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上市被紧急叫停背后的故事
蚂蚁集团上市被紧急叫停,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继蚂蚁集团和马首富被四大监管约谈之后,昨天广大吃瓜群众又收到重磅消息,那就是蚂蚁集团上市被紧急叫停。好家伙,都已经拜了天地,进了洞房,又硬生生给拽出来,不啻于晴天霹雳啊!为何这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马首富这次嘚瑟得真的太过了,正所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以前广大吃瓜群众还是比较佩服马首富的,毕竟一个其貌不扬,学历普通,连应聘肯德基服务员都被拒绝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造了全世界顶级的商业帝国,其能力实在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人们大都是愿意崇拜偶像,向先进者学习的。因此马首富这些年发表的不少标新立异的观点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被无数人热烈追捧,视为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大胆创新的典范。想必马首富也很享受这种感觉。要不然怎么会在10月24日的CF40金融论坛上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呢?
那么重点来了,马首富究竟讲了些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呢?马首富批评监管落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讽刺巴塞尔协议无效且有害,向老人俱乐部扼杀创新;还说嘲笑中国金融不成体系,没有系统;又指责中国的银行业只想做当铺;把上至金融监管机关,下至金融行业金融从业者批判得体无完肤,这就有点膨胀过头了。且不论他马首富批评的是不是事实,单就他的身份地位而言,这些冷嘲热讽是一个被监管者该说的话吗?难道马首富自以为天下第一,天王老子都管不住了?有钱也不能这么任性啊。可见马首富是被首富头衔、被巨大的成功光环遮蔽了双眼,开始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了!
马首富可能以为他这些年的成功全靠他为自己打造的人设一样“努力拼搏,顽强奋斗”,太天真了!马首富的成功固然有自己的商业智慧,知人善用以及坚韧不拔,但更重要的是什么?是监管政策营商环境的宽松,是中国入世之后的机遇期。很多人都知道,房地产市场是监管市场,放松就蓬勃发展收紧就马上沉寂。可是,不要忽视了金融市场是更大的政策市场。监管的态度是放任甚至促进发展还是收紧甚至遏制冲动,金融市场会马上做出异常敏感的反应。淘宝、支付宝以及蚂蚁集团哪一个不是得益于监管的支持或者放任?马首富大概忘记了,2013年,蚂蚁金服(蚂蚁集团的前身)旗下设在温州和义乌的小贷款公司被监管整顿无法经营下去,后来辗转找到重庆的黄市长,在承诺遵纪守法决不能做P2P业务的前提下,重庆方面批准了蚂蚁金服设立两家小贷公司,帮助蚂蚁金服走出了困境。如今蚂蚁集团的100亿利润有45亿来自重庆这两家小贷公司。这不是监管的政策红利是什么?
话说支付宝们这几家公司真的就那么干净吗?举个简单的例子,支付宝的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大数据、云计算。所谓大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就是支付宝们偷偷收集和记录了买家的个人信息,经过云计算整理得出个人状况分析资料。这些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个人资产、消费能力、消费习惯、购物频率、品牌偏高好、人际关系网络等等。对于支付宝公司来说,数以亿计的消费者都是透明的。他们就利用这些数据做文章,掌握几亿人的个人信息就可以衍生出无数的生意,像支付宝付款这类商业行为仅仅只是众多生意的一种。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来约束和规范,今后支付宝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手段来收割韭菜,想想都可怕。那么我要问的是,谁给他们的权力去偷偷记录整理这些数据?有没有保护隐私?有没有涉嫌违法?应不应该被严格监管?马首富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约谈他约谈谁?当然了,马首富说没有监管,监管跟不上形势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监管严格,马首富也发展不到今天。如果谷歌、脸书、推特们也能这么玩的话,有支付宝们什么事?所以,昨天监管机关就宣布蚂蚁金服上市暂缓,就是要教他们如何重新做人!
再来说说马首富嘲笑银行业只想做当铺的问题。无非就是批判银行没有产品还拿着所谓高薪,借贷大都需要抵押物,出了不良就拍卖变卖抵押物抵偿嘛?好像银行真的就高薪真的就愿意干拍卖变卖抵押物这个活似的?所谓高薪其实是天大的误解,我本人在银行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有感受过外界所传言的所谓高薪。实事求是地讲,银行的收入相对于部分传统行业,比如说制造业来说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养家糊口没问题,如果够勤奋,职位稍高一点的话,建设小康之家也是不难的。但要说高得离谱的薪资,至少我没见过。即便所谓的相对高薪,难道就真的不应得吗?了解一下银行客户经理们有多辛苦,就知道这所谓的高薪就不值什么了。为了拉存款,求老爹告老奶当孙子的事还少吗?为了放贷款,日夜赶信贷报告,回复各种问题,与各类内外客户来回博弈,斗智斗勇,忙到朝八晚十也不奇怪啊。上了十几个项目全部被否决不也是家常便饭吗?好不容易批了一个项目,客户又不提款了也很正常啊。更难的是一但出了不良,几年白干啊,清收的苦没有干过银行的人如何能懂?所以说为什么要有抵押物,因为银行借出去的钱不是自己的,都是客户的存款,收不回来就意味着客户的存款没办法取回,到时候就要出更大的乱子了。做银行容易吗?容易的话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离开?这些年见过不少英俊的小伙子干了银行之后迅速变为头发白了一半甚至头发还越来越少的中年大叔。不服来试?
再者,银行业从业门槛较高,许多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本科基本是最低要求了。稍微严格一点的银行都需要985、211高校才能进入,尤其在总行和省行层面,北大、清华、人大、武大、中大这样的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生也是司空见惯。CPA、CFA、ACCA、FRM等重量级专业证书也是一抓一大把。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即便不在银行从业,到哪个行业都不会混得太差,难道不是吗?所以说不要只看到他们的所谓高薪,更要了解这背后的艰辛与汗水。当然了,我说的是银行的精英们,我自己不具备这些高学历高素质条件,完全是凭运气在银行界混了十几年,所以没有见过很高的高薪也是正常的。想要有所成长,就要以他们为榜样,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扯了一大堆闲话,让我们言归正传吧。马首富被四大监管约谈之后,舆论的各种批判铺天盖地而来。昨天蚂蚁金服也迅速回应,“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稳妥创新,拥抱监管”。从蚂蚁集团8月底递交招股说明书申请上市到有关部门为其打开方便之门,迅速审查通过,到各类媒体开始大势吹捧彭蕾吹捧马首富(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不管马总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好一副圣人做派!)再到监管机关11月3日宣布上市程序暂缓才短短两三个月时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这就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万物皆有法度,过犹不及,乐极生悲啊。您看,那边厢没有监管、监管跟不上形势的指责言犹在耳,这边厢拥抱监管的表态马上心悦诚服。果然是蚂蚁金服,蚂蚁金服。这说明什么?说明商人不懂国情,不懂政治带来的风险比不懂商业本身带来的风险更大。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