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除了让中国富裕强大起来,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不少财富,尤其是华尔街的商人们,非常喜欢中国的市场和商品,以至于当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时,不少华尔街的商人都表达了反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访问中国开启了当时称之为的"中美合作新时代",双方更是一致同意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西班牙《国家报》更是认为此次访问之后,中美两国将成为世界决策的真正中心。奥巴马也在当时的环境下强调"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类似的话在不久后也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嘴里说了出来。

当时中美合作的声音给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欧洲媒体几乎是一片"欢呼";另外在中国周边的地区热点问题上,也由于中美开启了新的合作迎来了地区形势的不同程度缓和。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然而同样是奥巴马,同样的一批美国领导人,却在2012年突然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此前美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承诺就像"放屁"一样。随后南海、钓鱼岛、萨德导弹危机等遏制中国的行动接踵而至,甚至在2016年南海危机中,中美两国海军差点因"南海仲裁案"爆发海上冲突,此次南海危机是冷战结束之后,规模最大的两个有核国家爆发的海上对峙,一度引起全球的担忧。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新冷战"一词开始流行起来,此后中美之间摩擦不断,特朗普上台之后达到最高潮,贸易战的爆发几乎是让中美关系跌入了中美建交以来的冰点。

随着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开始正面对抗,全球经济形势也开始下滑,美国的欧洲盟友在很多时候并不完全赞同对中国的战略遏制,对于美国的要求很多时候也只是口头附和。像在此前结束的G7峰会上,法国和德国都明确表示了中国不是威胁,甚至还在G7之后开了一个中法德三国视频会议,三国其乐融融,美国倒像是成了小丑。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美之间合作是利大于弊的。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两国对抗会在全球刮起"风暴",合作共赢才是两国最佳的选择,也是全人类发展最佳的方式,事实上中国也是一直这样努力的。

中美两国在谈判的过程中,中国释放出了极大的善意,还多次主动进行了让步,但是美国最终还是全面发动了对华战略遏制,中国也不得不进行了反击,而结果对中美乃至全球都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特朗普任内后期,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回到了贸易战前的水平,这还是在没有取消25%关税壁垒的情况下,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可以说美国是得不偿失。后来拜登上台,美国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并未得到缓和。

所以很多人也不解,向来以追求极致利益的美国为什么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呢?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词:"万恶的资本主义"。不过资本主义"万恶"在哪?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准确的概念。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于资本主义"恶"的认识,可能就是在于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压榨劳动者上。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源头就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用简单易懂的话来说就是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商品的价格一定会高于成本(包括劳动者的工资),而资本家并不能消费完所有的商品,相反最大的消费群体还是普通劳动者。

但问题就在于由于利润的存在,所有商品的总价值一定会高于劳动者的收入,所以就算所有劳动者把钱花光,也必然会剩下一些商品,而资本家的利润越大,剩余的商品就越多,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产能过剩。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车间

"产能过剩"在资本主义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由于资本家追求最大的利润,他们会生产更多的商品,导致最后剩余的商品会越来越多,产能过剩达到一个界限,商品利润就会减少,资本家为了保证利润只能控制成本,控制成本的方式基本就只有两个:1、减少生产数量;2、减少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此阶段商品仍能创造利润,那么资本家并不会减少生产数量(不进一步增加数量就算"有良心"了),只能减少劳动者的工资,所以劳动者的收入就会减少。但是由于劳动者是商品消费的主力军,由于劳动者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也会下降,商品的剩余又会增大,于是这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工厂中的童工

举一个例子,100个人一年需要100件衣服,但是商人为了市场竞争以及追求最大利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能拉满,一天生产出100件衣服满足了市场,但在市场消费的只有100人,100人的需求和购买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天天买衣服,但工厂却能不断生产衣服,当衣服堆积卖不出去之后,工厂就会出现亏损。

所以这个死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工厂破产、工人失业,金融危机爆发。而只要"产能过剩"这个基本矛盾没有解决,那么金融危机就会周期性爆发,并且随着技术革新加快,商品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市场就会被更快地填满,金融危机的间隔也会越来越短。

