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庆全球科学家高峰会举行前沿化医产业、智
8月25日,2019重庆全球科学家高峰会举行前沿化学与医药产业、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两大论坛。10余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汇聚一堂,他们的智慧碰撞,让即将开启的2019智博会更加精彩。
在前沿化学与医药产业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厄温·内尔发表主题演讲。
其中,阿龙·切哈诺沃对生物医药的三次革命史进行了分析,第一次革命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以青霉素、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药物偶然发现的时代;第二次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而第三次革命则开始于21世纪,是基于基因组学的个体化医疗时代。在他看来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兰迪·谢克曼则对当下多发的帕金森综合症进行了深度剖析,据了解,该症状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主流治疗方法。兰迪·谢克曼认为目前医学界对帕金森综合症的疾病起源、病程进展及预后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这需要神经生物化学科学家、基因组学家、免疫学家等基础科学家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探索该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论坛上,2015年图灵奖获得者马丁·赫尔曼、2018年菲尔兹奖获得者阿莱西奥·菲加利、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1985年图灵奖获得者理查德·卡普、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1984年图灵奖获得者尼古拉斯·沃斯发表演讲。
“我不担心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控制世界,我担心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被乱用,没有用到正道上。”针对“人工智能是否控制人类”这一话题,理查德·卡普认为,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儿童”时期,有效应用范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广泛。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被炒得火热,但是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除人工智能方法以外的方法解决,比如传统的数学方法、量子计算等。
随后,演讲嘉宾还进行了一场“科学家对话”,针对AI、人工智能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思想碰撞。据介绍,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约300名专家学者,全球顶尖科学家的真知灼见,让现场观众也受益良多。
(操梅 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