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房价房价翻了一倍的重庆,还有投资价值吗
2019年底楼市,无论全国抑或重庆都明显遇冷,在经历了2017-2018年的火热周期,未来的重庆楼市会怎么样?
此次研究对象区域为重庆主城区,代表了大重庆的整体房价趋势。
1. 重庆人均居住面积偏高1) 主要信息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局统计信息,由于2000年以前数据难以追溯,较早前的信息通过多方核对得出;
2) 据市统计局信息,2018年重庆主城九区常住人口为875万人,比上年增加9.94万人,若按照上个年度主城人口同比增速1.12%,则2019年主城人口约为885万人;

重庆主城人口概况
3) 从房管局商品房成交数据来看,1995-2019年10月商品房成交量4.4亿㎡,一般普通商住地块商业指标在10%,以90%计算商品房中的住宅面积,约为3.99亿㎡;

重庆主城1995-2019年商品房成交概况
4) 人均居住面积=住宅成交量/2019年主城人口量=45.2㎡;
5) 与全国一线城市相比,北京约为35㎡,上海仅为25㎡,重庆人均居住面积明显偏大,另外,重庆的住房金融属性较之一线城市明显偏弱。重庆人均居住面积同样大于同能级的武汉/杭州。

典型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2.2020年-2021年为出货高峰期1)重庆主城楼市自2016年底开始,进入外地投资客大规模买入周期,导致2017-2018年量价双涨,2019上半年延续小牛市;
2)2008年-2016年为重庆主城楼市商品房稳定年份,这9年商品房年均成交约2200万㎡,也就是说,2200万㎡商品房正好满足主城刚需/改善/部分投资置业的需求;

重庆主城商品房成交量趋势
3)2017年-2019年1-10月商品房成交量-这三年除了满足正常需求量,有约3200万㎡商品房为投资者购买,按照90%为住宅物业,则也有2900万㎡,相当于重庆一年成交量还有余。若按照建面120㎡/套计算,则有投资性住宅24万套
4)由于2017年9月22日颁布2年限售期,那么2020年-2021年为集中抛货期,市场供应陡增。
5)与北上广相比,北上广几乎为存量房市场主导,而重庆新房开发如火如荼,城市东西南北皆加速外拓,新房置业占据主导,二手市场容量仍远小于新房成交量。有限的容量下,二手房脱手难度加大,大规模二手房短期入市,也势必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3.未来土地供应仍较大1)短期供应降低:2019年1-10月成交的土地可建商品房面积约1140万㎡,较之往期大量的土地供应,2019年更偏保守,同样是考虑到主城二手房的天量供应;

重庆主城年度成交土地可建商品房体量
2)未来供应充分:按照国土2017年6月30日公布的“重庆市主城区住宅用地供应中期计划及三年滚动计划”, 2020-2021年主城供应土地约3.7万亩,若按容积率2换算,可建商品房的体量约5000万㎡(重庆主城每年正常成交量约2200万㎡),未来2年新房市场竞争仍较为激烈。

重庆主城土地供应计划
4.新区外拓东西南北四面开花
重庆主城房地产开发板块示意
1)城市加速外拓形成大量新区板块
东面:两江新区龙兴组团;
西面:西永大学城/白市驿等组团;
南面:高职称板块/鱼洞板块/鹿角及界石板块;
背面:除了蔡礼悦中热点板块,最北端已至北碚水土/空港木耳等组团;
2)重庆主城大大小小近80个开发组团,且开发至外环沿线,新区拥有充足的土地储备,散花式的新区开发,大量商品房供应,市场短期很难有价的再次突破。
5.城市化率及人口1)当前大重庆城镇化率为65.5%,通过对比发达国家重点城市城镇化率(普遍在80%),重庆仍拥有约15%的城市化空间,即有约450万人进城置业,部分流向主城,加之城市的发展,会吸纳部分外区人口,长远来看,仍具备一定置业需求量。
6.未来预判1)从当前楼市来看,主城人均居住面积45㎡,远大于一线及同类准一线城市。近2年二手房市场供应陡增,加之未来新区开发充足的土地供应,主城楼市短期内价格上涨乏力。但是由于近几年供应的土地大多数为核心区优质地块,地价仍然不菲,面粉作为基础,面包价格当然不会有较大幅度下调,重庆楼市亦是如此。未来2年,极有可能形成物业/区域的价格波动,改善型物业供应充足,刚需供应相对较少,则改善的议价空间较大。外环沿线板块凭借自身区域规划/资源整合/配套呈现度,会形成较大的价格分化。
2)坚持“房住不炒”,希望更多刚需改善能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