结果导致的就是,成功的资本家可利用时机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转型,但是普通劳动者还是会不断失业,通过工作赚的钱也会因为必要的商品消费回到资本家手里,自己手里剩下的只有天文数字的账单,所以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导致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经济大萧条

也许很多人会反驳,说西方列强都是依靠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也能够迅速地带来富裕,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称霸全球,这足以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制度或许有各种问题,但总得来说以资本运作的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生存积极性,现有的国际秩序也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所以资本主义的方向是对的。

首先并不否认在资本主义刚刚诞生时,确实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让西方国家迅速富强,各方面对当时的农耕文明都进行了碾压,顺便也几乎完全解决掉了与农耕文明纠缠数千年的游牧文明。但是"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曾有人希望依靠资本家的"智慧和良心"来避免经济危机,但事实上在巨额的利润面前,资本家是短视的,资本家只会不断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从资本主义发展开始,国家发展也就逐渐被资本家左右,因为资本发展创造的利润都被资本家拿走了大头,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进步,政府的财政支出也会不断扩大,尤其在曾经那个极度不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家必须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来应对战争。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沙俄军队

所以政府只能向资本家借钱来维持支出,这就给资本家干政提供了条件。而政府为了还债,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发动战争获取战争赔款,同时新的殖民地也会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廉价的劳动力,这样就能暂时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帝国主义在获取了海外利润之后,这些利润也只是落入了资本家的腰包,基层人民并没有获得帝国主义的扩张而获利(如今的美国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反而还会因为海外廉价的劳动力失去工作的机会,要想获得工作,只能接受更低的薪水和更严酷的劳动力压榨,这也是为什么工人运动最早是在英法等西方国家爆发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依然会有大量的失业,失业人群的救济又成为政府的负担,政府就会欠资本家更多的钱,欠债过多就又要进行殖民侵略。

但是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市场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新型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市场竞争又更加激烈,各个帝国主义的产能过剩问题就会更加严重,最终当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干净后,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只能相互开战,以争取战争赔款和新的市场,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很多,但经济问题一定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二战

最终在现代化生产力的作用下,全世界人民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惨重伤亡,而资本家在战争中,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基本就是等着政府来借钱,然后在家里安稳地吃着牛排等着战争结束,依靠着债务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时的美国就是靠着这样的方式,用"租借法案"从全世界吸收黄金,最后成功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战结束后之所以没有爆发三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核弹的产生,这让资本家真正意识到战争会引火上身的可能。不过这并不影响美国以美元和石油捆绑全球经济,从全世界吸血,每次一旦遇到经济问题,美国就开始疯狂地印刷美元,用全世界的市场来消化他自己的通货膨胀,搞得世界其他各国苦不堪言,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以一国的金融危机把全球拉进了经济萧条,影响持续至今。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08年金融海啸

当然美国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在一战后,美国经历了战后的经济辉煌后,爆发了著名的经济大萧条,也同样拉全球下水,影响最大的就是德国,直接导致纳粹上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本也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刺激了军国主义分子采用战争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最终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所以即便是美国的欧洲盟友对美国也是怨声载道,欧盟的成立其实就是欧洲国家对美国霸权剥削不满的象征。

而在对待现在的中国,美国希望的是中国只生产负责衣服、玩具等低端商品,用大量的低端商品来换西方少量的飞机、电脑等高端商品,并且一直这样保持下去,这样美国就可以享受着质量又高价格又便宜的劳动力,"世界工厂"这个词一开始可不是什么好词。

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从资本家个人上升到国家集体,无不充斥着剥削和压榨。而且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也证明,无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就一定会进行对外扩张,不管是战争形式还是经济形式,而被扩张的对象迎来的不是所谓的民主自由,而是无穷的灾难。(从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到东欧剧变,再到如今中东乱局,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东欧剧变

其实在资本主义最繁荣的时候,就有两个年轻人意识到了自私短视的资本家将带来的灾难,而这两个人的名字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意识到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经济问题之后,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计划经济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

