


有一个网络红人,笔者很不喜欢,甚至非常鄙夷,但是最近他站出来说了一句话,笔者认为这是一句良心话:


“美国的互联网巨头马斯克正在一步步把火箭送上太空,把未来的幻想变成现实;而我们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却在忙着抢社区大妈、底层小贩子们的饭碗……”


国家为何以雷霆之势敲打互联网巨头?社会底层

这才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最应该干的事情——科技创新。


当然,正如《人民日报》所说,互联网企业也有生存的压力,也需要获得投资回报,但科技创新并非要求企业不赚钱,而是把投资的存续期延长,不痴迷于急功近利、不热衷于短期变现,而能够在长周期视野下赢得技术变革带来的更大收益。


中国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构成了超大规模消费市场,这不仅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沃土,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超大规模市场,可以为科技创新产品提供广阔销路,从而摊薄科技创新的成本,如果我们的互联网巨头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探索未知、拓展人类知识疆土,再与超大规模市场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科技创新势能。


企业需要有切实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尤其这些当年依靠国家的扶持、包容、打着“创新”旗帜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巨头,不仅需要担当和社会责任感,更需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和促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多少要有些家国情怀,这一点,你们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华为、那就是任正非老先生。如果华为像你们这般,也早就垮了。


依靠硬核科技,让企业站上价值链顶端,让国家竞争力、自主性更强,让人类的知识边界更大,不是更“香”吗?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2月14日开出的罚单,其实只是一个药引子。如果这些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还不知道幡然悔悟、迷途知返,连社会底层劳动者的饭碗都要抢,国家自然不会拿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国家安危陪你们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