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东风41外,英国海归为中国研制一款镇国重器,
每一款重型导弹都在其领域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导弹中的每一款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例如著名的东风41导弹就以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闻名,而今天我们提到的这一款导弹堪称国之重器,它就是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相信熟悉我国军队装备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巨浪2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款潜射型弹道导弹,作为中国海军094型核潜艇所搭载的"海上杀手锏"武器,只要保家卫国的命令下达,巨浪2导弹必然以巨大的威力捍卫祖国的尊严。
提到巨浪2型潜射导弹,有一位科研工作者功不可没。他是英国海归,但却为中国海军潜射导弹的发展传承立下盖世奇功。他就是中国海军潜射导弹事业的开山鼻祖——黄纬禄。
黄纬禄是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曾获得"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由于他在导弹领域功勋卓越,是我国初期的国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黄纬禄也被冠以"巨浪之父"的称号,这足以见得其重要性了。
黄纬禄1916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学习。1943年考入了英国的一所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1947年,黄纬禄学成回国后,在刚刚解放的上海华东工业部的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此,这位英国海归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军工生涯。
黄纬禄与导弹结缘是在1954年春天,当年他受邀聆听导弹专家钱学森先生的火箭技术研究报告,两年后黄纬禄进入国防研究院工作,作为导弹系统的总设计师,黄纬禄先后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工作难点,在他的悉心探索中开拓了导弹领域的研究方向,他解决了水下冷发射、摇摆条件下的调平与瞄准技术等当年的多项难题。而巨浪2导弹作为我国国防的核心杀手锏,不仅反应速度快,并且打击范围也非常之广,然而巨浪2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作为二次核打击力量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例如在冷战时期,如果核大国之间爆发战争,一方的导弹隐蔽性不强就容易暴露己方的军事目标,并且发出的导弹也会遭到敌军的拦截摧毁,这不仅会导致己方在战场上处于下风、战局不利,并且还会大大损耗军费,削弱让多枚重量级导弹的作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谁拥有性能更加先进的潜射导弹,谁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由于核潜艇隐藏于深海之中,,而海中情况瞬息万变且磁场变化较大,很难被敌人的侦察系统发现,因此潜射导弹成为了各个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核心武器。这就是中国发展潜射导弹的最直接原因。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研制潜射导弹时,美国和苏联已经发展了自己的潜射导弹。美国的潜射导弹叫北极星,于1962年开始部署。苏联的潜射导弹在几乎同一时期也研制了性能先进的SSN5、SSN6、SSN8等型号的潜射导弹。与美国和苏联相比,中国的潜射导弹的研制进度慢,研究过程困难重重,而严峻的国际环境又要求我国军工必须克服困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潜射导弹。这就给黄纬禄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然而,作为中国巨浪1导弹的负责人,黄纬禄和诸多科研工作者在没有任何外国资料的前提下先后突破了三轴平台稳定基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填补了中国导弹技术的空白。经过数次实验,中国巨浪1型潜射导弹终于试射成功。到了1984年10月1日,1型导弹成功使用于军事中,让我国的国防事业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随着巨浪1型潜射导弹的服役,中国军工并没有停止步伐。在巨浪1型导弹的基础上,我国导演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又研制出了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巨浪2型潜射导弹。和巨浪1型潜射导弹相比,巨浪2射击精度更高,打击范围更远,并且巨浪2在设计上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了很多新技术,但正是因为采用了新技术、新设计,巨浪2的研制也变得路途坎坷,黄纬禄和工作人员前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直到11年后才在水下发射成功,至此巨浪2终于成为了作战装备中的头号装备,如果巨浪1型潜射导弹奠定了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基础,那巨浪2型导弹让中国核潜艇拥有了强大的洲际核反击能力。
巨浪2 的成功研制让我国拥有了可以与主要的西方国家相抗衡的能力,一旦巨浪2 与094核潜艇搭配使用,即使是以军力强盛著称的美国也坦言很难拦截导弹,由此可见黄纬禄的设计发明在我国国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前新一代巨浪3已经研制出来投入了试验阶段,相信未来它搭载新型的核潜艇一定会成为我国新一代的核力量,巨浪2的成功研制让我国在设计制作潜射型导弹方面积累了大量坚实可靠的经验,为后续研究的传承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减少了新一代科研工作者们要面临的技术难题,中国潜射导弹的开山鼻祖黄纬禄先生,他开创了中国导弹战略的先河,并且在远程导弹领域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建设中都,黄纬禄虽为海归但他没有骄矜自傲,而是以献身导弹事业、精忠报国的精神,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直面困难,这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