所谓计划经济,简单说就是人为控制产能,还是100个人一年需要100件衣服,但在计划经济的发展下工厂并不需要在一天之内全部生产完,而是就用一年的时间生产这100件衣服,这样就避免了产能过剩,工人也不用每天累死累活,还能享受节假日。一年只做一年需要的东西,因此工厂在理论上可以永远不倒闭,可以永远运行下去,经济危机自然也就没有了,事实上苏联也是唯一一个在经济大萧条中没有经济危机的国家。

与此同时,节省下来的生产力和资源又可以去做其他规划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当前需要,还有未来可能需要的。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基础设施建设

在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下,资源可以被高效地集中利用,尤其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还因为建立起来的各种配套设施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了消费水平,就像中国人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路修通了,运输成本才会降低,A地生产的商品才能以更低的价格销往B地。

因此苏联可以在一二战之后迅速地复苏崛起,尤其是完成工业化的速度令人震惊,最重要的是,苏联政府主导分配工作,只要是登记在册的人口就能安排工作,这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而且做到了没有失业,这是让资本家非常眼馋但却是真的做不到的一面。

因此苏联的突然出现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冲击在当时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其国内的无产阶级运动也不断迎来高潮,而这对于资本家来说是毁灭性的。这也是美苏之间为什么会争得你死我活的原因,这是两个阶级的在争夺生存发展的权利。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美国民权运动

当社会主义这一新的模式开始发展之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压制国内的无产阶级运动一开始也是采取了极为血腥的镇压方式,比如著名的"华盛顿惨案",美国一战老兵在经济大萧条下就业极度困难,因此要求政府兑现当初许诺给参加一战就获得一笔资金的承诺,但是美国政府却下令军事镇压,你要我的钱,我拿你的命!

麦克阿瑟出动坦克、机枪、骑兵对聚集在国会外的2万老兵实施了残酷的镇压驱逐,史称"华盛顿惨案"或"星期四大屠杀",更讽刺的是麦克阿瑟在被迫退役时还说了那句:老兵不死,只会逐渐凋零

当然在不断涌起的罢工、抗议中,资本家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不能忽视,单纯的军事镇压是挡不住革命浪潮的,因此他们也开始了"反思",希望通过群体分化,以及一些政策上妥协退让来安抚国内的无产阶级(所以说现如今欧美国家所谓的高福利政策,都是因为曾经苏联来过)。这里面最著名的一个人就是美国最著名的总统之一——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是把美国从大萧条中救出来的稻草,但是看一下新政的核心内容:国家干预经济、大量进行基础建设、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高工时。

这些政策摆明了就是抄袭了社会主义的作业,直接将此前美国奉行的"高度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给改了个面目全非,如果再加上包分配、公有制,那美利坚可能就真得该颜色了,所以当时罗斯福的政敌都将罗斯福说成赤色分子,是共产主义的间谍……

不过由于罗斯福确实将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拉了出来,再加上二战同盟国领袖的身份,因此支持率非常高,政敌自然也撼动不了他的地位,不过罗斯福的改革还没有结束,刚才说了美国离社会主义还差有"分配"问题,于是不出政敌所料,罗斯福在二战末期又提出了一个《完全就业法案》。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设立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二战后大量退役士兵在就业的问题,避免重蹈一战后大萧条的覆辙,因此提出了一个政府应该为每一个愿意就业的公民提供工作机会的能力,翻译过来就是"包分配",不得不说这个社会主义味道实在是太浓了。

但就在这个法案即将通过的时候,罗斯福去世了,于是《完全就业法案》在另一批领导人的主导下,经过一年的修改变成了《1946年就业法》,内容则是变成了美国政府"尽量"实现就业、生产的最大化。一个"尽量"就让原意差了十万八千里。

随着战后麦卡锡主义的盛行,和铁幕演说掀起的冷战,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被资本家们渲染成了"十恶不赦",美国等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严厉的打击。

所以美苏争霸其实争的就是一个人类发展模式的问题,就像古代两国皇帝争谁是正统一样,全世界人民也都在等待着一个的答案。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候,苏联的计划经济出现了问题。计划经济可以把产能压缩在一个低范围,虽然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在供需方面却有着先天的缺陷。

