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数”说重庆复工复产,市经信委“组合拳”见

数字是信心的标志,复工复产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来自重庆市经信委消息:截至3月20日,实现生产的规模工业企业(含持续生产)累计已达6509家,开工率99.9%。证明复工复产的关键指标中,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员工返岗合计137.8万人,返岗率97.2%;3月19日,全市工业用电总量10793.2万千瓦时,相比上年3月日均值,用电恢复率 为101.8%;重庆市的八大支柱产业的开工率均在98%以上,特别是汽车、电子已基本实现全面开工复工;5000万元及以上工业项目累计复工1101个 ,复工率99.3%……

近日,中办、国办复工复产重庆调研组在重庆主城和多个区县进行调研,调研组针对重庆围绕分区分级分类、有序复工复产情况展开调研指导。据了解,我市的复工复产已从应急保供阶段、分类推进阶段进入全面恢复阶段,重庆市将抓紧抓好疫情防控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期、重大发展机遇期各项工作,在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推动复市复消,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回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对于企业而言,在我市一系列“组合拳”助力下,前期比较担心的设备、物流、原物料、融资还有人员用工等主要问题都被一一纾解了,企业信心大增。

“一厂一员”机制让政府服务走进厂门

重庆构建了市区(县)协同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机制,锁定清单实行“一厂一员”机制。市经信委明确100家龙头骨干企业及其600家配套企业、277家“双百企业”独立法人、668家5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三张清单”,会同各区县向工业企业派驻联络员,按照“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措施实、服务好”的原则,“一厂一员、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组织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在市区联动层面,组建8个片区工作组,深入区县和企业一线,指导、督促、协调重点片区和企业压实责任,与驻厂联络员一道,统筹推进企业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复工复产。

服务重心的下沉与服务关口的前移,让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在企业厂区内就能得到协调与解决,大大提升了服务企业的效能效率。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介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否协同复工复产是抓好全市复工复产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组建汽车、电子产业两个专项工作组,建立整车和整机企业、汽车配套、电子配套企业清单,派遣骨干力量协调调度、提高开工率,通过驻厂协调、发函对接等方式,着力解决因人口流动和不同地区防疫政策差异等造成的同步复工难问题,加速推动上下游协同复产。

市经信委工作组已实现检查指导“全覆盖”,在市级层面,建立复工复产日监测、日调度、日通报工作机制,动态监测和掌握分区县、分行业、分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变化和问题,协调解决重点区县和企业防疫物资短缺等具体问题。

要素保障实现“无缝衔接”企业吃上“定心丸”

早在应急保供阶段,市经信委就通过实地调研,谋划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要素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首要的是解决用工、资金、能源、物流等一系列问题,在强化用工保障方面,建立用工需求日收集、日报告制度,实行区县、园区、企业三级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与就业部门联动为“6+2”重点企业招工超过4.4万人,解决包车实现从“家门”到“车门”再到“厂门”的无缝衔接,有力保障了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人”的问题解决后,马上就协助解决“钱”的问题,在强化资金支持方面,市经信委牵头搭建银企对接绿色通道,发布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让企业及时得到银行贷款;推动落实专项再贷款政策,市级应急转贷平台办理转贷为企业节约成本,这些举措的推出,让企业吃上“定心丸”。

此外在加强能源要素保障方面,市经信委组建能源要素保障工作小组,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电投、陕煤集团等生产供应单位的“一对一”沟通协调机制,同时,统筹LNG、CNG、应急发电车、小型发电机等应急资源,强化车辆、人员等应急准备,有力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能源要素需求。市经信委与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部门合作,帮助企业打通物流渠道,这一系列“组合拳”在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方面收效明显。

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完善全产业链

复工复产是一个系列工程,涉及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产供销一体化整体联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注重把握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重大项目牵引,强化产业链联动,突出抓好重点行业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带小企业、大项目带小项目的作用,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

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下,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已全面恢复后,市经济信息委将继续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是产业链条的神经末梢,是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支撑,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认真落实中央和我市出台的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财税、融资、降费等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落实好重庆“支持企业40条”,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恢复生产的影响,赶时间、抢进度、补损失,奋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

截至3月19日,全市45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开工457家,开工率99.6%,返岗人数7.6万,返岗率87.1%。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复工1448788户,复工率84.4%。3月18日,全市统调用电量20345万千瓦时,较2019年3月日均用电量恢复率为100.1%……重庆复工复产,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支持下,正在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

重庆新闻网·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