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这一仗,在广西和云南的中越边境同时进行。广西方向为东线,由广州军区前指指挥,最高指挥员是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参战的主力部队是41军、42军、43军、50军(欠149师)、54军和55军;云南方向为西线,由昆明军区前指指挥,最高指挥员是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杨得志患病后由副司令员张铚秀指挥),参战的主力部队是11军、13军(加强149师)和14军。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1995年3月,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纂的《越南人民军50年》一书,由越南人民军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越南军事历史院为了纪念越军成立50周年而编纂的一部最为权威的越军大事记,全面、详细地记述了越军50年(1944年12月至1994年12月)的成长、战斗、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17-3.18)的英勇战斗,我军民消灭和重创了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大量武器.”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越南以我国为师,国家武装力量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军自卫队三种武装力量相结合的体制。主力部队担任大范围机动作战任务,地方部队担任本区域作战任务,民军自卫队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作战。因此,在我军统计的歼敌数据当中,既包括了3师、316师、325B师、327师、337师、338师、345师、346师这样的主力部队,也包括了黄连山省192团、254团、高平省567团、谅山省123团、各个公安屯里的武装公安这样的地方部队,还包括了各个城镇、厂矿、机关、院校、农场林场、农村里的民军自卫队。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越军的作战特点。他们长期习惯于就地隐藏或者带走阵亡者的尸体,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隐瞒自己的实际损失,一方面还可以对对方的士气造成影响(你打了半天,却找不到几具尸体,是不是会怀疑自己的战斗力以及高估对手的战斗力?)。我军在战后总结中曾经明确指出:越军拖走、隐藏尸体的速度很快,我军在攻打越军阵地时,如果动作不够迅速,上去之后往往只是看到斑斑血迹和越军遗弃的装备和物资,却找不到多少尸体。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越军称“消灭和重创了3个团、18个营”。按三三制的编制原则,将18个营折合成6个团计算,越军认为共消灭和重创了我军9个团。当时我军参战的步兵团均为战时甲种编制,每个团下辖3个营,每个营5个连(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另有5个团直属连,合计20个连,总兵力在2700人左右。即便我们按最高限度估计,按照9个团全部损失进行计算,总和为24300人。(当然,我军没有任何一个步兵团被全歼,实际上伤亡最大的步兵团,战斗减员率为28%)而根据我军战后统计,东西两线参战兵力为55万人,实际战斗减员率为5.7%。那么二者之间还存在7000人的差额。

越军称“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这一仗,我军共投入了7个坦克团又1个坦克营,合计参战各型坦克近700辆。据战后统计,我军参战装甲车辆战损239辆,其中有48辆坦克因为损坏过于严重无法修复,最终只能报废。在这一项的统计上,越军高估了自己的战绩,但数据相差并不大。而轮式车辆的损坏则超出越军的统计不少,不计算总部和两个军区直属的12个汽车团,仅就6个野战军的参战车辆损坏数据而言,就已经达到了483辆。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和解放军在1979年在中越


除了歼敌57169人之外,我军在作战中攻占了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4个省的21个县、市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云南方向突入敌纵深30-50公里,广西方向突入敌纵深20-90公里;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40火箭筒、40掷弹筒16062枝(挺、具),汽车236台,击毁坦克、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台,摧毁了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和防御体系。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历史研究领域,应高度重视对当事各方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鉴别,万万不可只从单一的角度出发,偏听偏信。唯有广览史料,对照分析,认真查证,我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