还是100个人一年需要100件衣服的问题,计划经济降低了产能,在总体生产力没有达到极高水平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这100个人只能排着队等衣服慢慢生产出来再领,因此事实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如果这个问题反映到粮食上面,那就是一个大问题,毕竟衣服人可以等,但饭每天必须得吃,所以如何分配又成了一大问题。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赫鲁晓夫与玉米

再加上由于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工厂和工人的积极性也不高,加上苏联也是过分地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苏联生产的东西,不管设计多难看,制造多粗糙,只要是能用就行。所以苏联的制造能力在创新上也有着严重的缺陷。

这些问题在日积月累下,逐渐成为了苏联发展的枷锁,而在迅速发展和争霸的大背景下苏联领导人也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自身的问题,甚至把问题都抛给未来,认为只要重工业发展得够快,生产力提高到能够满足需求的时候,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比如遇到粮食问题,就大力发展机械化种植,这样一个人就能种两个人的地,生产力自然就上来了。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生产力并没有提高到理想的水平,而当苏联人发现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去重视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苏联排队购物

苏联的解体让美国人的"新自由主义"再次获得空前的市场,当时世界的潮流似乎都认为资本主义在如此残酷的竞争胜出,所以资本主义才是最佳的选择,也是最终的选择。

美国人自己也飘了,冷战红利让美国人自认已经无敌了,世界将会一直以当时的方式一直运行下去,因为美国几乎掌控着各个关键领域的核心,理论上只要严格把控这些核心,那就没有国家能够超越美国,就算有人想挑战,凭借美国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那结局不是像日本的经济泡沫,就是像苏联那样解体。

但是美国的美梦没做多久,因为经济危机这个坎是资本主义迈不过去的。而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这才突然发现,在东方,一个新兴且又古老的国家正在崛起,并且给美国霸权带来了比苏联还要更具压力的威胁。

中国的迅速崛起是美国绝对超出美国的意料的,因为从80年代开始,美国人就认为中国内部已经发生了变化,不用美国自己动手,只需要稍稍的推波助澜,中国就会改换旗帜。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崩溃论"成了年度例行热议,当然结果就是中国在"崩溃"了几十年后,就变成了"中国威胁论"。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

其实在21世纪初的时候,美国隐隐约约发现了中国有点"不对劲",不是应该崩溃吗,怎么感觉好像还越来越好了?小布什一度准备开始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封锁和制裁,希望通过各种手段煽动中国的内部矛盾,达到所谓"和平演变"的目的。

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9.11事件爆发了,美国的很多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而且为了在反恐上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美国又不得不加强和中国的联系,毕竟阿富汗就在中国新疆旁边。

这还不算完,美国又自己作死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同时打两场战争彰显了美国国力的强盛,但也将美国拖入到了战争泥潭,冷战红利短短几年就被挥霍干净,而随即迎来的就是金融危机。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伊拉克战争

时光似乎又回到了一战后,当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一样,成为了当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不仅如此,2008年后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经济开始腾飞;而和苏联被西方挡在门外不同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

回到同开头所写到的一样,那时深陷困境的美国开始寻求与中国,中美关系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不过一个强大的中国显然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因此所有的合作背后,其实都有着陷阱。

如果你有印象的话,应该还记得在08年左右,中国新疆、西藏都发生过一些暴力事件,而当时美国的一举一动基本就是明摆着告诉全世界它就是幕后黑手,美国对搞乱中国的想法可没不看什么危机。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占领华尔街

包括所谓的中美经济合作,简单来说就是美国金融坏账太多,市场崩盘,想用老办法狂印美钞来救市,因此还需要其他国家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这里面就需要中国的配合,而中国出于国家发展,拉动内需的考虑,也决定伸出援手。

也就在此时,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了一个G2(两国集团)的理论,认为中美应该合二为一,展开全方位的合作,相互满足各自的需求,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因为当时的美国是最大消费国,中国最大储蓄国,所以中美一旦进行所谓的G2捆绑,理论上就会形成一种互补共生关系,既能消费也能储备,既有进口也有出口,既能提供商品又能提供服务。

