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食说起重庆,大家会先想到火锅,那这些
1、歌乐山辣子鸡

大约12年前,重庆歌乐山三百梯一家路边小店,推出了以麻辣为主的辣子鸡。此菜用料特别讲究,主料一定选用家养土仔公鸡现杀现烹,以保持鲜嫩肥美,辅料非川产上等辣椒、川产茂汶大红袍花椒不用,这样烹出的菜品,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麻辣酥香,鲜嫩化渣。
别看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考验厨师的功力,尤其是对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鸡必须色泽鲜艳,与辣椒交相辉映、不能发黑,鸡块必须入口酥脆、带有干辣椒过油的清香,甜咸适口。火候非常难掌握,可以说是“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不熟”。
2、太安鱼(坨坨鱼)

太安鱼俗称“坨坨鱼”,出自重庆市潼南区太安镇,是重庆江湖菜中的一道名菜。 太安镇是川渝交通要道,产嘉陵江鲢鱼。在太安停车的司机们发现了这里的鱼味道鲜美自然,并且做法特别,然后流传到各地。
3、黔江鸡杂

黔江鸡杂运用土家烹饪方法,泛指鸡的内脏,即鸡心、鸡胗、鸡肠和鸡肝之类为原料。爆椒鸡杂是地道的重庆江湖菜,鸡杂的腥膻味重,将其与辣椒、泡椒和葱姜蒜同炒,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萝卜丝,既可以去除鸡杂的异味,还使成菜脆嫩鲜香、辣得人食欲大增。
4、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因产于重庆江津区而得名,是重庆市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以优质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动植物油、饴糖、玫瑰糖等为原料,经10余道工序精工制成。产品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等功效。江津米花糖历史悠久,销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昆明、新疆等234个城市,还远销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5、

“九园包子”起源于重庆民国时期的 1931 年,享有中华名小吃、重庆老字号、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十大包子名店及中国特色包子等荣誉的“九园包子”,具有极强的品牌塑造力和产品号召力。
6、涪陵油醪糟

涪陵,乃宋代巴蜀六大商贸中心之一,清代有“小重庆”之称,四方闻名的“涪陵油醪糟”即在这座商贸古城中出现。 涪陵油醪糟早年是接待客人的饭前饮品。香甜可口,油而不腻。客人进家,主人就煮一碗油醪糟(有的地方要加上鸡蛋)让客人享用。这一待客方式地方说法叫做“吃开水”。因为油醪糟在客人心目中有“第一印象”的作用,因此,油醪糟的制作就尤其精细和讲究。长期积累的结果,涪陵油醪糟就声名远播,最终走进了涪陵饮食业,享有了“重庆名特小吃”的美誉。
7、山城小汤圆

山城小汤圆是一道重庆市的特色传统小吃。以其小巧玲珑、皮薄馅大、香甜滑糯而著名。以猪膘油、白糖粉、黑芝麻粉等制作而成。
8、油茶汤

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油茶汤,制作十分考究。先将茶叶、粉丝、黄豆等物,用油炸过,加煮熟的腊肉粒、豆腐颗和玉米泡,再加葱花、姜米等佐料,掺上烧沸的油汤,吃起来清香爽口:油茶汤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疗饥醒酒,许多人四季不离,每日必饮。它是土家人待客的传统民族饮料。
9、驱田凉粉

三驱田凉粉,传统特色小吃。重庆市大足县三驱镇河街居委田正华、唐吉英夫妇因卖豌豆凉粉而闻名于市内外,故得名——田凉粉。田凉粉产于三驱镇,历史悠久,现有100余年的历史,可称之为田家几代人共同创造的绝活。
10、郁山三香

郁山三香--因产自郁山镇而得名,是以半肥瘦新鲜猪肉、土鸡蛋、红薯淀粉为主料烹制的一道美味佳肴。
11、活水豆腐

长寿活水豆腐,能作为重庆市的名优菜品,登上宴请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专家的大雅之堂,是有其原因的。
周总理及两位副总理在视察长寿湖时,对长寿县名很感兴趣。他们问时任0长寿县委书记纪俊仪长寿县名的由来及其有何名优土特产品。纪俊仪一一作了回答,其中向周总理特地介绍了长寿活水豆腐,并风趣地说:吃了长寿活水豆腐,可以健康长寿。于是,在宴会上,特地为周总理等安排了活水豆腐这道名特菜肴。
结语:大中华美食上下五千年,小编知道的也是冰山一角,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