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遇冷”连跌不断,3月猪价要跌成“一地猪
降价了,猪肉降价了!进入3月份以来,猪肉市场好消息不断传来,一向坚挺不已的“二师兄”,随着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终于迎来了大范围价格回调,不少地区探底回落至“20元时代”,局部地区猪肉甚至提前进入十几元一斤。肉价的回落,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奔走相告,提前享受着猪肉降价盛宴的到来。
与此同时,猪价跌跌不休的出现,也引起了部分养猪户的恐慌担忧。由于市场猪肉消费疲软,加上生猪产能的全面恢复,短期内根本没有利好反转的迹象。特别是随着生猪价格的一路走低,叠加猪瘟疫病的爆发出现,养殖端生猪集中抛售的的增多,更是加剧了猪价下跌的步伐。
而当前关于生猪的利空因素不仅仅是猪价下跌,养殖成本的持续走高,也让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是压力倍增。目前饲料玉米已经涨至3200元/吨,豆粕价格涨到了4000元/吨,猪仔价格更是飙到了1700~1800元/头,加上疫苗,猪药,一头300斤的成本价就达到了4300元左右。如果猪价再这么大跌下去,亏本养殖或将成为常态!一些二次育肥的养猪户说出了心里的担忧。
那么随着猪价下行周期的来到,接下来猪价又会如何发展呢?难道3月猪价真要跌成“一地猪毛”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由于猪价遇冷,下跌风险陡然增加,随着新一轮冻肉投放的来到,养殖端挺价心态再次崩塌,伴随着集中抛售的增多,屠企杀跌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猪价自进入3月份以来开始连跌不断。截止到今天,全国猪价已经7天连跌了,而且跌幅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下跌力度和范围还在不断增加。外三元平均价格已经降至28.34元/公斤,环比昨日大跌0.3元/公斤,局部地区猪价再度探底12元时代。
从市场反馈的数据来看,今日猪价下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东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由于养猪户出栏增多,屠企杀跌严重,单日跌幅达到了0.1~0.3元/斤,黑龙江局部地区猪价跌回12元时代。而华东地区表现同样也不乐观,由于当地猪瘟疫病反弹,恐慌抛售较多,单日猪价跌幅达到了0.1~0.3元/公斤,屠企报价13.5~15.2元/斤。具体情况如下:
整体来看,由于市场缺乏消费利好支撑,随着猪价的持续回落,利空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加上产能恢复,出栏增多,屠企压价情绪浓厚,猪价继续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短期内猪价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具体理由如下:
1、新一轮冻肉投放的来到。为保障猪肉供给,稳定猪肉价格,根据华储网发布的最新消息,3月10日也就是今天,将会再次向市场投放1万吨储备冻肉竞价交易。这让本就疲软不振的生猪市场岌岌可危。虽然投放数量有限,但是影响范围不容小觑,借着冻肉投放的东风,屠企免不了会大做文章加大调控力度,而今日东北猪价的暴跌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猪瘟疫病的抛售增多。冬春交替之际,昼夜温差较大,本就是猪瘟疫病的高发期,而近期非洲猪瘟发生频率的增加,让手里有猪待售的养猪户更像是成了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极易引发抛售的出现。如今大量低价的小白条冲刺市场,造成阶段性供给过剩的出现。同行之间竞争激烈,压价杀跌现象严重!
3、除了冻肉投放,抛售增多,产能恢复或许是当前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增长至往年水平的92%以上,业内专家更是乐观预测,最快在6月份恢复至正常水平。也就是说,猪肉供给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随着生猪产能的进一步恢复,叠加猪肉的持续投放,以及养猪户抛售的增多,猪价下跌貌似已成未来猪价的主旋律。难道3月猪价真要跌成一地猪毛了吗?
然而并不然,根据业内专家分析表示,虽然当前猪价下跌的利空因素较多,猪价下跌力度还在加大。但是考虑到养殖成本的上涨,目前猪价已经跌至养殖成本线附近,短暂的抛售势必还会引起养殖端抗价惜售的出现。随着猪肉消费的好转拉升,3月份猪价仍有反弹上涨的机会。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由于猪瘟疫病的干扰下,从1月份开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就开始出现下降,不少养猪户加快了手里的生猪抛售,生猪出栏平均体重也从最初的100~150/公斤,降到了70~80/公斤。大量低龄小白条被提前抛售,透支了后市的生猪供给,势必会造成3~4月份的猪肉空缺。而消费端方面,随着疫情的控制,经济的好转,居民购买能力也在逐步恢复,加上猪肉价格的大幅回落,有利于拉升市场猪肉的消费数量。
因此,结合市场供需来看,最快在3月中下旬,猪价有望迎来止跌回暖反弹行情,届时不排除低洼区猪价会随着供给偏紧的体现,出现报复性反弹上涨的出现。不过长期来看,今年猪价仍会以下跌为主,而且跌幅会比去年要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