是不是听上去很完美,是不是感觉到了美国"极大的善意",当时国内金融界的主流观点都是持正面态度的,但面对美国的橄榄枝,中国在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拒绝。原因很简单,一些东西不能细想,一细想就会发现全是陷阱。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第1, 此时美国大肆渲染中美合作,目的不外乎就是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储蓄和市场,并且希望借此利用摆脱自己的金融困境。所以给了中国很多"虚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自然就需要承担"大国责任",而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这个"责任"不是参与制定游戏规则,而是把西方从金融危机中拉出来,或是被拉进去。

第2, 此前的中美关系其实算不上好,80年代的所谓"中美蜜月期"之后,中美关系更像是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需要中国当廉价劳动力时,热一下,需要政治打压时就,就冷一下。

而此时美国突然释放极大的"友善",一来是为了打压中国高速发展之后,逐渐强烈的民族情绪所导致的反美情绪,二来拉拢中国国内的亲美人士,为"改造"中国提供便利。

另外,由于当时美国的力量分散在全球,扼制中国实在是腾不出手,在不想放弃其他地区利益的情况下,干脆就把中国拉进现有的国际秩序中,让中国服从自己的领导,并最终达到"改造"中国的目的,而美国所付出的成本则非常低,甚至还能获利。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也不加掩饰地说:"就是要通过建立两国集团来改造中国。"

第3, 中美之间若单独形成一个共同体,那中国必将遭到孤立。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欧盟、日本等对美国独揽霸权早就不满了,并且大有拉拢合作抗衡美国的意思在,俄罗斯就不用说了,中俄关系一旦下降,那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

所以一旦中美抱成一团,中国必将遭到冷落,中国只能更加依靠美国。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所以所谓G2其实还是美国本着本国利益优先,为中国设置的一个陷阱,当然中国并没有中招,并且还见招拆招。

中国愿意加入现有国际秩序,自己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做贡献,但不接受西方国家的无理要求。中国也愿意承担大国责任,但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而是涵盖各个领域,并成为未来发展的规则制定者之一。最后中国也愿意建立命运共同体,但不是中美之间的,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合作发展走向富强,而不接受美国霸权的剥削和压榨。

最终美国见软的不行,就只能来硬的,于是奥巴马翻脸不认人,搞起了重返亚太,同时也忍痛割爱,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战略收缩,要集中力量扼制中国发展,此时的美国国内精英,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趁着中国还没有完全崛起,必须将其扼杀,为此到了特朗普时期还不得不搬出了冷战的套路,希望复制冷战的胜利。

从封杀华为、疫情期间的造谣污蔑,美国扼制中国的方式已经变成了耍泼打横一般,美国主导的任何国际议题都必须要"反华",似乎离开中国两个字就没法运作了,但目前来看,似乎都没有什么效果。

可以看出,美国这次是真的急了!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说实话要站在美国霸权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其实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会急。

美苏之间的冷战,争夺的是当时全球的发展路线问题。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活力、有创新,但是有混乱和危机,而每一次危机都会成倍数地拉大资本家和劳动者的贫富差距,对于无产阶级的伤害都是巨大且血腥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效率、有秩序和稳定,但长时间下来会缺乏创新和积极性,并且在生产力没有达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情况下,生产和需求之间相互脱节,必然会造成物资匮乏以及不必要的浪费,最终发展陷入停滞。

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两种路线发展的极端,美国虽然赢得了冷战,但依旧摆脱不了资本主义发展下的"经济危机诅咒",不过美国还可以依靠扶持他国的买办集团,通过这些买办压榨他国国民,以"经济殖民"的方式,从全世界吸血来减缓金融危机对自己的伤害。

所以美国"必须"维持自己的霸权,一旦失去霸权地位,美国就无法再从全球吸血,内部矛盾也就会集中爆发,严重点的结局或许就会和苏联一样,而好一点的结局也是政府被买办裹挟,借鉴一下英国失去霸权之后是如何快速衰落的。因此虽然美国嘴上说着"自由市场经济",但实际上走的还是殖民主义那一套。

因此美国不敢失去"霸权"。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不过,中国和苏联不一样,中国并不谋求霸权,虽然反对美国霸权,但走的是"和平崛起"路线,并没有挑战美国的意思,那为什么在美国眼里,中国却突然成为了比苏联还要让他恐惧的对手呢?

