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照片,百年重庆的真实面目
1898年,四川,重庆府的城墙。伊莎贝拉·伯德女士(英)/摄。
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继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本期老照片从1898年重庆的一张照片说起,娓娓道来重庆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
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德兰/文
1898年,重庆府海关的警卫士兵。
1910年,重庆朝天门,木船在江边停靠,人们赤着上身在码头上辛勤劳作,挑起扁担运送货物。
1917年,重庆,人们在做煤块。美国著名中国专家,社会经济学家Sidney David Gamble/摄。
1917年,重庆江边挑水人。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20世纪初的重庆城没有自来水,吃水、用水全靠挑夫、担水工供应。重庆挑水夫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成群的挑水夫爬坡上坎,以此卖水养家糊口。
1917年,铜梁安居镇(今重庆铜梁区),踩水车和背背篓小男孩。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1917年,铜梁安居镇(今重庆铜梁区),纺线的妇人。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1917年,重庆,敲鼓。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1934年,重庆,山城街道上来往的行人。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到达重庆。
1939年5月,五一劳动节,重庆举行国民公约宣誓典礼,矢志抗战救国。图为《新华日报》发动劳工组织主导群众集会。
1940年,重庆,3个儿童。哈里森·福尔曼/摄。
抗战时期,重庆的挑水夫。
1940年,重庆,纺织厂女工。哈里森·福尔曼/摄。
1940年3月31日,重庆,民国最有权势的宋氏三姐妹再次聚首。
1941年11月14日,重庆,被日军轰炸的几成废墟的街道。哈里森·福尔曼/摄。
1941年11月17日,重庆,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全会的与会者。哈里森·福尔曼/摄。
1941年,重庆,周恩来。卡尔·迈登斯/摄,大约拍摄于1940-1941年。
周正在为"皖南事变"题写"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前五个字。
抗战时期,重庆,珊瑚坝机场的近景。
重庆,在城市的废墟中继续营业的国民酒家。卡尔·迈登斯/摄,大约拍摄于1940-1941年。
撤离到重庆避难的人员,正在进城。哈里森·福尔曼/摄,大约拍摄于1941-1942年之间。
重庆,长江沿途的竹窝棚。哈里森·福尔曼/摄,大约拍摄于1941-1942年之间。
1941年,重庆,商业区的店铺招牌。哈里森·福尔曼/摄。
重庆,新娘和新郎在集体婚礼仪式上对拜。哈里森·福尔曼/摄,大约拍摄于1941-1942年之间。
重庆,集体婚礼仪式上的一位新娘。哈里森·福尔曼/摄,大约拍摄于1941-1942年之间。
重庆,一名警察。哈里森·福尔曼/摄,大约拍摄于1941-1942年之间。
1941年5月,重庆,被日军敌机炸毁的房屋。
1942年,重庆,蒋介石。此时抗战已经进入僵持状态。
1942年,重庆高炮团国军士兵。
1942年,重庆,菜贩和苦力们通过重庆的南纪门。
1943年,国民政府修改《兵役法》,明确实行征兵制,并鼓励青年学生参军。图为1943年,重庆入伍青年在进行身体检查。
1943年,重庆朝天门,人潮涌动的挑夫、行人们正在石台阶上行走。
1943年,重庆,一处香港人开设的裁缝铺。当时大量的国民党官员和富商涌入重庆,带动了重庆的经济繁华。
1940年代,重庆,浮图关公园大门。
1944年,重庆,女工进入厂内上班。
1944年,重庆,重建的建国银行。这里就是今天民族路往朝天门方向十字路口的小广场所在的位置——民族路2号。
1945年,重庆,香烟摊。
1945年,重庆和谈期间,蒋介石和毛泽东在一次宴会上互相敬酒,这是中国现代史最大的饭局。
1945年,重庆,"下半城"全景。
1945年8月,重庆,小贩街市。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8月,重庆,通货膨胀使得纸币严重贬值,一个女孩抱着一大堆不值钱的纸币。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8月,重庆,摆地摊卖美国香烟的小贩。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8月,重庆,美军士兵在钟表店购买闹钟。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8月,重庆,苦力劳工领工资。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9月,重庆,庆祝抗战胜利,市民举着同盟国四位领袖的头像旗帜庆祝抗战胜利。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9月,重庆,庆祝抗战胜利,蒋介石穿着军装与市民同庆。杰克·威尔克斯/摄。
1945年9月,重庆,重庆谈判期间的毛泽东。杰克·威尔克斯/摄。
2015年4月14日,同一地方30年后重新拍摄的照片,重庆嘉陵江大桥及江北地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邓洪秀/摄。
1985年,重庆,较场口。
1980年代,重庆街景。
1987年,重庆渝中区七孔桥。
1980年代,重庆公交电车。
1983年,重庆,时髦青年。久保田博二/摄。
1988年,重庆,小朋友。Stan Godwyn(美)/摄。
1980年代,重庆南温泉。全玉玺/摄。
1988年,重庆,晒衣服。Stan Godwyn(美)/摄。
1988年,重庆,南坪转盘。
1980年代,波音737第一次降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
1980年代,重庆,大雾中的长江索道。
1980年代,重庆渝中区,中山支路至枇杷山后街。
1988年,重庆,解放碑夜景。
1980年代,重庆,临江门天桥,旁边的魁星楼刚开建。
1980年代,重庆,解放碑好吃街"胖子妈卤味店"可是远近闻名的美食,是每一个老重庆人小时候的回忆。
1980年代,重庆渝中区,四方街。
1991年,重庆,两路口夜景。
1990年代,重庆市客轮。
1990年代,重庆,解放碑街景。
1991年,重庆渝北。
1991年,重庆,大田湾体育场。
1991年,重庆江北区红旗河沟转盘。
1995年,重庆江北机场。
1990年代,重庆,石桥铺转盘。彭世良/摄。
21世纪的重庆石桥铺转盘。
1990年代中期,朝天门码头的棒棒们正在挑运货物。
1990年代,重庆朝天门,两江两色。
1990年代,重庆时尚MM。
1990年代,重庆,解放碑八一路西段,好吃街入口。
1997年,重庆直辖之夜。
2000年左右,重庆,巴南鱼洞老街。彭世良/摄。
2000年后的重庆江北嘴码头。
2001年,重庆,改造高安大桥。
2007年,修建中的白银路。雷昱荣/摄。
1970年代,重庆九龙坡九渡口江边,到对面李家沱的人车往来都靠渡船。
2015年代,重庆九龙坡九渡口江边,对面李家沱高楼林立。
1976年2月,远眺嘉陵江大桥。邓洪秀/摄。
当时是重庆主城区两江(长江、嘉陵江)上的第一座公路大桥也是唯一一座大桥(1966年建成通车,此前人车过江均靠汽轮船摆渡)。
当时的江北依稀可见一些低矮平房,九坑子到化龙桥一带全是农村的庄稼地,上方远处视力可及南岸的远山。整个重庆没有一座像样的高层建筑。
2015年4月,邓洪秀同样以嘉陵江大桥及电视塔为参照物拍下了这张照片。左下的嘉华大桥车辆熙来攘往,整座城市已为水泥森林所覆盖。
如今的山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