首先是美国自己的快速衰落,美国的强盛起源于自身强大的制造业,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自认天下无敌的美国人开始玩起了金融,想着在家投投资、炒炒股票、搞搞专利费就能躺着赚大钱。

加上中国迅速搞产业转型,国内拥有大量优质劳动力,且政治、社会稳定,非常适合搞生产,于是美国的资本家开始不断将工厂搬到中国,在中国加大投资,而导致的就是整个美国的制造业外流,并走向空心化,国内工人失业,只能转行去做第三产业(服务业),实体化经济基础逐渐被掏空。

现在的美国不是冷战时的美国,所以美国害怕再来一个苏联级别的强大对手,因为它真的已经没有那个底气了。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其次则是因为中国虽然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威胁到了美国霸权,但中国却和苏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来中国没有苏联称霸的野心,也没有苏联般的自大,美国用针对苏联的政策扼制中国,在中国身上完全不起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没有掉进军备竞赛的陷阱。

二来中国主动融入国际体系,并且成为了国际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苏联与西方完全隔阂是不一样的。因此美国无法像对苏联那样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封锁,虽然美国一度想要脱钩,但结果就是自己也会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而更扎心的是美国的盟友并不想和中国脱钩。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和美苏都不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体制。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所以即便你再有钱,因为掌握不了生产资料,那你也是无产阶级,所以中国没有资本家。

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欢迎在规则下的自由竞争、发展,保证了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却又能避免出现垄断,在适当时阻止产能过剩,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中国在美苏之间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基于计划经济的效率、稳定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的相对自由维持活力和创新。如此一来结合了美苏各自的优点,又用各自的优点来弥补各自的短处。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什么是制度优势,这就是制度优势,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长期高速发展的原因。也是美国最惧怕中国的原因,因为美国知道苏联的解体不是美国有多强,而是苏联自己的问题,那他自然也就知道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对比美国是有优势的,也更清楚自己的"致命问题"所在,但可悲的是,就像此次应对新冠疫情一样,他抄不了答案。

因为说到底在中国,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那中国本质上还是社会主义,美国要是有模有样的学,国内资本家是会造反的。

但如果美国任由中国"和平崛起",那从现在的发展趋势上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超过美国,当中国各方面都成为世界领军时,中国也将获得对世界的领导权,那美国的霸权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美国若没有经过正确的改革,而直接失去霸权,结果或许比苏联也好不了哪去,美国的霸权被逼到了绝路!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结果,美国这才"恍然大悟",必须要趁中国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打压,利用美帝国主义最后的余辉,将盟友团结起来对中国进行围剿扼杀。

美国的意思很明显:我虽然过不好,但你绝对别想好过!

美国为何宁愿“自断一臂”也要扼杀中国?中国

当然中国寻求和平共赢的目的并不是要把美国玩死,毕竟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国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美国的霸权却是小部分美国精英阻挡全球人类共同发展的阻碍。

不过美国的衰落也远远超出了美国自己的意料,特朗普和拜登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在用光"三板斧"后,发现中国依旧坚挺。

而在经历过疫情的考验后,尽管美国在舆论上大肆造谣污蔑中国,但中国的恢复速度和疫情管控成绩举世瞩目,倒是让西方的资本非常看好中国的稳定体制,订单和投资不断地涌入中国。欧洲也不断意识到和中国加大合作的必要性,虽然口头上还是追随美国反华,但实际行动却出卖了内心。

因此留给美国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美国的正确做法其实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体面地落幕,趁着国力还有余辉,利用资源好好调节内部问题,可以避免失去霸权后沦落为苏联那样,罗斯福曾做出过一个榜样,美国并非没有历史可以借鉴。

只要正确的改革,放弃霸权带来的一部分利益,美国在失去霸权后也依旧能以世界性强国的身份参与到国际秩序的改革中。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对美国自身的损失也并不大,甚至还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当然要让美国主动放弃霸权所抢夺来的一部分利益,就像美国一战老兵向国会要本来就属于自己的钱一样,你要他的钱,他要你的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